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奇幻「燭龍」大展收官倒計時,下一站:出海!

2025-09-29 01:42

(來源:上觀新聞)

全球首個以《山海經》神獸為主題的沉浸式裸眼3D裝置藝術展——《山海經之燭龍祕境》,自7月15日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啟幕以來,累計吸引超過20萬人次觀眾踏入這場奇幻之旅。這場融合上古神話與前沿科技的視覺盛宴,以顛覆傳統的展陳方式重新定義「看展」體驗,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隨着國慶黃金周臨近,這場神話奇旅已進入收官倒計時,展覽將迎來最后一波觀展高峰。為滿足廣大觀眾的觀展需求,主辦方表示未能在10月8日前入場的觀眾,最晚可於10月19日18:00前入場觀展。

機械燭龍震撼出圈,數字藝術獲世界級認可

《山海經之燭龍祕境》全球首展作為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實踐,通過前沿科技手段實現了對上古神話的當代詮釋。展覽通過裸眼3D、全息影像、動態粒子模擬等尖端科技,匠心打造多個沉浸場景,讓觀眾穿越至神話與科幻交織的異世界。

展覽的特邀藝術家Rui Huang創作的數字藝術作品《逐龍》獲得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公開點贊,其原作真跡正在中華藝術宮《山海經之燭龍祕境》展覽現場展出。《逐龍》作品描繪了一條赤紅色機械巨龍在太空站中奔騰的震撼場景,將東方神話元素與未來科技美學完美融合。觀眾將親眼看到這條機械巨龍周身燃燒着數字火焰,在充滿科技感的太空站環境中永不停歇地奔跑。作品通過「機械龍」這一創新意象,深刻詮釋了「無論科技如何發達,人類對未來的探索永不止步」的深刻主題。

此次馬斯克的點贊,不僅是對作品藝術價值的肯定,更是對中國數字藝術創作水平的高度認可。這標誌着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創新表達方式,獲得了世界範圍的關注和認同。

以數字藝術活化上古文明,彰顯文化傳承創新價值

《山海經之燭龍祕境》2000平米的展陳空間中,摒棄了傳統文物展陳的靜態模式,每一個展區都藴含着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匠心獨運。這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次響應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成功「活化」上古文明的創新實踐。

高精度的裸眼3D,讓燭龍的巍峨形象掙脱屏幕束縛,在空間中游弋翻騰。這一技術使觀眾無需佩戴任何設備,即可直觀感受燭龍的磅礴神性,從二維觀看向三維沉浸的跨越,從根本上構建了一個可信可感的神話敍事場域。

當悠遠蒼茫的音律與投影構建的桃林、流水聲景交融,不僅還原了《山海經》中充滿靈性的自然之境,更讓上古先民的精神世界與審美情趣得以被現代人所聆聽,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觀眾可以親手觸摸精心打造的龍鱗,感受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可以躺在懶人沙發上仰望穹頂,感受光明與黑暗的交替,彷彿親眼目睹宇宙時鍾的運轉。《山海經之燭龍祕境》通過五大技術突破,實現了從視覺、聽覺、觸覺到思維層面的全方位文化轉譯。它充分證明了數字技術不僅是展示工具,更是深度挖掘、闡釋和傳播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重要引擎。

舞蹈藝術注入神話現場,多元形式拓展表達邊界

燭龍作為中華上古神話的「神性符號」,其「光照」「時空」「形態」意象藴含着古人對宇宙、生命與秩序的思考;而舞蹈則以其「肢體表達」與「抽象敍事」的特質,為神話意象的肢體轉譯表達提供了可能。

為豐富觀展體驗,展覽特別邀請專業舞者在10月1號至10月8號期間每天不間斷表演。當觀眾乘坐時空飛船從宏觀世界穿越到燭龍的微觀世界時,在「龍息」、「攪動星空」和「神經元」空間的銜接空間,以及最后的「神龍見首」,兩組舞者將用「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舞蹈賦予「燭龍祕境」更多的表達空間。這種跨媒介的敍事方式,不僅增強了公眾對上古神話的理解與親近感,也充分發揮了展覽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的美育功能,使觀眾在沉浸體驗中完成對傳統文化的當代認知與情感聯結。

9 月30 日起,《山海經之燭龍祕境》推出閉展倒計時限時福利組合:家庭套票200元,含兩張成人普通票和一張兒童票,僅限身高1.3米-1.5米的兒童使用;兒童票19.9元,1.3米-1.5米兒童特享,需由購票成人陪同入場。

作為全球巡展的首站,上海站閉幕后,展覽將赴新加坡、迪拜、阿聯酋繼續它的神話之旅。策展團隊表示,國際站將根據當地文化特色對展覽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能感受到中國上古神話的魅力。

原標題:《奇幻「燭龍」大展收官倒計時,下一站:出海!》

欄目主編:邢曉芳

來源:作者:文匯報 範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