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20:40
2025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PT展)於9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盛大舉辦。本屆展會以「數實融合新引擎,智啟未來新動能」為主題,作為通信行業的年度「風向標」,展會吸引了全行業矚目。
當前,中國低空經濟市場正迅猛擴張。2024年市場規模達約6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1.5萬億元,並有望在2035年攀升至3.5萬億元。全國註冊無人機已超220萬架,廣泛應用於農業植保、城市巡檢、物流配送、地理測繪及應急救援等領域。
01
低空技術創新
作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與支撐技術,信息通信承擔着低空感知、飛行導航、空域監管等核心職能。展會現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等企業紛紛展示了其在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前沿實踐。
中國電信已構建「1+1+3+N」AI+FaaS體系,其星瀚低空基礎設施運管平臺在設備統一納管、多源數據智能融合、安全全面升級方面取得顯著突破,賦能低空基礎設施高效管理。通過融合5G-A毫米波基站、RID設備及低空雷達等技術,打造「全天候、全空域、全目標」立體感知能力,在要地防控和航線保護等關鍵場景中實現釐米級定位精度與毫秒級響應速度,全方位保障低空運行安全、有序、高效。
中國移動推出的「快星通」一鍵式輕量化衞星基站,是國內首款兼具4/5G功能的衞星便攜基站,整機重量不足12公斤,其核心部件衞星調制解調器由中國移動自主研發,支持應急救災等多場景快速部署。同時,中國移動提出「一套技術、一張網絡、一部終端」理念,構建星地融合一體網,推動衞星與地面網絡全方位協同。「中國移動01星」NR NTN技術驗證、高軌IoT NTN語音方案及星地智生一體化數字孿生系統等創新成果悉數亮相。
中國聯通展示了完整的低空經濟能力體系,推出三大核心平臺產品:低空安全監管平臺、低空空域管理平臺和智慧低空應用平臺。其基於通感導航算網絡能力構建的低空服務平臺,實現了無人機、有人駕駛航空器等設備的空地協同作業。
中國鐵塔依託「塔、房、網、電、維」資源稟賦,結合地理環境與使用場景進行無人機巢的全局規劃與差異化選址,構建飛行設施網絡,提供無人機起降、充換電、存放等全流程服務,顯著提升作業覆蓋範圍,並通過資源共享為各行業低空飛行活動夯實基礎設施保障。
中興通訊在連接展區呈現了5G-A通感一體技術,將無人機通信感知能力擴展至600米高空,精準識別無人機、飛鳥等低空目標。該技術已通過運營商及多地政府,在北京、南京、深圳等25個省市超80個試點區域完成物流配送、低空安全等場景驗證。展臺通過直播連線實時展示延慶打造的全球首個4.9GHz「通感一體」低空智慧園區。
本屆展會特設低空經濟專區,上海特金展出全球首款低空無人機感知基站S1A。目前上海特金已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等企業,在全國多地建設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有效滿足低空航道秩序維護、重要設施防護等需求。
02
行業前景展望
當前低空經濟發展面臨感知、通信、算力三重挑戰:感知層面,傳統融合技術存在成本高、精度低、效果欠佳的瓶頸;通信層面,水平方向超視距通信難實現,垂直方向同頻干擾嚴重且覆蓋成本高昂;算力層面,關鍵調度依賴人工操作,現有算力難以支撐百萬級智能管控需求,空域資源分配仍採用時分獨佔模式,無法實現精細化共享。
運營商網絡具備構建低成本、全天候、高性能「通感算智」融合網絡的獨特優勢,可賦能「一網多能」新業態,因此運營商佈局低空經濟已成必然選擇。與此同時,低空經濟正為產業升級注入澎湃動能,必將激發業界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隨着無人機、新能源動力、北斗導航、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低空智慧交通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認為,在低空經濟蓄勢待發的關鍵階段,安全可控與智聯基建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命題,要打造高安全可靠的低空智聯網,賦能低空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