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廈門建行:織密防非打非「安全網」

2025-09-29 11:03

廈門建行工作人員向市民普及防非知識。

晨報記者 鍾寶坤 實習生 胡湘 通訊員 林慧琪

為有效應對非法金融活動風險,切實守護人民羣眾財產安全,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以下簡稱「廈門建行」)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通過完善內部機制、創新宣傳模式、深化銀社合作,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切實守護百姓「錢袋子」。

廈門建行深刻認識到防非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印發防非打非工作方案,成立防非打非工作實施小組,體現了國有大行的擔當。

多措並舉

構建立體宣傳防控網絡

廈門建行以預防為先、教育為主,聚焦「一老一少一新」、殘障人士、外籍來華人士、高淨值人羣等重點羣體,深入開展「七進入」宣傳活動,線上線下多渠道聚合力,確保防非打非宣傳教育廣覆蓋、無死角。

在線上,廈門建行利用官方平臺,推送防非長圖、短視頻、H5互動遊戲等,讓防非打非金融知識宣傳趣味滿滿。僅在今年6月防範非法金融活動宣傳月期間,廈門建行就通過企業微信、短信平臺向高淨值人羣累計發送防非提示短信近萬條,通過企業微信觸達超50萬人次。

在線下,廈門建行各網點設立金融宣傳服務區,將防非打非知識送到消費者身邊。各網點工作人員充分利用客户等候時間,引導客户至金融宣傳服務區學習金融知識、觀看防非反詐視頻,提升到店客户金融素養;在「消保港灣」,i鷺金融宣傳志願隊持續開展「廳堂微沙龍」活動,為客户送上實用反詐防非知識。此外,廈門建行積極踐行監管「近鄰黨建+消保」的工作要求,與社區、學校、村委會聯合共建7家金融消保驛站,充分發揮金融消保驛站「家門口的宣教基地」作用,落實為民辦事、做好風險提示、開展反詐防非宣傳。

銀社共建

打造基層金融治理樣板

廈門建行積極探索基層金融治理新模式,推動防非打非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東渡支行和金鼎社區、金尚路支行和金尚社區分別達成共建模式,構建「社區-網格-銀行」三級聯動的金融網格化體系,共同築牢防範非法金融活動的防線。

以金鼎社區與東渡支行攜手打造的「建鼎護金 防非共建」項目為例,廈門建行與金鼎社區成立聯合工作組,整合多職業力量,社區網格員與建行「金融網格員」結對共治,構築「金融微網格」,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實現治理精細化、響應高效化。

中國建設銀行廈門東渡支行與金鼎社區居委會簽署防非共建協議。

廈門建行還以「金鼎金融驛站」為陣地,定期開展防非防詐騙沙龍、微課堂,普及金融知識,進行防非防詐騙宣傳,並建立「網格員+金融顧問」的坐班制,為羣眾提供面對面諮詢等服務,讓防非防詐騙服務實現常態化。廈門建行注重培育「金鼎金融衞士」志願者隊伍,增強基層防控力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社區防非新模式。

未來,廈門建行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探索防非打非工作的新路徑、新方法,持續鞏固和擴大工作成效,為守護萬千家庭的幸福安寧、營造清朗的金融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真正踐行國有大行「金融為民」的初心與擔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