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9 08:33
(來源:海南港澳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日召開了2025年第三季度例會。會議明確,要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貨幣財政政策協同配合,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物價處於合理水平。會議研究了下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建議加強貨幣政策調控,提高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圍繞資本市場,會議要求,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數創企業: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印發《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打造集算力統籌監測、統一調度、彈性供給、安全保障於一體的新型算力網基礎設施。其中還提出,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數創企業上市融資。
●有色金屬: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2025—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經濟效益保持向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1、國資委:9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主持召開部分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瞭解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面臨的困難挑戰,聚焦穩電價、穩煤價、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等,聽取企業意見建議,進一步研究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基礎的政策舉措。
2、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就「十五五」時期擴大有效投資聽取企業意見建議。鄭柵潔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擴大准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實施一批務實舉措,加強產業、投資、財政、金融政策協同,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發展。同時,堅持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認真傾聽企業意見和訴求,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3、工業企業: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929.7億元,同比增長0.9%。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156.5億元,同比下降1.7%;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931.9億元,增長1.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轉為增長20.4%。
4、債券回購:2025年9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支持各類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債券回購業務,不僅有利於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債券資產吸引力,也有利於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會同有關各方穩步推進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5、人社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9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目前,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72億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萬人,參保率從91%提高到95%以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6億人、3.02億人,較「十三五」末分別增加2900多萬人、3400多萬人。「十四五」以來,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69.27萬億元,基金累計結余9.81萬億元,基金支撐能力穩中有升,為廣大人民羣眾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社會保障。
6、交通運輸部:9月28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有關情況。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表示,預計中秋、國慶8天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23.6億人次,日均大約2.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2%左右。
7、中國貿促會:9月28日,中國貿促會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冠男在發佈會上表示,中國貿促會正與相關金融、保險機構研究制定支持企業出海的相關配套服務措施。
8、上海:9月28日,「上海未來產業基金」微信公眾號消息,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關於強化對早期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持續深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導向和要求,上海未來產業基金近日順利完成擴募,規模由100億元增至150億元,並已實繳到位80億元。
9、工信部:工信部辦公廳9月28日公佈首批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建設主體名單,共有62家單位進入名單。工信部將依託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需求發佈響應和效果反饋評價機制,定期對促進中心開展服務能力和服務效果評估,動態優化促進中心體系。
10、國家數據局:9月28日,國家數據局舉辦「數據要素×」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國家數據局新聞發言人欒婕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支持地方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印發數據要素場景指引,充分激活數據要素價值;將繼續支持地方深化實數融合,釋放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加快形成以數據要素為引擎的新質生產力。
資本市場
1、證券公司:證監會近日向證券公司通報了2025年分類評價結果。目前,全行業參評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併評價),評價結果為A類公司53家,B類公司43家,C類公司11家。A類公司中,AA級公司14家。據瞭解,近年來證券公司各類別的數量總體保持穩定,A、B、C類公司數量佔比分別約為50%、40%、10%。
