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9:03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出品 | 首席財經觀察 作者 | 李新
被限制高消費,王健林的負債雪球越滾越大
隨着秋意襲來,王健林也迎來了他的「多事之秋」。
據瞭解,近日,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費。案件流程顯示,此前,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等因此案被強制執行1.86億。
而在前不久,大連集團有限公司剛被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4億余元,執行法院為北京金融法院。
今年8月份,萬達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萬達商管)的董事長張春遠,也因其他案件在近期被限制了高消費。
這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次王健林被「限高」,直接反映了萬達集團在債務問題上面臨的司法執行壓力。這個信號表明,萬達集團的流動性困難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什麼問題?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衆所周知,萬達集團於1988年成立於大連。最早與萬科、恆大、碧桂園一樣,都是一家住宅開發商。
但住宅地產的現金流問題,自然會對集團的長遠發展產生限制。為此,王健林從長遠出發,瞄準了商業地產業務。這也成就了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的萬達廣場的輝煌。
從萬達對商業地產的規劃和對新零售的前瞻性佈局,可見其戰略眼光之深遠。
然而,在萬達通過大量舉債在全國急速建設萬達廣場,形成了巨大的資產規模的同時,沉重債務也隨之而來,甚至在未來趕超其資產規模,為其發展帶來巨大壓力。
2017年以后,萬達開始嘗試向「輕資產」管理輸出模式轉型,但過程並不平坦,原有重資產模式的債務負擔依然沉重。
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萬達的兩次對賭協議。
第一次對賭協議在2016年。那年萬達商業從港股退市,簽訂了重要的對賭協議,承諾在2018年8月31日前在A股上市。如果公司在退市滿兩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內地主板市場上市,大連萬達集團將回購全部股份,並向海外及境內投資者分別支付12%和10%的利息。
這次的對賭協議,最終以失敗結束。萬達未能如期在2018年完成A股上市,觸發了對賭協議,帶來了回購債務的壓力。
如果説這一次是危機深重,那麼第二次對賭協議,為萬達帶來的就是危機大爆發。
2021年,爲了化解債務危機,萬達為旗下核心平臺珠海萬達商管引入了新一批投資者,並簽訂了新的對賭協議,承諾在2023年底前上市。
2023年底,珠海萬達商管再次上市失敗,這次觸發的,是高達380億的本金加利息的回購義務。
像滾雪球一般,債務越滾越大。沉重的債務壓力,讓王健林沒有辦法放松。在此期間,萬達一直在向外出售出售核心資產。這些資產包括但不限於萬達電影股權、萬達酒店管理公司、快錢支付部分股權等。
今年5月份,萬達以約500億元打包出售48座萬達廣場給太盟等投資者,同時持續減持萬達電影等資產。
這「斷臂求生」的舉動,震動了整個行業。
萬達走到這一步,既源於過去的過度擴張所積累的債務壓力,也是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當整個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期,融資環境收緊,勢必會加重萬達的資金鍊壓力。
萬達還曾進行過大規模海外併購。這部分投資在當時也消耗了大量資金。然而在2017年,隨着國家收緊外匯管制政策,萬達被迫低價出售此前收購的海外資產,資產規模受到重創。
如今的萬達,不僅面臨着新的法律風險,整體的債務壓力仍在加重。其通過大規模出售核心資產的自救行動,換來了「輕資產」模式的深化,卻也致使其對子公司的控制權不斷下降。
這也讓那個曾經放言「定個小目標,先掙它一個億」的王健林,在古稀之年也愁容滿面,四處奔波。
步履不停的王健林,依舊有個文旅夢
不過即使萬達面臨着諸多問題,王健林也沒有停止他的腳步。
王健林最近一次的高調現身,是在新疆。從8月20日到8月22日,接連有人在新疆和王健林偶遇。彼時的王健林紅光滿面,看起來似乎要有好事發生。
據瞭解,王健林的新疆之行,是爲了考察招商引資、文旅發展、消費升級等工作的。此行,王健林還受到了克拉瑪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會見。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透露着萬達未來的發展戰略。
通過參與地方期待的文旅項目提質升級,萬達可以深化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同時向市場和公眾展示其依然具備強大的運營能力和積極的發展態勢,有助於重塑品牌形象並恢復市場信心。
如此看來,萬達又走出了新的一步。這個金融帝國,開始向文旅轉身尋求破局了。
值得一提的是,萬達一直以來就想在文旅上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2009年,萬達在長白山開始了它的文旅夢。也是在2009年,萬達投資建設了第一座文旅城——哈爾濱萬達文化旅遊城。
彼時的萬達雄心壯志,進行大規模投資、國際化佈局,目標是成為世界最大旅遊企業。
而這一切,在2017年迎來了它的寒冬。
同樣是沉重的債務壓力,讓王健林不得不暫停他的文旅夢。
2017年,萬達商業將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出售給融創,並將77家酒店轉讓給富力。2018年10月,融創進一步收購原萬達文旅集團和13個文旅項目的設計管理團隊。
到此,萬達集團的核心文旅資產已基本清倉。
但僅僅一年過去,王健林又開始拾起他的文旅夢,開始了新一輪的文旅佈局。從蘭州到遵義,負債深重的萬達選擇不再投入大規模資金,而是通過依靠品牌IP、企業管理運營能力來提升景區、目的地影響力。
也就是説,比起以前自己從頭開干、新建一片地區來發展自家的做法,如今的萬達更傾向於與景區IP實現綁定,通過賣口碑、賣服務,來打開文旅發展的新大門。
但這並不順利。
據瞭解,近年來萬達與多個地方政府或企業簽訂的文旅合作項目未見實質性推進。像石子投入大海,泛起一片漣漪后便不再有聲響。
這背后反映出,即使萬達向文旅轉身尋求破局,也依舊面臨着信任危機。萬達能否真正發揮其綜合性的規劃、建造和運營能力,在輕資產模式下為合作方創造遠超管理費的價值,從而建立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這對合作方來説,還有待考證。
除了面臨着自身實力的考驗,萬達還需要應對新時代環境的變化。如今的文旅市場早已經是紅海一片,除了老對手融創、華僑城等,各地還有眾多本土開發商和運營商。萬達如何從中脫穎而出,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總的來説,萬達發展文旅可謂「負重轉型」。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多年積累的商業運營經驗和全國性的品牌影響力。這也是為何,王健林一直無法放下他的文旅夢,並一直試圖用它來破局的根本原因。
曾經在臺上唱着《一無所有》的王健林,即使年過七十,還在為不讓自己真的一無所有奮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