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油價下跌:市場焦點轉向歐佩克 + 供應政策及伊拉克輸油管道重啟

2025-09-29 16:18

  油價出現下跌,原因是有信號顯示歐佩克 +(OPEC+)將於 11 月再次提高產量,加之伊拉克一條輸油管道重啟,這雙重因素加劇了市場對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

  布倫特原油(Brent)在本周上漲逾 5% 后,回落至每桶 70 美元下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則徘徊在每桶 65 美元附近。據知情人士透露,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 + 聯盟正考慮提高產量,增幅至少不低於原計劃下月實施的每日 13.7 萬桶。

  不過,該聯盟原計劃 10 月實施的產量增幅,已遠低於此前數月宣佈的增量。此外,有代表強調,部分成員國已不具備進一步大幅提升產量的能力。

  與此同時,伊拉克一條連接北部地區與土耳其某港口的原油輸油管道,在中斷兩年多后,已於近日恢復輸油。伊拉克北部石油公司(North Oil Co.)總干事阿米爾・邁赫里(Amer Al-Mehairi)表示,通過該管道的原油出口正持續恢復。

  儘管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即 「歐佩克 +」)近期採取的策略是重新奪回市場份額,而非履行其傳統上的油價管理職能,但原油價格仍有望實現月度和季度上漲。支撐油價的因素包括中國強勁的原油儲備採購需求,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 例如烏克蘭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發動的襲擊。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RBC Capital Markets LLC)包括赫利馬・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在內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11 月產量延續每日 13.7 萬桶的增量,是(歐佩克 +)10 月 5 日會議最有可能做出的決定。」 不過他們補充稱,儘管近期市場的主流觀點圍繞 「供應過剩」 展開,但 「市場參與者已開始將俄羅斯與伊朗衝突持續帶來的‘突發風險升級’納入考量」。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預測,隨着歐佩克 + 持續恢復產量,且該聯盟之外的產油國原油供應不斷增加,2026 年全球原油將出現創紀錄的供應過剩。與此同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表示,儘管中國在進行原油儲備採購,但預計布倫特原油明年仍將跌至每桶 55 美元左右的區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