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多因素託舉 「A+H」上市持續升溫

2025-09-29 05:2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在相關政策機制不斷完善、企業國際化需求持續增長、港股二級市場流動性提升等多方因素的「託舉」之下,A股企業赴港上市熱潮持續升溫。進入9月以來,包括紫金黃金國際、潮宏基海瀾之家等多家知名企業披露了赴港上市相關進展。從全年來看,目前已有11家A股企業完成「A+H」上市,30余家企業正策劃赴港上市中。業內人士預計,未來「A+H」上市熱潮有望延續。

龍頭公司赴港熱情高漲

進入2025年,「A+H」上市熱潮持續升溫。進入9月以來,又有A股上市企業披露了其在「A+H」上市方面的相關進展。

9月25日盤后,A股上市公司賽力斯披露了《關於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獲中國證監會備案的公告》,距離「A+H」上市更進一步。公告顯示,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31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備案通知書出具之日起12個月內未完成境外發行上市,擬繼續推進的,應當更新備案材料。該事項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依法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實際上,9月以來,已有多家知名企業加入了「A+H」上市潮。9月14日,作為「A+H」上市公司紫金礦業的控股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通過港交所聆訊。根據最新公告,因惡劣天氣導致極端情況,紫金黃金國際的全球發售預期時間表將推迟,截止辦理香港公開發售及優先發售申請登記的時間改為9月25日12時,而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預定時間也改為9月30日。

9月12日,時尚珠寶品牌潮宏基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公司以1.4%的市佔率在中國時尚珠寶市場位列第一。潮宏基在招股書中表示,擬募資用於東南亞市場擴張與香港海外總部建設。同日,千里科技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議案》等相關議案。

此外,服裝品牌海瀾之家也於9月上旬公告,董事會已授權管理層啟動H股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公司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為「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佈局,加快海外業務發展」。

從融資渠道來看,本輪A+H擴容潮除傳統遞表方式外,還有換股吸收合併、私有化等創新方案接連出現,為企業拓展融資渠道和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新路徑。

例如,浙江滬杭甬9月2日公告稱,與鎮洋發展簽訂《換股吸收合併協議》。浙江滬杭甬擬以發行A股股票方式換股吸收合併鎮洋發展。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后,浙江滬杭甬為本次換股吸收合併發行的A股股票,以及浙江滬杭甬原內資股轉換成的A股股票,將申請於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從而實現A+H兩地上市。

二級市場活躍催生融資熱情

2025年以來,港股二級市場整體表現活躍。業內人士表示,港股估值修復預期與流動性增強,與一級市場形成了較好的聯動,從而吸引大量A股公司選擇在港二次上市,以獲取更廣泛的融資渠道和提升國際化形象。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收盤,港股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漲32.03%、42.77%、29.55%,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突出。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赴港上市的A股企業股價表現也較為穩健。在11只新股中,有9只上市首日實現上漲或平收。其中,吉宏股份恆瑞醫藥鈞達股份首日分別上漲39.06%、25.20%和20.09%。截至9月25日收盤,11家公司中有9家股價實現正收益,其中赤峰黃金年內漲幅超115%,寧德時代三花智控、吉宏股份、恆瑞醫藥年內均漲逾60%以上,顯示出火熱的市場行情。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預測,AH溢價中樞有望持續下行。隨着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投資者結構趨於多元化,境內外估值差異有望進一步收窄。

「A+H」上市熱潮有望延續

「A+H」上市模式已逐漸成為港股市場募資的重要部分。據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此前在2025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上透露,今年前8個月,港交所新股融資總額達1345億港元,同比增長接近6倍,其中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總募資額的七成。

據Wind統計,截至9月25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已有寧德時代、恆瑞醫藥、三花智控、海天味業等11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合計募資金額超900億港元。這些公司多為行業龍頭,或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資本實力。同時,正在策劃赴港上市的A股企業已有30余家。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赴港股上市形成熱潮,原因可歸結為‘人努力、天幫忙’。」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北區上市業務合夥人陳文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努力」體現在政策層面:內地監管機構鼓勵A股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同步優化相關制度,打通上市通道;「天幫忙」體現為市場窗口:2024年下半年起,港股在「港股三姐妹」帶動下持續上行,吸引海外資金迴流,發行環境顯著改善。

展望后市,陳文龍表示,當前正值中國企業「出海」關鍵期,「新三樣」等先導產業帶動產業鏈全球化佈局。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具備法制成熟、資本自由、貨幣穩定等獨特優勢,A股公司選擇在此二次上市,既可拓寬美元及港元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品牌認知度,又能為后續海外併購、技術合作、供應鏈佈局提供資本平臺,是政策導向與市場選擇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二級市場方面,招商證券認為,短期來看,流動性驅動的港股市場或加劇波動。雖然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香港流動性改善等利好支撐市場反彈,但是港股板塊分化明顯,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中長期來看,盈利預期上修疊加估值修復將驅動港股中長期上行。科技產業的資本開支和研發投入將逐步轉化為企業盈利,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中金公司認為,A+H上市將催生優質資產增量,短期若假設截至2025年6月末排隊的A+H企業於年內完成上市,預計新增融資規模約3400億港元、增厚當前港股總市值0.8%。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