2、公募基金:據中基協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8月末,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36萬億元大關,年內第5次創下歷史新高。分產品類型來看,受益於8月權益市場的熱度以及增量資金的踴躍,擔綱規模增長主力的為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股票基金淨值環比增幅高達12.76%。從歷史數據來看,單月實現兩位數增長亦實屬罕見,美股、港股市場的升溫也帶動QDII基金規模的上揚。此外,股債蹺蹺板效應再度演繹,8月內債基無論是份額還是淨值規模均有小幅下滑。
3、券商看市:A股距離國慶中秋長假休市僅余2個交易日。每逢長假臨近,"持幣還是持股"都會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綜合機構發佈的研報觀點,多數券商都對節后市場較為樂觀,並積極建議"持股過節"。機構認為,節前部分資金情緒或趨於謹慎,但支撐本輪行情上漲的底層邏輯並未改變。經歷9月以來一段時間的震盪、消化后,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臺階。
4、B轉A:9月28日晚,杭汽輪B(200771)和海聯訊(300277)雙雙公告稱,公司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關於同意杭州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併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註冊的批覆》。主要內容包括:同意海聯訊以新增11.75億股股份,吸收合併杭汽輪註冊申請;批覆自下發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這是B股市場近3年來首次出現的B轉A案例,此次轉股的註冊申請獲監管層批覆,是杭汽輪B迴歸A股的關鍵一步。
5、摩爾線程:9月26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請當日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公司從受理到過會,耗時僅88天,給市場傳遞了明確的信號。公開信息顯示,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專注於全功能GPU產品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是國內少數兼顧圖形渲染與AI計算的國產GPU公司。此外,摩爾線程還被業內稱為「國產英偉達」,公司多位高管有英偉達任職履歷。
6、新股:本周(9月29日—10月3日)有1只新股發行。周一:道生天合。
7、大小非:本周(9月29日—10月3日)共有45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49.69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解禁總市值為405.83億元。從解禁市值來看,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寧波港(132.02億元)、萬凱新材(46.65億元)、驕成超聲(43.74億元)。從解禁佔比來看,解禁佔比居前三位的是:兆訊傳媒(75%)、博菲電氣(73.82%)、富士萊(60.26%)。
8、股票市場: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日前舉行。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主論壇上表示,我國即將進入到"十五五"規劃和2040遠景目標期,如果按可變價覈算,到2040年我國GDP總量將達到350萬億左右。如果股票市場佔GDP的100%-120%,意味着15年后我國股票市場總量有可能在400萬億元左右,較現在100萬億元的水平翻兩番,這是我國發展金融強國的內在目標之一。
9、調研:截至9月26日16時,上周共計234家上市公司披露機構調研紀要。從賺錢效應來看,上周近四成機構調研公司股價實現正收益。從熱門調研標的來看,精智達上周接受138家機構調研,周內股價漲幅為17.68%。精智達主營業務聚焦顯示面板與半導體測試設備兩大核心賽道。在調研中,機構重點詢問該公司存儲測試業務、算力芯片測試業務、探針卡業務等多項業務進展。
環球市場
1、美股: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集體收漲,道指漲0.65%;納指漲0.44%;標普500指數漲0.59%。熱門科技股多數上漲,特斯拉、英特爾漲超4%,甲骨文跌近3%。金屬與採礦股漲幅居前,世紀鋁業漲超7%,黃金資源漲超6%,泛美白銀漲超4%。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1.56%,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金山雲跌超10%,蔚來、理想汽車跌超5%,百度跌3%。
2、歐股:上周五歐洲三大股指全線上漲,德國DAX指數收漲0.87%,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77%,法國CAC40指數收漲0.97%。
3、英偉達: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文件顯示,英偉達CEO黃仁勛當日拋售7.5萬股英偉達,套現超1300萬美元。SEC披露的文件還顯示,黃仁勛通過多次交易,以每次賣出約5萬股或7.5萬股的頻率,已連續4個月減持公司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174.82美元至184.38美元。
4、全球經貿:中國貿促會9月2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7月份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數據顯示,受美國反覆調整關税政策影響,全球經貿摩擦再次升溫。從綜合指數看,7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10,處於高位。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上升6.6%,環比上升27.6%。從國別指數看,在監測範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中,美國、歐盟和巴西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位居前三,美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最多,連續13個月居首。從行業指數看,在監測範圍內13個主要行業中,經貿摩擦措施的衝突點聚焦於電子、化工、運輸設備、機械設備、醫藥、輕工和有色金屬行業,其中電子行業經貿摩擦指數居首。
5、關税: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白宮表示,最新針對藥品的關税措施不適用於已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國家。白宮官員表示,對於歐盟、日本等貿易伙伴,美國將繼續遵守協定中規定的15%關税上限。
6、美國:9月26日消息,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新的半導體政策,要求芯片公司在國內製造的半導體數量與其客户從海外生產商進口的半導體數量相同,如果公司未能長期保持這種1:1的比例,將面臨大約100%的關税。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與半導體行業高管討論了這一概念,理由是美國科技公司嚴重依賴海外芯片生產,容易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對經濟安全形成威脅。
行業觀察
1、AI+交通運輸:9月26日,交通運輸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實施意見》,明確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典型場景廣泛應用、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落地,2030年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總體水平居世界前列的目標。
