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永升服務引入戰投 買家LMR看上了什麼?

2025-09-28 23:00

觀點網 當「缺錢」的旭輝控股遇上投資公司LMR,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9月26日晚間,旭輝控股及永升服務前后腳發出一則內幕消息公告,內容均指向出售永升服務部分股權這一事項。

以旭輝控股的公告為基準,當日收市后,其與LMR訂立交易協議,擬向后者出售旗下物業公司永升服務約1.42億股股份,佔永升服務發行股份總數約8.24%。

每股股份的出售價為至少1.936港元,為此前一日(9月25日)收市價的110%,即溢價率達到10%,交易總金額約為2.76億港元。

買家回報及權益方面,旭輝控股須保證LMR就該收購事項的總代價每年獲得至少7%的回報,具體回報形式則有待商榷;該筆交易的期限至少為364天,同時可以由LMR選擇延長至最長三年。

此外,LMR方承諾,該交易純屬財務投資,是以永升股份未來股價升值為核心的股權增長策略的一環,因此,LMR不會參與永升服務的管理等事項,也不會藉機取得永升服務的董事席位及管理特權。

公告進一步提到,LMR不得直接或間接參與構成或導致永升服務股份賣空的交易,以及不得在相應合約期內出借、轉讓或處分任何永升服務的股份。

官網顯示,LMR是一個成立於2009年的全球多策略投資平臺(global multi-strategy investment platform),總部位於倫敦,並在香港、紐約、蘇黎世、格拉斯哥、迪拜、都柏林等地設立分公司。截至上半年,LMR擁有12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

不過,物聊社查閲資料發現,LMR在中國內地鮮有投資動態,可查詢到的相關信息僅有其與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達成的CB購買協議。

2023年,能鏈智電分別於6月及9月向LMR發行3000萬美元與4000萬美元可轉債(CB),該可轉債可轉換為代表公司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票(ADS),LMR也因此成為能鏈智電新的投資者。

時隔兩年,LMR入局以城市服務為核心業務的永升服務,則更是給市場帶來了無盡遐想。

而在股權交易之下,物聊社看到的,是一場毫無意外的雙贏。

就賣家旭輝控股而言,通過這筆交易所獲得的2.76億港元,將視為公司重組境外債務及負債的出售所得款項。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

交易事項一出,便有聲音稱「旭輝太缺錢了吧?才賣兩億多。」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旭輝控股都在債務重組的泥潭中艱難前行,直白點説,錢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其最需要的物品。

走到2025年,旭輝控股總算是即將看到勝利曙光了。

今年6月,旭輝控股的境外債重組在香港法院獲得批准,方案遵從「短端削債,中端轉股,長端保本降息」框架,重組預計削減境外債務約52.7億美元(約合379億人民幣),佔境外債務總額的66%。

因此,將現金牢牢攥在手里,或許是讓旭輝控股完全走出債務困境的定心丸。

旭輝控股也在公告中提到,因其現有的可用現金有限,所以必須籌集額外資金使重組生效日期得以實現。

於是,旭輝控股將目光投向了永升服務:「本公司已將間接持有的永升服務股權識別為可供融資用途的易變現資產。」

只是,若以大宗出售的方式來處置相關股份,則會帶來價值減失,不符合公司、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而若與LMR訂立承諾函來進行建議交易,則可以達成流動性目標,同時避免大宗出售上市證券所伴隨的大幅折價及負面市場影響。

不難發現,旭輝控股已經盡力讓這筆交易實現最大化利益了。

此次交易完成之后,旭輝控股對永升服務的控股比例將從23.54%降至15.3%。

除了握在手里的份額變薄了之外,旭輝控股沒再失去什麼,畢竟LMR只需要達成一筆財務投資,無意參與管理永升服務。

那麼,作為不常在中國內地進行投資的買家LMR而言,它看中了永升服務什麼?

相關人士指出,永升服務高分紅的股東回報策略是其一大吸引點。

物聊社瞭解到,自2023年起,永升服務將派息率從30%提升至50%,並表示未來3年的派息率均不低於50%。

在2024年上半年,受益於營收增速創同期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重回雙位數增長,永升服務更是直接將派息率提升到70%,每股分紅同比增長161.1%,迅速引起市場反響,股價也因此得到大幅上漲。

另一方面,在行業寒冬之際,永升服務「不拉胯」的業務能力或許也是其獲得海外注資的原因之一。

上半年,永升服務總合約建築面積達3.5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約7.7%,合約項目數量為1966個;總在管建築面積達2.5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7.4%,其中來自關聯方部分佔比23.2%,第三方佔比76.8%,在管項目數量為1531個。

也有市場分析指出,LMR在亞洲市場的投資策略以多策略股權增長為核心,專注於發現被市場低估的優質資產。如此看來,在LMR的眼里,永升服務就屬於 「被低估的優質資產」中的一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