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捲成「C位」的疊紙,衝在中國遊戲出海最前方

2025-09-29 10:47

「中國遊戲崛起」可能是今年各大遊戲展里大家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只是和過去幾年不同,對玩家和中國遊戲廠商來説,這句話已不再只是祝福與向往,而是明確的事實。

從科隆到東京,中國廠商的身影不再只是展館角落的「異域點綴」,而是逐漸走向聚光燈下,成為全球玩家討論的焦點。例如,在28日閉幕的東京電玩展(TGS)上,疊紙遊戲佔據了中心展館的主通道位置。在這個「黃金C位」上,其《戀與深空》和《無限暖暖》受到了現場玩家的熱情追捧。

TGS現場

TGS今年參展商超1000家,外媒預計參展人數超30萬人,規模破歷史記錄。疊紙在中心展臺不僅意味着流量,更意味着被全球玩家、媒體與行業關注。

《戀與深空》展位前人頭攢動

在此之前,疊紙就已經在國際上獲得了許多成績。比如旗下的《戀與深空》獲得了科隆遊戲展上的最佳移動遊戲獎,打破了以往「女性向遊戲」因小眾而無法獲得國際獎項的刻板印象。

另一款產品《無限暖暖》則是獲得了日媒「Fami通」頒發的「黃金殿堂獎」,以及蘋果「視覺與圖像」設計大獎——同時也是今年唯一一款獲蘋果相關獎項的中國產品。

《無限暖暖》獲獎評語

在市場中,疊紙被稱為「最懂女性」的遊戲公司,周邊的線上銷量曾在618期間超過爆火的泡泡瑪特;在行業里,他們則與米哈遊、莉莉絲、鷹角並稱「上海四小龍」,代表上海內容行業的一大天花板。

能拿下TGS這一世界大展的中心位置,靠的是兩款產品在過去一年持續積累的影響力。這並不是「運氣」,而是「結果」;也並不是「爆點」,而是「拐點」。

01.「贏麻了」的疊紙?

本屆TGS,疊紙參展的是他們的兩款王牌產品——《戀與深空》和《無限暖暖》。其中,《戀與深空》是疊紙於去年公測的3D戀愛手遊。它藉助第一人稱視角演出、高擬真互動與多感官玩法,推出一整套高品質的遊戲內容,刷新了許多人對女性向遊戲的認知。

與在科隆展的火熱表現如出一轍,《戀與深空》依舊是現場聚集女玩家最多的遊戲。爲了不讓玩家排隊影響場館的交通,這次還實行了線上預約的形式。

有趣的是,即使疊紙使用預約手段試圖「冷卻」玩家的排隊熱情,TGS現場在一張疊紙CEO姚潤昊的二創海報出現后,玩家自發排隊打卡——在社交媒體上,姚潤昊因其研發的產品過於火爆被網友戲稱「超絕事業運」,因此玩家們也紛紛來到現場和「事業運」合影。

粉絲二創

不僅如此,去年上線時《戀與深空》就被當地媒體稱作「中國戀愛ゲームブーム」(中國戀愛遊戲熱潮),還因此一度登上日本頭部新聞節目《日テレNEWS NNN》。

而在各大傳統活動期間,《戀與深空》展現出了強大的文化傳播力。2025年春節期間,遊戲把洛陽宮燈、剪紙、對聯等年俗符號嵌入劇情,玩家可與男主共制六面宮燈,燈面剪影依據傳統紋樣1:1復刻。

隨着近期國內中秋臨近,《戀與深空》和非遺月餅聯動,海外不少玩家更是已經饞起了月餅。

圖片來源:海外社交平臺

不少外國玩家還順勢討論起了角色中文名背后的含義,以及宮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徵意義。

