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找鋼集團副總裁張曉坤:從產業互聯網向「AI產業互聯網」升級

2025-09-29 11:11

託比網訊,9月23日,在託比網主辦的「第十二屆產業數字化大會」上,找鋼集團副總裁兼騰採科技CEO張曉坤公開表示:AI的本質就是更加先進的數字化生產力,能夠快速交付、解決具體問題的AI產品將在To B行業廣泛應用,這將催生更多的AI產業互聯網平臺。

張曉坤是在大會「AI產業應用論壇」的環節中公開説這番話的,該論壇由啟真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創始合夥人湯明磊主持,立業雲創始人CEO趙泓宇、凍品在線&味覺引擎創始人林志勇、雞蛋幫聯合創始人徐佳偉共同參與。

據瞭解,找鋼集團是國內知名的產業互聯網平臺,騰採科技由找鋼與騰訊合資成立,專注於將找鋼在鋼鐵行業驗證過的AI和數字化能力複製並輸出到更多的B2B行業,至今已經服務了20多個行業,擁有6000多家的客户,AI銷售、AI採購是重點應用。

在回答湯明磊做AI最成功的業務探索是什麼,踩過最大的坑是什麼的問題時,張曉坤錶示:找鋼網從2018年開始探索AI場景應用,2023年開始AI落地更加成功一些,「我們把整個鋼鐵的交易鏈路從售前、售中、售后,包括整個內部管理都用AI的方式做了一遍,打造了12個Agent,最后形成了4個AI產品。」2025年以來,找鋼最重要的探索是把AI產品商業化,推出來了一些比如化工、電子、貨代等行業可以用上的一些開箱即用的產品。

張曉坤坦誠,在AI商業化的進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曾經為客户做過的大模型的AI定製化項目。

一方面,有部分客户並不清楚AI到底能做什麼,覺得AI萬能,什麼都想AI化,但AI存在幻覺,對要求高精準度的B2B業務來説,並不是每個場景都適用。另一方面,AI項目的落地對客户信息化的水平要求很高,可這種能力並不普遍。「我們只能及時調整,做減法,讓自己的產品線更聚焦到高頻剛需場景,用積累多年的數據訓練出來的標準產品服務行業。我覺得這可能是更加適合產業+AI的落地方式,在高頻場景,在大的平臺、客户驗證過的環節、驗證過的標準產品,選擇落更加適合。」他表示。

在回答湯明磊有關企業最關心的如何加AI,大概分哪幾個階段的問題時,張曉坤錶示:一部分企業並沒有完整經歷過信息化,業務數據還沒有在線化,直接進入智能化階段很容易出現問題。

在張曉坤看來,企業AI化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其一,企業可以全員先使用通用的一些AI工具。現在的AI工具已經很成熟,迭代很快,直接選市面上能夠解決高頻場景的工具,開箱即用的一些AI工具。用久了就會發現一些場景很高頻,比方説找鋼是典型的B2B,很高頻的兩個場景就是銷售跟採購兩個大痛點。非常傳統,早期找鋼創業時都是人工收集供應商的報價單,完成採購需要的準備工作。現在用AI去做,已經對接了164000多家供應商員工,可以實現AI自動整理,像AI採購、AI銷售效果立竿見影,幾乎每家B2B公司它都需要,很適合立刻去做。第二個階段很關鍵的事就是企業要用這些AI工具積累屬於自己的私有數據,尤其是過程數據。這纔有了第三個階段,就是結合自己的業務場景去重構,圍繞着AI的一些使用場景重構自己的業務流程、業務的商業模式。

在回答湯明磊有關AI是否會覆蓋產業互聯網,產業AI和產業互聯網是平行關係、覆蓋關係還是消滅關係時,張曉坤認為兩者是合併關係,並在一起叫「AI產業互聯網」更適合,這也是找鋼集團近年來正在做的,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AI產業互聯網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