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網經社陳虎東:京東與微信合作變化 互聯網巨頭走向開放共生合作模式

2025-09-28 20:12

導讀:9月30日,一個持續了十年的電商入口神話將在微信生態中終結。據"京東購物"公眾號最新通知,微信"發現-購物"一級入口將於當日正式關閉,這一入口曾為京東帶來數億用户和可觀的GMV增長。

這一事件標誌着中國互聯網兩大巨頭戰略合作的階段性結束,也折射出中國電商行業正經歷從流量依賴到生態重構的轉折

對此,京東方面迴應稱,為持續優化用户體驗,京東將對微信生態內的服務進行升級:原微信【發現-購物】入口的京東頁面將進行調整,微信【服務-京東購物】入口仍然保留,同時「京東購物」微信小程序也將一起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基於過往與騰訊10多年的戰略合作關係,京東將持續加碼微信生態,除了在原有的廣告、會員、流量、數據等領域深化合作外,京東還將攜手騰訊進一步探索新的合作領域,與合作伙伴共建更高效的零售生態。

就此,數字經濟新媒體&智庫網經社組織行業專家,併發布《微信京東十年「聯姻」走向何方?——網經社獨家解讀報告》(32頁14000字報告下載:https://www.100ec.cn/zt//wjly5js/

以下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接受網經社專訪。

1、京東與騰訊微信長達十年的流量入口合作終止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個人認為本質上是因為流量的原因。在十多年前,京東和微信合作的目的是爲了彌補自身的社交短板,因為在2014年,當時的電商格局基本上是阿里一家獨大,具有絕對的霸權,當時阿里巴巴在流量上佔據了絕大多數網購用户的心智和日常消費,而京東當時還處於貨架電商,比較缺乏流量,因此選擇與微信進行合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爲了強勢提升自己的流量效應。

目前,京東的活躍用户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量,這些流量對於品牌認知和其物流體系的建設推動效果明顯,對外部的依賴性大大降低了,因此這也是二者分手的原因之一。

對於騰訊來説,其對於流量的效能是賦能多生態,而不僅僅是賦能某一個生態,加上這幾年,騰訊在視頻號和直播等形態方面展現了巨大的野心,因此將這寶貴的一級流量入口單純地釋放給京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划算的。

2、從京東視角看,和騰訊合作的不續約,有怎樣的利弊?短期、長期影響分別有哪些?

短期可能會有流量驟減的壓力,直接的轉化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因為京東可以在供應鏈優化和驅動方面進行發力,也就是在用户高效轉化方面發力,從而摒棄簡單的流量外部加持策略,這或許是其最有價值的地方,畢竟現在流量紅利見頂的情形已經顯現了。

3、從騰訊視角看,不和京東續約,和其在電商方面的佈局有何關聯?是有哪些更深的戰略考量?

個人認為,騰訊目前的定位是作流量賦能的引擎,而不是簡單作流量分發的生意,或許其野心是通過流量優勢自然而然做電商,而不是簡單找一個電商合作伙伴分發流量。例如其可以通過視頻號自然將流量轉化為電商紅利,這個應該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然后將企業微信、小程序等等產品嵌進去,進而形成一個生態。

這可能是一種戰略方向,就是騰訊可能不會再在某一個環節業務上面進行長期的流量綁定,或者單純依靠流量賺錢,而是在整個生態上做成那種「水電煤」的通用服務。

4、從競爭視角看,微信關閉京東一級入口,對拼多多等依賴微信流量的電商平臺會產生何種影響?

比較直接的影響就是拼多多肯定是少了一個競爭對手,長期來看,騰訊對於流量入口會越來越珍惜,或許不會再單純地賦能給某一家企業,或許會轉而構建更加健康的產業生態。

5、從行業視角看,電商平臺的流量獲取策略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從行業視角來看,可能各家平臺在對流量的消化和優化方面,會從之前單一的購買流量到優化自身的硬件方面進行夯實。因為流量現在越來越珍貴,單純的流量採購成本太高了,因此注重自身的服務提升和軟硬件基礎優化,是最重要的。

而且隨着這幾年大家對於流量的追逐,存量流量的轉化策略方面,各家平臺發展出了一些符合自己經營特色方面的內容,例如京東的供應鏈、抖音的內容生態等等,這些都為流量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些場景,加之現在直播電商衍生出來的很多私域內容,讓流量應用的想象力足夠豐富,所以很多電商平臺也不一定純靠購買流量進行生態建設。這種對於存量流量的消化方式,也能進一步增進流量的獲取,雖然慢了一些,但是粘性足夠高,這些也是目前電商平臺的流量獲取的一種轉變吧。

6、未來互聯網巨頭間合作將走向何種新形態?

可能會走向更加開放的合作,而不是單純的流量購買。例如京東的供應鏈和微信進行合作,彌補雙方的不足等等。而不是進行就像之前的所謂股權綁定,甚至全面合作。后面的合作可能會以項目合作的方式,周期更短,靈活程度更高,環節性質的業務合作可能會比較多。缺什麼補什麼,項目結束,合作結束。合作模式更加靈活高頻,短周期。

專家介紹:陳虎東,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某教育品牌創始人,多家機構顧問,且關注互聯網產業、經濟等方面的內容,發表各類研究評論文章百萬言,出版多本相關方面的書籍。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數字零售,旗下數字零售臺(DR.100EC.CN)重點報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綜合電商: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得物等;(2)直播電商:抖音、快手、視頻號、淘寶直播、京東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會直播、小紅書直播等;(3)生鮮電商:本來生活、京東到家、美團閃購、淘寶買菜、多點、叮咚買菜、朴朴超市、美團買菜、盒馬鮮生、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4)社交電商:識貨、芬香、花生日記、粉象生活、夢餉集團等;(5)二手電商:閒魚、轉轉、找靚機、愛回收、紅布林等;(6)美粧電商:聚美優品、逸仙電商、親親網等;(7)酒水電商:i茅臺、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酒便利、也買酒、中酒網、酒廷1990等;(8)寵物電商:波奇網、E寵商城、寵物家、瘋狂的小狗等;(9)電商服務商:微盟、有贊、微店、光雲科技壹網壹創麗人麗粧、寶尊電商、店寶寶、若羽臣等;(10)母嬰電商:寶貝格子、寶寶樹、媽媽幫、親寶寶等;(11)汽車電商:京東養車、天貓養車、途虎養車、瓜子二手車、人人車、好車無憂、優信、賣好車等;(12)奢侈品電商:寺庫、包大師、唯禮網、識季、爆爆奢、妃魚等;(13)鮮花電商:花加、花禮網、買花網、花點時間等;(14)私域電商:快團團、鯨靈集團、好衣庫、羣接龍、團團團等。

網經社數字零售臺(DR.100EC.CN)是一站式數字零售門户,旗下運營:直播、社交、社區團購農村、生鮮、汽車、二手、母嬰等系列頻道,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融資、會議、營銷、培訓供應鏈融資等服務,是數字零售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的首選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