結合其在上個月科隆展上的表現,不難看出,《戀與深空》在歐美及亞洲市場都有着大量受眾,「通吃」不同文化背景和審美偏好的用户。

《無限暖暖》也有類似的全球市場熱度。今年TGS他們的「世界名畫牆」前,不同膚色的玩家們齊聚一堂,朋友圈里也能看到大量與現場暖暖人偶的合影。

疊紙展位觀眾互動

疊紙展位觀眾互動

而往前追溯,在年初春節期間,海外玩家們更是自發給角色換上了象徵中國元素的旗袍、漢服或是琵琶套裝,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有人指出,疊紙這一套其實是「情緒先行」的文化出海路徑:先通過精良的人設、敍事與美術建立用户情感聯結,再順勢導入文化內容,降低海外玩家的認知門檻。但也有人指出,這本質就是「質量為王」,只要能收穫認可,玩家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好奇,從而形成文化滲透。

不管是哪種原因,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年疊紙真的贏麻了,中國遊戲也贏麻了。

02. 純粹的遊戲體驗,與崛起的「她經濟」

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主要面向服務女性用户的疊紙,如今的成績離不開「她經濟」的崛起。

疊紙成立於2013年,憑藉「暖暖」系列IP迅速在國內遊戲市場佔下一席之地,早年間網上曾有過「歐美芭比,日本初音,中國暖暖」的類比調侃。后續憑藉《戀與製作人》,更是開創了「國乙」這一玩法品類的先河。

2020年前后,「宅經濟」興起,意氣風發的上海四小龍都開始開疆拓土,手握「暖暖」與「戀與」兩大IP的疊紙自然也不例外。他們高歌猛進,單是后續已經向外透露出來的就有《無限暖暖》《戀與深空》《百面千相》和《萬物契約》,里面多數都是高投入、長開發周期的產品。

有人認為,疊紙撞上了這兩年「她經濟」興起的風口——隨着內容品質的升級和形式的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用户有了比以往更強的付費意願與情感內容訴求。

據伽馬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女性向遊戲市場規模預計達80億元,同比增長124.1%,是遊戲行業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與此同時,「情緒價值」「情感陪伴」成為女性玩家的第一付費動因,佔比50.8%。《2025 Z世代情緒消費報告》則顯示,「情緒價值」「情感陪伴」成為女性玩家的付費動因,佔比50.8%。

來源:伽馬數據

 《戀與深空》《無限暖暖》的成功,也被人視為「她經濟」利好遊戲行業的典型代表。

有行業分析指出,隨着全球女性消費市場崛起、情緒價值消費需求爆發,女性向遊戲正成為遊戲出海的新「增長極」。近年來,以疊紙為代表的一批中國遊戲企業抓住了「她經濟」風口,通過頂尖美術、自研技術與沉浸體驗構築壁壘,持續打造現象級爆款。

也就是説,疊紙憑藉「她經濟」帶着中國文化彎道超車出海,一躍成爲了全球女性向遊戲的頭部代表公司之一,同時也證明了「女性向」從來不是一個圈地自萌的小眾標籤。

上線兩年,《戀與深空》迄今全球累積收入已經突破50億人民幣,累積用户數量超7000萬,疊紙則四度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期間他們的產品多次登頂全球App Store暢銷總榜,是極少數海外服與國服收入貢獻幾乎一致的產品。

TGS也有玩家評價,「這些遊戲更純粹,也更有力量」。

03. 好玩,也更懂玩家

值得深思的是,這種「純粹」與「力量」具體來源於什麼?

其實在很多場景中,疊紙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家「女性向」的遊戲公司——或者説,疊紙並不僅僅只做女性向遊戲。

這本質是一個「看山是山」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女性向」遊戲都缺乏一個足夠明確的定義,如果把它定義為「專門面向女性用户的產品」,就跟把MOBA、FPS、MMO等遊戲品類全算作「男性向」遊戲沒什麼區別——偏偏這些遊戲的女玩家可並不少。

創始人姚潤昊曾表示,「我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瞭解女性用户,甚至覺得自己不瞭解女性用户。如果你尊重女性,其實自然就不會認為自己有多瞭解她們。」

至於原因,《蘇丹的遊戲》主創鑽咖的觀點或許能與其對應——拋開性別,男女沒有什麼不同,「女性也會渴望在遊戲里變強,通過操作獲得快感,通過策略獲得成就感,通過社交獲得聯通。」也就是説,真正的「女性向」遊戲,往往是摒棄性別差異,將好設計、好內容包裝成女性用户樂於接受的形式。

同爲ACT,《百面千相》在動作元素基礎上,加入了許多柔化的武術美學表達。同爲大世界,《無限暖暖》比起常見的冒險遊戲,多了更換好看衣服的設計。它們其實都並非絕對地服務於「女性」——況且,熱衷於在遊戲中「養女兒」的男玩家難道很少嗎?

