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海實業控股(00363):明顯低估,多維度驅動估值迴歸

2025-09-29 09:54

作為業績穩增長的基建+大消費的白馬股,上海實業控股(00363)憑藉高股息,低估值一直受到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9月17日,智通財經攜手星耀資本,於中國新經濟與電商的活力之都——杭州,啟幕「大消費投資高峰論壇暨2025智通星耀秋季聯合策略會」。在路演環節,上海實業控股就公司發展現狀、未來發展以及分紅回報等與現場投資者做了匯報,以及零距離深度溝通。

根據上海實業控股近期發佈的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收94.76億港元,歸母淨利潤10.42億港元。分業務看,基建環保和消費品構建了強大的業績基本盤,貢獻了核心的業績,期間分別貢獻淨利潤9.33億港元及4.03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國內房地產行業仍處於「去庫存、調結構」的轉型階段,該公司對部分項目存貨及投資物業計提合計11.5億港元減值撥備,拉低了整體盈利水平。

不過,該公司仍保持加大股東回報力度的一貫做法,宣佈擬派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派息率43.8%,股息率達到6.4%。

基本面強勁,基本盤+新賽道多元驅動

上海實業控股屬於綜合企業,佈局多元賽道,通過基建以及大消費兩大賽道的佈局不斷穩固基本盤,貢獻業績穩定增長以及現金流,再通過手頭雄厚的資金以投資持股模式佈局具備高前景賽道,比如大健康領域,拓寬成長空間。

首先看基建賽道,分成三部分包括收費公路、水務以及清潔能源,貢獻核心業績,上半年貢獻淨利潤高達92%。收費公路是現金奶牛,公司在上海段有三條收費公路的上海段,貢獻穩定的利潤和現金流,往年利潤在9-10億港元的水平,今年上半年貢獻了淨利潤5.48億港元。該公司管理層表示,收費公路屬於重資本開支,前期投入大,但獲得政府幾十年的經營權,項目完成后將產生源源不斷的穩定現金流。

在水務上,主要有兩個污水處理業務,包括上實環境及中環水務,盈利能力也相對穩健,上半年分別貢獻淨利潤3.44億港元及1.2億港元,其中上實環境盈利能力提升顯著,主要是公司成立了資金管理中心,大幅降低了融資成本,財務費用下降了12.5%。而在清潔能源上,目前主要為固廢處理及垃圾發電的康恆環境,上半年合計完成垃圾入廠量及完成上網電量均保持穩定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該公司完成了對粵豐環保的退出,通過「股權+可轉換債券」合共回籠了40億港元的現金。此次退出主要基於對標的發展判斷,對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最優選擇,該公司管理層表示,2017年前瞻性投資了炙手可熱的垃圾發電優質項目粵豐環保,整個項目投資下來收益超過50%。

其次大消費賽道,消費品業務是公司穩健現金流的第二大核心業務,包括南洋菸草及永發印務,消費品業務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業績彈性較大,近幾年消費持續回暖,該業務於2023-2025年半年度複合增速達20.23%,成為業績穩增的核心主力。今年上半年收入19億港元,收入佔比20.05%,利潤貢獻為4.03億港元,同比增長26%,利潤率達21.2%,佔業務淨利潤約39.8%,其中南洋菸草利潤貢獻超3億港元。

南洋菸草主要還是開拓海外市場,因為國內市場參與配額較小,該公司在香港和馬來西亞都有生產廠房,其中在馬來西亞建廠,拓展當地市場,輻射到東南亞市場以及中美洲市場,該公司管理層表示,看海外市場的收入佔比南煙達到60%以上,在海外市場驅動下,南煙業績保持雙位數的增長水平。該公司將持續推進南洋菸草的海外市場拓展,尤其是免税渠道的佈局,同時推動永發印務向煙包、藥包、電子煙包裝等高附加值領域轉型。

最后是拓展成長空間的新賽道,目前主要為大健康賽道,公司以持股上藥集團的方式佈局,並通過利潤並表的方式貢獻業績。上藥集團為龍頭藥企,業績不僅穩定增長,利潤率也在持續提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利潤貢獻,今年上半年貢獻了1.41億港元的應占合營公司業績,貢獻比例14%。

上海實業控股也在積極探索新賽道的投資機會,截止2025年6月,該公司在手現金達285億港元,現金流非常充足。其管理層表示,將關注國家高科技板塊的投資機遇,尤其是AI及應用賽道領域的機會,通過前瞻性佈局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同時關注行業技術進展,擇機加倉增持優質標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新賽道的同時,也在低谷業務進行聚焦及回籠,比如在今年7月份,以20.53億元出售泉州資產,一方面加快庫存去化,優化資源配置及加速聚焦長三角發展,另一方面也迅速回籠了資金,為投資新賽道騰出更多的資源。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務減值撥備了11.5億港元,預計下半年不再減值,或將不對利潤造成顯著影響。

明顯低估,多維度驅動估值迴歸

基本盤的穩定+新賽道的持續開拓,這都建立在強大的財務實力基礎上,上海實業控股不斷完善公司資產負債表,既要保證業務賽道的持續發力,也要保障股東最大利益,穩健派息不受經營影響,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截止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持續優化淨負債率水平,同2024年年末的65.12%下降至60.99%,有息負債穩步下降至585.1億港元,較2024年底減少10億港元,疊加長短債的合理安排,使得融資成本下降幅度達15%。該公司擁有在手現金285億港元,其中現金等價物就有241.86億港元,是短期借款1.42倍,是融資成本的27.6倍。

更為重要的是,該公司的基本盤提供的穩定現金流,足以覆蓋融資淨流出以及部分投資的支持,在2023-2024年,其經營現金流淨額分別為43.55億港元及48.13億港元,合計淨流入91.68億港元,而融資淨流出合計爲47.23億元,差額44.45億港元可用於投資業務。業務賽道的反哺,形成了公司良性的投融資循環。

憑藉着雄厚的財力,上海實業控股派息非常慷慨,根據東方Choice數據,自2000年至今,公司累計派發54次,累計分紅218.38億港元,分紅比例33.15%,即便在疫情三年(2020-2022)平均分紅比例也達到35.2%。2025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派息42港仙,分紅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8%提升至43.8%。

該公司擁有強勁的基本面,對投資者吸引力較高,同時從估值角度來看,該公司具有非常大的低估價值。首先以PB定價來説,截止目前其PB值僅為0.3倍,而鐵路及公路板塊0.9倍,環保板塊為0.52倍,及菸草消費板塊8.8倍,無論從哪一個業務賽道看都是明顯低估的,這為公司的估值提升帶來足夠大想象空間。

以PE來看,目前該公司PE(TTM)為5.5倍,而上述的板塊分別為9倍、10.4倍及36.5倍,該公司也處於明顯的低估水平。而且該公司於過去兩年盈利主要受房地產業務拖累,但隨着業務逐步剝離及聚焦,預期虧損繼續縮窄,加上穩健賽道的持續發力,其盈利能力將獲得大幅提升,PE(TTM)也將進一步下降,從而再次提升估值吸引力。

在過去三年,受業績驅動,上海實業控股估值持續修復,市值上漲了98%,但估值迴歸仍是漫長的馬拉松,不過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憑藉着穩健賽道+新賽道佈局的加速,將會有更多的概念光環以及價值發現者同行,多維度驅動估值迴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