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強園區、促開放、優環境 成都青白江100條新政加快建設營商環境新高地

2025-09-28 20:53

8月29日下午,成都中泰青白江金屬製品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3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和辦公樓主體已基本成型。「我們正在籌備年底投產,預計明年正式運營后的產值在10億元以上。」成都中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中泰)部門經理張躍説道。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成都中泰正加快打造西南地區金屬製品研發生產高地。顯然,建設中的生產基地是其核心承載。

成都中泰青白江金屬製品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從今年1月6日「過規」,到現在8個多月時間所創造的「青白江速度」,是當地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作為成都對外開放的重要承載地,青白江區一直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改革的「一號工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營商環境深層次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賦能高質量發展。

9月28日,青白江區召開解讀「強園區促開放優化營商環境100條新政」(以下簡稱「新政」)新聞發佈會,發佈100條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強園區促開放,做優「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品牌,加快建設產業生態最好、政務服務最優、綜合成本最低的營商環境新高地。

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歐洲產業城片區

強園區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經濟強。去年10月,成都市在全市產業園區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市3個國家級產業園區之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然成為青白江區發展的優先項。

當前,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一區三園」發展格局,聚焦現代物流、新型材料、裝備製造、先進能源、航空航天五大主攻產業方向,正加速構建千億級臨港產業生態。「新政」聚焦中心、服務大局,100條政策舉措中,支持園區建設、服務產業發展的舉措就有51條,佔比超50%,包括健全園區服務機制、提升投資促進保障、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等各個方面。

8月29日,位於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歐洲產業城片區的福融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第二條全球領先的8.7米多層共擠膜材料生產線正式投產,這是該公司繼2024年6月首條生產線投產后,短短一年時間內實現的又一跨越式突破。2024年8月25日,該公司首條生產線建成投產59天,產值即突破2000萬元,成功躋身國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列。

「這種速度讓我們自豪。」福融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他看來,這份「速度」的背后,是青白江區為企業提供「全鏈條」保障的成果,從項目建設到生產要素配置,從市場開拓到政策支持,均實現高效銜接。

築好梧桐樹,才能引來百鳳棲。青白江區一直將一流營商環境視為城市重要的吸引力、競爭力。此次「新政」,立足園區特點、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需要,提出優化提升產業服務生態,明確「有什麼、要什麼、招什麼」,實施項目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服務,從招引簽約到建設投產,為項目「一對一」提供土地、能耗、融資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近年來,一流的營商環境促進眾多項目投資青白江,落户鐵路港,加碼擴產。今年4月,預計總投資10億元的蜀道豐田氫燃料電池智能製造基地項目正式落户;6月,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宣佈將分期建設年產20萬噸高性能玻纖生產線,總投資額23.48億元;8月,計劃投資約30億元的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奧特萊斯綜合體項目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園區的快速發展,有效支撐產業建圈強鏈、做大做強。今年上半年,青白江區五大主攻產業產值營收超300億元,五大臨港貿易產業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02.4億元、增長52.8%,五大臨港製造產業實現產值236.56億元、增長8.4%。

促開放 加速建設世界級陸港樞紐

青白江區因江而名、因廠而生、因港而興,多年來,先后摘得國家級經開區、綜保區、自貿區和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金字招牌,已實現從內陸腹地向開放樞紐、從老工業基地向泛歐泛亞港口城市的「兩個歷史性轉變」。

「新政」聚焦樞紐建設這個立區「第一要務」,以通道促貿易、以貿易聚產業,在通道網絡建設上增強通達能力,在外貿轉型升級上創新貿易模式,在賦能企業出海上提升服務保障,在促進國際交流上便利人才流動,積極構建「多元化」的外貿生態體系,持續優化合作共贏開放環境。

「我們是2018年從福建招商引資落地青白江的,最吸引我們的就是當地的港口優勢。我們去年的單量是20多萬單/月,今年基本能達到30多萬單/月。」好嗨購國際貿易(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嗨購)副總經理周雄説道。作為青白江區跨境電商產業的鏈主企業之一,好嗨購鏈接的上游是海外商家,下游是國內的電商平臺,包括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增長勢頭明顯。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青白江區跨境電商產業實現393.5萬單,貨值達9.5億元、同比增長42.4%。跨境電商產業進入爆發式增長,這一切離不開陸港樞紐的加持。