展位試玩體驗

 一直以來,疊紙希望做的都是服務好當前用户,並嘗試去做「還可以這樣」的好遊戲。

最初,姚潤昊也是因為妻子鄭婕擅長服裝設計,兩人一拍即合,才做出了以換裝為核心玩法的《暖暖的換裝物語》。

而在「暖暖」IP成功后,疊紙才逐步搭建起了自己的女性用户生態及公司團隊。在當時,姚潤昊是疊紙內外唯一的男性核心高管。公司后續開發的《戀與製作人》,本質也是圍繞自身的受眾羣體出發。

后續的《無限暖暖》《百面千相》,其實都能看到,疊紙希望能將主流玩法包裝成女性用户也能接受的形式,進而為玩家推出好的遊戲產品。

簡單來説,「服務女性用户」是疊紙的基因,而「好產品」纔是公司追求的終極目標——這也是每一位遊戲創作者的目標。

姚潤昊曾用一句話概括了疊紙的理念:當別人認為一定是這樣的時候,他們就要提供一個「還可以這樣」的選項。

這句話不難理解。當別人認為女生不愛玩遊戲,疊紙做出了全球認可、累積用户數超7000萬的女性向遊戲;當別人認為女生只愛玩談戀愛的乙遊,他們把戰鬥、冒險、解謎都做進了產品當中。一如「她經濟」的崛起,女性用户過去在市場中存在感低未必是她們不適合這個市場,而是因為過去沒得選。

於是,疊紙給全球女性玩家都提供了一個選擇——甚至可以説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比如《戀與深空》在女性用户更為關注的沉浸體驗上都投入了相當恐怖的成本。爲了呈現真實的皮膚質感和角色表情神態,團隊使用超50台攝像機陣列捕捉高精度的肌肉模擬和形狀變化數據。爲了全球多語言都能對上口型,他們還耗時兩年,掃描了30多位不同母語演員的數百萬幀數據,獨立開發了一套多語種口型生成系統。

願意並且能夠把神態、皮膚和口型都做到這份上,疊紙恐怕也是全球獨一檔。

結語

姚潤昊「還可以這樣」的理念,或許來源於市場上很多成功的經典產品,比如任天堂《塞爾達傳説:曠野之息》《超級馬力歐:奧德賽》都是能讓人驚呼「遊戲原來還能這麼做」的產品。

只是這條路想要走通恐怕不容易。

在去年底的內部信里,姚潤昊也鼓勵公司員工,製作一款「還可以這樣」的遊戲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耐心。「但如果沒有團隊去做這樣的事情,那不就連遊戲這個本該有趣歡樂的領域,都會變得刻板無味嗎?」

這段話或許也適用於現在走在路上的每一家中國遊戲公司。付出巨大的勇氣和耐心后,《黑神話:悟空》掀起了全球「中國單機遊戲熱」,《三角洲行動》證明了我們並不缺乏比肩世界的FPS設計水準,甚至在Gass遊戲設計方面還領先於海外廠商。

《無限暖暖》《戀與深空》更是展現了中國開發者在內容出海與文化底藴層面的競爭力。談及特有名詞,我們可以選擇中文音譯,而非用中文適應海外語境,角色姓名也能保留中文姓氏在前名在后的慣用表達。大家也最終發現,中國遊戲做出海本地化居然「還可以這樣」。

隨着TGS上的閃耀落幕,或許該輪到全世界遊戲玩家為疊紙驚訝了。

本文來自「36氪遊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