2、石化化工:9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發佈《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工作方案》錨定清晰系列目標:嚴格控制新增煉油等產能;支持電子化學品、高端聚烯烴等關鍵產品攻關;培育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應用場景;加強精細化工、綠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領域交流合作。
3、電車出口: 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9月26日發佈公告,決定對純電動乘用車實施出口許可證管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着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需通過官方許可流程,旨在規範出口秩序,減少低價競爭亂象,推動行業向技術競爭轉型。
4、焦煤行業: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發布聲明稱,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從未發佈或授權任何關於「強制限產」「聯合提價」的通知或倡議。協會始終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堅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涉事機構及個人應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協會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5、發電裝機:國家能源局9月26日發佈1-8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8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6.9億千瓦,同比增長18.0%。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1.2億千瓦,同比增長48.5%;風電裝機容量5.8億千瓦,同比增長22.1%。1-8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2105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223小時。
6、外賣行業:9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促進網絡餐飲外賣行業健康發展座談會。會議強調,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快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外賣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國家標準出臺,營造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7、電影票房: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9月28日18時10分,2025年國慶檔新片預售總票房已突破7000萬元。《震耳欲聾》《刺殺小説家2》《志願軍:浴血和平》分列前三位。
8、餐飲服務: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外發布《餐飲服務連鎖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規定》細化了餐飲服務連鎖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9、汽車行業:9月27日,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市場消費,實施新一輪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税、車船税等優惠措施;將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組合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汽車的准入管理制度。同時,多措並舉規範行業競爭趨勢,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運行。
10、人工智能: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佈《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總投資規模為3159億美元,並有望在2029年增至1261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近9萬億元),五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31.9%。
11、化粧品: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六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化粧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原料創新和應用。聚焦功效原料、新型乳化劑、香精香料等,加強生物製造,開展劑型革新,精準增效。對上海化粧品新原料的註冊人、備案人,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對成功納入《已使用化粧品原料目錄》的註冊新原料、備案新原料,分別每項給予最高200萬元、最高50萬元扶持。單個企業每年扶持總金額不超過200萬元。
12、江蘇:江蘇省商務廳調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於2025年9月28日24:00暫停實施。此外,對汽車報廢更新實施限額管理,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自2025年9月29日0:00起實行「先領取資格,再申報補貼」的方式組織實施。
13、廈門:近日,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印發《廈門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支持綠氫在廈門市半導體、高端玻璃製造、稀土冶煉行業推廣應用;探索在算力中心、5G基站等高能耗設備使用氫能備用電源;試點佈設氫能離網超充站,推動在有條件的園區建設含有屋頂光伏、制氫系統、儲氫系統、用氫系統的智能微網,探索培育「可再生能源+氫能制儲用」一體化應用新模式,促進電能、熱能、燃料等異質能源互通應用。
14、旅遊:中秋與國慶雙節疊加形成的8天"超級黃金周"臨近,旅遊市場已全面進入預訂高峰。來自在線旅遊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假期出遊意願顯著提升,跨省遊、出境遊預訂量同比大幅增長,旅客出行方式更趨多元。火車票開售即秒光,機票搜索量迅速攀升。
1、新大正:擬收購嘉信立恆股權,切入綜合設施管理賽道。
2、寧波華翔投資設立的寧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出資3000萬元獲得吉林大學擁有的與PEEK(聚醚醚酮)工業化量產相關的中國專利及專有技術的普通實施許可,期限為20年。
3、智光電氣:籌劃購買控股子公司智光儲能少數股權,9月29日起股票停牌。
4、億道信息:擬購買朗國科技、成為信息控股權 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5、白雲山:附屬企業廣藥二期基金受讓南京醫藥11.04%股份。
6、陽光電源: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7、中際旭創:擬3.54億元參與投資產業基金,加碼光通信等領域;控股股東中際控股擬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0.49%公司股份。
8、博遷新材拿下鎳粉產品大單,銷售額預計超4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