「瀾湄蓉歐快線」「越桂蓉歐快線」「蓉歐速達國際五定班列」……青白江區持續推進「8大方向、20條國際干線」的國際多式聯運網絡建設,依託國際班列搭建高效通達的全球配送網絡,加快推動國際物流能力向跨境貿易流量轉化。「新政」提出,將拓展亞蓉歐國際大通道,提質運行成都國際班列,推動中歐(中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等協同運行和有效銜接,「川貨出川」「川貨出海」必將更加高效便捷。

貨物運輸是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新政」還聚焦進出口貨物查驗、運輸、配送等環節創新運輸模式,促進企業持續降低物流成本,提出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監管模式試點,推廣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提升貨物通關效率;開展出口貨物鐵公多式聯運業務模式試點,持續拓展中亞「鐵路直達+公鐵聯運」模式,開展TIR出口國際道路運輸,提升貨物運輸效率;創新「瀾湄蓉」鮮果專列「一箱到底」全冷鏈模式,實現企業物流成本與損耗雙降;探索低空物流「空鐵聯運」「空公聯運」模式,實現企業物流配送環節降本增效。

當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截至目前,成都國際班列已連接境外126個城市、境內30個城市,累計開行超3.5萬列。

優環境 加大企業友好型政府服務

一流的營商環境關鍵在於一流的服務,企業輕裝上陣、專心經營離不開一流的服務。

「我也在全國很多地方做過企業,青白江的營商環境和涉企服務是非常到位的。」在成都中泰張躍看來,青白江區對成都中泰非常關心,建有專門的政企溝通羣,有關自然災害、環保等方面的信息都會在羣里提醒,企業的訴求可以直接在羣里反映。「經信等部門也會經常跟我們打電話,告訴我們可以享受的政策,以及補貼申報等。建設中的問題,都是我們直接提出來,他們來解決。」張躍進一步説道。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否肥沃,關鍵看打出的「糧食」。在青白江,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茶百道與蜜雪冰城這對「甜蜜CP」,一步步從這里發展壯大,走向世界。

茶飲行業的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藉助青白江世界級陸港樞紐優勢,茶百道將供應鏈總部、蜜雪冰城將亞洲總部設在青白江。得益於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這兩大茶飲巨頭正在實現從物料高效分撥,產品研發到全球銷售的全產業鏈佈局。茶百道的境外門店已落地韓國、西班牙、新加坡、法國等8個國家及地區,蜜雪冰城的海外版圖覆蓋東南亞、日韓、中東等11個國家和地區,兩大茶飲巨頭也分別在2024年和2025年實現港交所主板上市。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於服務,企業最需要什麼,我們就服務什麼。」青白江區委常委竇川説。從一定程度而言,「服務」比「招商」更重要,企業發展壯大本身就是營商環境的「外化」。

此次「新政」,青白江區以打造企業友好型政府服務為統領,全面對照企業需求,全面對標先進地區做法,用積極務實舉措,做優做實「有需必應、無事不擾」服務。

在「有需必應」方面,將建立健全「進解優促」常態長效機制,開發上線「企業訴求碼上辦」服務場景,開展「證照聯辦」融合審批改革,推進「抵押即交證」,探索「引進即籌建」服務機制,積極為企搭平臺給機會,主動作為提升涉企服務精準性;在「無事不擾」方面,將探索「無感智辦」服務,對新出台惠企政策事項免申即享率原則上不低於30%,精準落實行政處罰輕微不罰、首違免罰制度,建立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建立健全涉企「一碼檢查」機制,開展法治體檢、税收健康體檢、知識產權法律體檢活動,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隨着新版政策的出爐,奮進的青白江正加快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努力讓各類經營主體在青白江放心投資、安心創業、順心發展。未來的青白江,必將在向西向南開放中成為「超級樞紐」,鏈接更多發展要素,加速邁向「世界級陸港樞紐、現代化新興城區」發展目標。文/淡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