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3000萬股壓盤,中信證券衝漲停未果,誰在給券商狂飆踩剎車?

2025-09-29 17:33

財聯社9月29日訊(記者 高艷雲)9月29日,大金融板塊發力,券商股集體爆發。這一幕與去年9.24行情相比似曾相識。

整體來看幾個標誌性的數據:一是證券板塊指數收漲5.07%,香港證券板塊指數漲8.54%;二是50只券商股中47只漲幅超3%,其中3只漲停,多隻港股券商也漲幅不俗;三是中信證券盤中衝擊漲停,收盤漲幅收窄至5.88%,賣一有近3000萬股賣盤;四是證券相關ETF也同步走強。

是何原因推動證券板塊大幅上衝?以下幾個因素或有跡可循。

一是消息面刺激,包括央行會議提「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券商佣金「禁止‘萬1免5’及低於成本價收費」的反內卷傳聞,以及政治局會議影響;二是賣方研究普遍預計券商三季度業績高增,營收同比、環比分別增50%、21%;三是近月券商股回調到位,股價與基本面背離;四是資金面上,機構調倉與節前護盤共振。

券商股集體爆發

9月29日,A股開盤后,券商板塊一路走高,午后更是快速拉昇,證券板塊指數一度大漲6.13%,14:00后,板塊漲幅收窄,截至收盤,板塊漲幅仍高達5.07%,成交123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環比增882.1億元,增幅為250.7%。香港證券板塊指數收漲8.54%,成交123.8億港元。

盤中多達7只券商股最大漲幅超過9%,其中4只漲停,具體漲幅較大的7只券商股及最大漲幅為廣發證券(10.02%)、湘財股份(10.02%)、華泰證券(10.01%)、國盛金控(9.99%)、東方證券(9.7%)、中信證券(9.64%)、東方財富(9.17%)。

中信證券的大漲引發廣泛討論,盤中最大漲幅為9.64%,收盤漲幅為5.88%,日內成交179.7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143.32億元,增幅為393.61%。收盤時,賣一有多達2965.48萬股,以收盤時股價30.41元覈算,上述市值多達9.02億元。

「3000萬股壓壓驚」,成了盤后的調侃。

有市場觀點認為,中信證券盤中曾近漲停欲帶券商板塊,卻被神祕大單「潑了盆冷水」,意圖不言自明,即控指數。因中信若漲停,券商或失控、指數恐飆七八十點。且去年漲太猛致「牛市」僅一周,為史上最短。

此外,東方財富成為券商股成交最大個股,日內成交302.7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增223.02億元,增幅為279.67%。

收盤來看,50只券商股全部收紅,漲幅最小也有1.65%,漲幅超過3%的券商股多達47只,其中3只券商股漲停,分別為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國盛金控,此外湘財股份尾盤開板。

港股方面,中資券商也是全線拉漲,較幅靠前的包括華泰證券(12.55%)、廣發證券(12.5%)、中信證券(11.79%)、東方證券(11.27%)、中州證券(10.08%)、中國銀河(9.82%)、中金公司(9.2%)、申萬宏源(8.92%)、國聯民生(8.87%)、中信建投證券(7.81%)。

多則消息積極刺激

央行會議釋放積極信號:央行近日召開2025年第三季度例會。會議提出,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券商佣金反內卷傳聞:今日有消息稱,最新的關於券商佣金費率的反內卷要求主要包括,禁止「萬1免5」以及禁止低於成本價收費等。

記者向多家券商瞭解,均表示並未接到相應通知,但行業的較多共識是反對免五。

重磅會議影響:有市場人士認為重磅會議的召開,對市場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該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擬提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的文件」。

三季度業績預期高增

隨着市場行情的持續推進,上市公司業績已成為近期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其中券商股三季度的業績表現更被寄予了較高預期。

成交活躍度持續提升。截至9月25日,第三季度前63個交易日,A股日均成交額為2.11萬億,同比增212%,季度環比增67%;第三季度兩融日均余額為2.11萬億,同比增48%,環比增16%。

股債配置和權益風格或將成為季報勝負手,2025年大多數權益類核心指數的區間漲幅均為2024年初以來最佳,中證全債季度跌幅1.9%。

股權融資回暖,增發頻繁。第三季度(截至9月26日)IPO共25家次,融資規模分別為376億元,融資規模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增145%,環比2025年第二季度增80%。

華西證券副總經理、研究所所長魏濤發表研報稱,預計45家上市券商在2025Q3單季度實現調整后營收1581億元,同比增加50%,環比增加21%。2025年前三季度,預計45家上市券商實現調整后營業收入3987億元,同比增加44%。

興業證券非銀認為,臨近三季報前夕,券商的三季報不管是同比、環比還是累計增速,大概率都不差,預計累計同比大概在40-70%區間,較中報41%繼續走闊。

估值與機構持倉處低位

近日券商股率先且持續回調,這也被認為是今日大漲原因所在。

自8月25日至9月26日,25個交易日內,證券板塊指數回調區間下跌7.78%,振幅為11.79%;50只券商股中46只下跌,跌幅超過一成的多達18只。

中泰證券非銀研究認為,今日上漲前,券商股價表現與基本面背離。估值低、配置低,PB-ROE角度,當前估值仍低。2021年大券商ROE達到10%,預計今年ROE也能達到相當水平,當前頭部券商2025年靜態PB 1.1-1.2倍,行業整體PB 1.4倍,顯著低於2021年(行業2倍、頭部1.5-1.6倍)。

機構調倉與節前護盤共振

此外,興業證券非銀研究認為,近日券商股大漲,是9.30之前機構的調倉行為,估值水平和機構持倉足夠低,對於再平衡資金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中泰證券非銀研究稱,截至6月底,主動公募持倉券商僅0.6%,遠低於標配4%;板塊成交量佔比剛達4%-6%區間。

亦有賣方人士稱,大概率是大資金節前護盤,滬深300ETF和證券ETF都是淨流入而且走勢基本同步。市場本身最近成交額比較高,券商板塊比較滯漲,兑現一波也是市場信心的表現。

展望后市,賣方普遍看好券商板塊行情。

魏濤認為,看好證券行業服務資本市場投融資的中介功能,以及居民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提升的方向。在活躍資本市場的背景下,看好四季度資本市場以及券商板塊表現。行業發展亮點包括:市場交投活躍帶來的經紀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擴容,打造一流投資銀行主線,依託粵港澳大灣區探索增量業務發展。

國泰海通非銀行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研報稱,三季度非銀板塊業績有望保持高增,繼續看好配置力量(含居民資金入市)+業績改善的雙輪驅動的非銀板塊,尤其是券商、金融科技及創投板塊行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