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9 14:58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在上周晚些時候發佈的第三季度地區調查,美國油氣行業高管們對於傳統能源行業前景的悲觀情緒正在上升,其中許多高管對於重返白宮之后的特朗普政府的混亂貿易政策帶來的阻礙以及監管準則頻繁變化日益感到沮喪。
對於全線支持「特朗普MAGA主義」的北美油氣行業,特朗普上臺后並未像他所承諾的那樣讓「美國石油行業再次偉大」,按「產量」衡量,美國石油確實創了新高;但按「景氣度/盈利性/投資意願」衡量,行業並沒有呈現出特朗普所承諾的強勁擴張態勢,且高管情緒偏冷。
MAGA,即「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英文簡稱,既能用來指代特朗普所領導的美國政府所有政策的核心基調,也被一些主流媒體用來指代特朗普本人以及狂熱支持特朗普的美國選民。
「讓美國石油行業再次偉大」基本上等同於「高產+高景氣+強投資」,當前更接近「高產、低温」——產量亮眼,但美國石油價格中樞與政策/關税/不確定性壓着資本開支與景氣,綜合來看,整個美國石油行業更像是「一邊創量、一邊內傷」,而不是「再次偉大」。
特朗普政府所主導的面向全球高額鋼/鋁關税上調(對於鋼鐵和鋁關税高達50%)推高OCTG(石油專用管材)、管線、壓裂設備與建造成本,是調查報告中油氣行業的高管們反覆點名的「成本抬升+政策震盪」來源。一方面美國傳統能源業界抱怨鋼鐵等關税抬升成本、政策反覆帶來「混亂」;另一方面,OPEC+在美方壓低油價訴求下轉向增產、壓制價格彈性——這對以頁岩油領域為核心的美國石油行業盈利可謂非常不友好。
總體來説,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私營業務監管政策變化,特朗普政府圍繞甲烷、RFS、公海與公有地開發、LNG(液化天然氣)審批等關鍵環節出現的集中、快速且方向多變的政策/規則調整,以及碳排放標準、NEPA程序與離岸金融擔保的「推倒重來式」調整,使合規與資本計劃難以穩定落地,共同推動特朗普核心票倉之一——美國油氣行業的高管們在達拉斯聯儲調查中對「不確定性上以及投資意願下降」的集體抱怨。
美國頁岩油業務崩壞
達拉斯聯儲的調查在9月10日至18日進行,衡量了其覆蓋的美國最核心油氣區域——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北部和新墨西哥州南部,並且這份調查覆蓋139位油氣行業高管的最新情緒。這些區域的整體能源產量(以石油為主)甚至超過全球一些最大規模的產油大國。
「美國頁岩業務已經出現崩壞現象。」一位受訪高管在調查中表示。「曾經是全球最具活力的能源引擎,如今已被特朗普政府的政治敵意與經濟無知所掏空。」
「我們已經進入了頁岩油這一細分領域的‘頁岩黃昏期’,」另一位油氣高管表示。「美國並沒有耗盡石油,但她(自由女神)確實快沒有每桶高達60美元的石油了。」
「一旦美國需要提升產量,一個充滿活力的油服板塊至關重要。現在我們在流血,」一家油氣支持服務型上市公司的高管在一次發言中表示。
對於特朗普政策的批評並不新鮮,但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表示,最新發布的內容在語氣整個美國油氣和對未來的警示上可謂大幅升級,因為高管們將這位美國總統的鋼鐵關税和能源政策的突然轉向與頻繁調整稱為對一個他曾承諾要幫助的行業的「打斷腿(kneecapping)」。
調查還發現,美國油氣行業的高管們認為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即WTI原油價格)價格將遠低於此前預期,預計2025年將收於約63美元/桶,並在2027年前維持在60美元區間;在第二季度,這些來自的高管曾預測WTI原油價格將在年末收於約68美元/桶,並在兩年內再次進入70美元樂觀區間。
在上周,原油期貨價格可謂大幅走高,起因是烏克蘭持續攻擊俄羅斯石油基礎設施,無疑給印度和中國等長期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帶來地緣政治風險溢價上升,以及可能出現的更多歐盟和美國製裁。
無人機襲擊的影響正在累積,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周四表示,俄羅斯將對柴油出口實施部分禁令直至年底,並延長現有的汽油出口禁令俄羅斯此舉對於印度和中國這兩大經濟來説可謂顯著的油氣行業進出口阻礙。
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不斷且謹慎地向美國盟友施壓,要求減少俄羅斯從進口的任何石油,以推動俄羅斯總統普京來到談判桌;來自Lipow Oil Associates的總裁安德魯·利波稱,「我們可能會看到印度和土耳其減少部分俄羅斯進口」。
北約對進一步侵犯領空的行為發出迴應警告,也提升了緊張局勢,並提高了對俄羅斯石油產業實施更多制裁的可能性。
另外,根據國家通訊社稱,伊拉克半自治的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原油出口計劃於上周六恢復,此舉可能使得供應過剩預期持續發酵,使得布倫特原油價格持續步入大幅下行軌跡。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稱,伊拉克正在與原油運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巨頭之一——大宗商品貿易巨頭維多集團(Vitol)進行談判,一旦該國庫爾德地區的原油出口在停止兩年后恢復,將處理原油銷售事宜。對於今年以來長期疲軟的國際原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來説,這一消息顯然偏向負面,庫爾德石油出口的恢復將推動「原油市場供應過剩」預期升溫,從而可能推動近期有所反彈布倫特原油價格步入疲軟軌跡。
截至上周周度收盤,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1月交割的近月WTI原油價格收漲+5.3%至65.72美元/桶,洲際交易所的布倫特11月近月合約收漲+5.2%至70.13美元/桶——這是自6月13日當周以來兩個基準原油價格的最大單周漲幅,紐約商業交易所10月近月天然氣收漲+0.5%至3.20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
在上周五,當日Nymex原油、布倫特原油與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分別上漲1.1%、1%和0.3%。能源股基準ETF(以能源精選板塊SPDR基金,代碼XLE 為代表)上周則收漲+3.9%,今年以來大幅跑輸標普500指數。
高盛化身「原油大空頭」:全球原油過剩局勢即將加劇,2026年布倫特原油或跌破50美元/桶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説法,在歐佩克增產以及北美頁岩油廠商們在特朗普政府推動中加大量產規模的預期之下,全球原油市場正處於供需呈現顯著過剩的邊緣,庫爾德原油的迴歸只會令這種過剩態勢進一步加劇。有媒體此前報道稱,管道恢復初期預計每天將向國際市場帶來約23萬桶原油,且該數量可能進一步增加。
若庫爾德管道按計劃持續復運,對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謂是邊際利空,庫爾德復運初期預計~23萬桶/日入市,后續或升至高達100萬桶/日。IEA判斷2025年供給端本就偏向供過於求,2026年供應過剩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庫區油迴歸無疑會加劇這一供給過剩的市場背景。
高盛在最新的大宗商品研究報告中維持對2025年布倫特原油/WTI 原油價格的預測不變,並預計2026年平均價格為每桶56美元/52美元,但是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指出,受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加劇帶來的負面影響,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有概率將在2026年底跌破每桶50美元關口。
這家美國金融機構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四季度期間,全球原油市場平均每天將出現180萬桶的過剩供應,這一規模將導致全球石油庫存在此期間大幅增加近8億桶。該報告特別強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庫存增量將佔全球總增量的三分之一,達到約2.7億桶。高盛補充表示,隨着供應過剩與庫存壓力共同在2026年顯著加劇,布倫特原油價格將跌破期貨市場當前預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