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拼多多發佈《新質供給一周年發展報告》:00后商家數量增長超四成,年輕廠二代加速接班

2025-09-28 14:24

9月28日,拼多多發佈《新質供給一周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新質供給」賦能下,產業帶商家數量快速增長,其中,95后商家數量同比增長31%,00后商家數量同比增長44%。優質產品、新質產品不斷涌現,相關產品SKU數同比增長超五成,持續滿足了全域消費需求。

去年8月,拼多多率先推出「新質商家扶持計劃」,投入百億資源從產品、營銷、供應鏈等全方位推動產業帶頭部商家的新質轉型。扶持之外,拼多多還同步推出「百億減免」大型惠商政策,通過技術服務費、推廣服務費退返等權益助力中小商家提質增效,累計為千萬商家節省海量經營成本,僅推廣服務費的退返就高達上百億。半年后,政策進一步升級為「千億扶持」,投入資源同步升級至千億級,扶持範圍也進一步擴大至產業帶中小商家。

在「千億扶持」加持下,「新質供給」專項團隊持續深入平湖箱包、惠州月餅、晉江零食、佛山童裝、義烏百貨、晉江鞋服等上百個產業帶,藉助平臺的數字化能力,通過多多視頻、店鋪黑標等新工具,助力廣大商家孵化新質商品,打造新質品牌,為產業帶突圍同質化競爭提供了新解法。同時,一批國貨老品牌借新電商圈粉95后、00后等年輕消費者,積極推出無糖零食、國潮限定牛奶等平臺特供產品,實現品牌煥新。

▲「千億扶持」助力雅客等老品牌全面觸網並大幅縮短研發周期。 ▲「千億扶持」助力雅客等老品牌全面觸網並大幅縮短研發周期。

「今年以來,‘千億扶持’全面擴大對中小商家、新質商家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推動農產區、產業帶實現多層次、全方位的高質量發展,以滿足廣大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接下來,拼多多將繼續堅持長期主義,把真金白銀用在提升用户體驗、優化商家服務和促進產業升級上,致力於構建多方共贏生態,為社會創造更大的正向價值。

95后、00后廠二代接棒,代工廠轉型品牌化發展

在產業發展的當下,95后、00后等年輕一代開始嶄露頭角。《報告》數據顯示,95后產業帶商家數量同比增長31%,00后商家數量增長44%,逐步成為製造業的「主力軍」。

和專注生產的老一輩不同,年輕一代成長於互聯網時代,更善用視頻等新工具洞察消費趨勢。在創業方式上,他們多采用合夥制,擅長分工協作擴大經營規模。

在廣東佛山,代工模式下的童裝商家並不擅長原創設計,也忽略了對市場需求的洞察。98年的商家聶康鳴藉助多多視頻等新流量窗口,捕捉到漢服機遇並推出童裝漢服,單品在拼多多扶持下年銷量突破八萬件,在當地引發了一陣「原創漢服」熱潮。規模做大后,聶康鳴還新建工廠,帶動年銷售額擴大至三千萬元。

除了返鄉創業的年輕人,產業帶的年輕商家中也有不少「廠二代」羣體。《報告》顯示,廠二代們大多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不乏海外留學生等高學歷羣體。在思路上,年輕一代普遍有改造傳統經營模式,從「低毛利貼牌模式」升級為「高利潤品牌模式」的想法。在路徑上,廠二代們習慣以先「營銷」后「生產」的方式逐步接手家族企業,為國內數百個產業帶的傳承帶來了新模式。

被稱作「品牌之都」的福建晉江,坐擁鞋服、零食兩大千億級產業,一批老品牌受限於傳統渠道,逐步觸及增長天花板,迫切需要進行轉型升級。比如喜糖品牌金冠,在婚慶市場變動下原有市場逐步萎縮,合作經銷商多已轉賣其他產品。在拼多多扶持下,金冠全面觸網並擁抱95后、00后等羣體。在單店年銷售額突破七百萬元后,95后「接班人」吳燦星還積極研發小規格話梅、無糖零食、情緒測試軟糖等新產品,推動金冠成功轉型休閒零食品牌,迎來了企業發展的「第二春」。

