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商務部:電動汽車及電池產業成為中國與北歐國家合作新熱點

2025-09-29 21:01

9月29日,商務部在北京召開2025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專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王宇鵬在會上介紹,近年來,中國同北歐國家經貿合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貿易規模穩步擴大,雙向投資熱度不減,綠色合作方興未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雙邊貿易量質齊升。2024年,中國與北歐五國貿易額達到531.7億美元,增長8.5%。今年1至8月,中國與北歐五國貿易額達到379.6億美元,同比增長7.1%,增速是同期中歐貿易的兩倍多。其中,藥品、精密機械是北歐國家對華出口的主力軍,電機電氣設備、車輛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穩步提升,雙邊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二是北歐企業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截至目前,北歐五國累計對華直接投資超過150億美元,其中瑞典、丹麥對華投資額均超過50億美元,位居歐洲國家前列。北歐企業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看重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瑞典斯堪尼亞、挪威雅苒國際、芬蘭芬歐匯川等北歐企業堅定投資中國,將中國作為主要生產基地、銷售市場和研發中心,深度融入本土汽車、機械、船舶、森工等產供鏈,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機遇。

三是電動汽車及電池產業成為合作新熱點。北歐國家是全球綠色轉型的先行者,電動汽車滲透率較高,比亞迪、蔚來、小鵬等一大批中國新能源汽車已成功進入北歐多國市場,獲得當地消費者青睞。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也將目光投向北歐國家,例如星源材質在瑞典設立歐洲總部,當升科技將首個海外生產基地設在芬蘭。可以説,北歐地區已經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企業進入歐洲、加快開展產供鏈合作的重要市場。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全球化和多邊主義遭遇逆流,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中國和北歐國家都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支持者,期待與北歐國家一道,以開放合作和多邊主義應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共同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推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