新質品牌涌現,老品牌加速復興

《報告》數據顯示,「新質商家扶持計劃」落地一周年,新質品牌店鋪數大幅增長。在義烏百貨、晉江鞋服等優質製造業集羣,新質品牌店鋪數增長尤為迅猛。

在浙江義烏,受制於小商品低門檻的經營模式,商家一直處於低利潤的困境。爲了幫助商家擺脫局面,拼多多結合消費數據篩選出微波爐加熱蓋、按壓式冰格等潛力產品,並引導商家進行產品更迭。據當地商家介紹,當發現潛力產品時,拼多多后臺會標註其為「機會產品」,並通過高達百倍的流量扶持為新品打開局面,極大激發了商家的創新動能。在新品獲得4—5倍的利潤增長后,當地商家還積極申請黑標授權店鋪,帶動義烏小商品走上品牌化的新路子。

▲在拼多多扶持下,按壓式冰格等產品成為義烏商家增長的新動能。 ▲在拼多多扶持下,按壓式冰格等產品成為義烏商家增長的新動能。

相比之下,晉江鞋服雖更早開啟了品牌化運作,但在一批運動品牌的頭部效應下,新興品牌后繼乏力。在「新質供給」加持下,太子熊、海峽虎等一批新質品牌精準定位細分市場,研發出百元童鞋、洞洞鞋等產品。以洞洞鞋為例,產品輕便、舒適以及獨特的「踩屎感」等特性深受北上廣白領的青睞,成為年輕人上班通勤、居家休閒的新選擇,也帶動晉江鞋商日銷量突破三萬單,成功避開與頭部品牌的正面競爭。

除此之外,在「千億扶持」下平臺資源也持續向品牌商家傾斜,尤其是國貨品牌。同樣是在晉江,雅客、金冠、友臣等三四十年的零食品牌因渠道變革滯后,長達半年的研發周期使其在與國際品牌、新生代互聯網品牌的競爭中失色,逐步丟失份額。在拼多多賦能下,當地零食企業的研發周期被縮至一個月,經營效率大幅提升。比如雅客旗下一款coco棒棒糖,在拼多多上線后就有評論提到「性價比高」「適合大人小孩」,讓研發團隊意識到產品潛力,並通過備足庫存接住了平臺的「潑天流量」,帶動產品成為千萬級爆款,更實現了企業從賣庫存到造需求的轉型。

產業帶突圍同質化競爭,發力行業上下游

《報告》數據顯示,在「新質供給」扶持下,過去一年平臺優質產品、新質產品SKU數同比增長超五成,極大激活了商家的創新動能,也帶動產業帶走出同質化競爭的困境。

今年2月,一款拼多多百元跑鞋火爆出圈,帶出了背后的「北方鞋都」——河北安新縣。在代工主導的產業模式下,當地鞋履以量大、價格實惠取勝,出廠價不過七八十元,鞋商長期處於同質化競爭中。爲了解決當地產業痛點,平臺加大了對碳板鞋等中高端產品的流量扶持,帶動商家單店月銷額突破百萬元。碳板跑鞋出圈后,當地鞋商還積極投身乒乓球鞋、羽毛球鞋等中高端產品的研發中,帶動安新成為下一個晉江。 

「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情況類似。只要客户拿出樣品,當地商家就能在一周內復刻、批量化生產,也讓價格競爭成為當地主要的經營手段。爲了幫助商家擺脫困局,拼多多一方面賦能商家重塑工藝流程,通過流程簡化使電子秤等產品的生產周期縮短一半,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推動商家積極試錯,通過研發多空間早餐鍋等新質產品實現「小步快跑式」創新。如今,永康廚具產業不僅緊抓都市青年、城市小家庭等羣體的消費需求,還誕生了「伊之福」「藍潔仕」等一批新質品牌。

隨着「新質供給」專項團隊的深入,不少商家還延伸至上下游的原材料、深加工及精加工等環節,帶動形成了產業的整體效應。

▲「新質供給」推出后,文水肉牛產業從養殖延伸到了深加工等環節。 ▲「新質供給」推出后,文水肉牛產業從養殖延伸到了深加工等環節。

比如在山西文水,肉牛養殖户在「新質供給」賦能下改良了加工工序,推出了方便消費者直接烹食的精加工牛頭肉。此外,當地牛肚、牛頭肉等熟食產品也借拼多多走向了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在福建晉江,隨着一整顆果肉凍等產品成為拼多多爆款,當地零食商家開始深入丹東草莓、碭山酥梨等全國知名農產區,與果農共建產線,推動優質水果的規模化種植,直接帶動了數萬果農增產豐收。 

潮玩周邊成Z世代社交神器,寧夏牛奶圈粉北上廣白領

在消費側,《報告》還顯示,在「新質供給」加持下,產業帶的優質產品不斷涌現。日用百貨、運動鞋服、烘焙零食、國產數碼、乳製品、飾品箱包等多個類目的訂單均呈現爆發式增長。西部地區寵物用品、防曬、潮玩周邊、家電等商品的訂單量增長五成以上,極大激發了當地市場的活力。

隨着泡泡瑪特再度爆火,可拆卸、自由組合的潮玩收納盒也成了流行單品,不少單品的日銷量逼近上萬單。據商家介紹,潮玩收納盒尤其受到00后、10后的青睞。在拼多多推動下,產業帶商家還積極研發有帶燈設計的新產品。此外,情緒測試糖也成為Z世代新的社交神器。商家表示,情緒測試糖根據不同情緒特質添加相應成分,從包裝上就突出不同元素,給年輕人帶來了分享、討論以及社交等多種附加值,在拼多多的復購率超常規軟糖2—3倍。

今年夏天,被稱作「醜鞋」之一的洞洞鞋熱度不減,在拼多多賦能下洞洞鞋成為都市白領

上班通勤、跑步運動的首選,不少商家的日銷量突破萬單,達到兩三萬單。《報告》數據顯示,廣東、福建、浙江成為洞洞鞋銷量排名前三的地區。爲了升級「踩屎感」,晉江鞋商還將「千億扶持」減免的費用投入新品研發中,推出了百克以內的超輕洞洞鞋。

爲了加速優質好物直連西部市場,拼多多去年還同步推出「電商西進」大型普惠政策,全面免除西藏、寧夏、內蒙古等地區的物流中轉費,大幅攤薄了偏遠地區的物流成本。《報告》數據顯示,隨着「電商西進」滿一年,寵物用品、防曬、潮玩周邊、家電等商品加速湧入西部地區,持續滿足了當地用户的物質、精神需求。

與此同時,以乳製品為代表的西部特產也加速奔向全國。比如二十多年的寧夏老字號金河乳業,在行業頭部效應下一度偏安一隅經營本土市場。在「新質供給」專項團隊的助力下,金河乳業針對Z世代研發的國潮限定款牛奶復購率達42%,在北上廣的白領羣體中形成口碑效應,金河乳業也藉此升級全國品牌。

在「百億減免」「新質商家扶持計劃」「電商西進」等一攬子扶持政策下,平臺消費潛力也被進一步釋放。今年拼多多618大促,數十個類目均創銷量新高,僅百億補貼「超級加倍補」活動的單日訂單量就突破376萬單。

▲公牛世家等品牌借拼多多避開頭部競爭實現年銷額破億。 ▲公牛世家等品牌借拼多多避開頭部競爭實現年銷額破億。

「新質供給」項目負責人表示,隨着政策落地滿一年,平臺生態效應逐漸顯現。在「千億扶持」加持下,產業帶中小商家的創新意識被持續激發,新質商品、新質品牌成為產業帶突圍同質化競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而隨着商家規模不斷擴大,也帶動了產業帶更多的就業需求。在消費側,各類新質好物進一步滿足了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激發了消費活力。

「過去一年,‘新質供給’專項團隊深入上百個產業一線,通過流量、現金等平臺資源,加速推進中小商家的新質轉型,助力其邁入高品質、高利潤、高水平的發展新階段。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深入各大產業帶,加大對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推動更多產業帶的新質轉型。」項目負責人表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