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00后的第一個AI硬件,藏着京東的野心

2025-09-28 19:4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虎嗅APP)

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個超級藍海。

麥肯錫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通用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2萬億美元。

但與這種長期看好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商業路徑的一片模糊。

商業變現路徑混沌曾成為打在這一批行業龍頭身上的集體標籤。暫且不論仍處創業階段卻已經估值上百億的宇樹、智元,即便是已登陸二級市場的移動機器人龍頭極智嘉,2024 年在營收達 24.09 億元的情況下仍免不了招股書里提及"專注長期價值創造,而非短期財務回報",直白翻譯過來就是:行業有希望,但不是現在。

直到2025年,行業突然被按下加速鍵。

具身智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腦」和「小腦」技術逐步取得關鍵突破,一級市場投資活躍,熱錢不斷湧入,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生態共建"。

需求端也迎來鉅變,新消費浪潮下,當代人對情感陪伴的需求快速爆發,帶動陪伴機器人市場規模隨之水漲船高;除了創業公司,一眾具備大模型研發能力的科技巨頭下場,補全了硬件企業的軟件短板。

還有一層因素,京東在內巨頭入場,讓過去集中擺放在實驗室中的產品在電商上架。研發-銷售-售后服務-用户反饋-研發改進的閉環,得以正式跑通。

也是從這一刻起,機器人在內,AI硬件的故事,開啟了新篇章。

京東附身智能的野心

做大模型的企業都想把軟件賣給具身智能玩家,早已成為共識。

但京東的切入路徑比較獨特。

早在今年的7月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京東正式發佈全新升級的大模型品牌,併發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與此同時,眾擎的PM01、螢石RK2PRO智能兒童陪護機器人、元蘿卜SenseRobot AI下棋機器人、雲深處、卓益得也陸續官宣了和京東旗下附身智能平臺 JoyInside的合作,並在京東App開售。

更瘋狂的信號接踵而至,WRC 2025上,京東成為大會獨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買機器人上京東"的用户心智逐漸養成。

至此,京東在具身智能市場以 「JoyInside」 為核心的謀篇佈局正式成型:京東不僅要做場景、做渠道、做投資人,最重要的是成為機器人的"大腦"供應商。

我們可以將具身智能產業鏈簡單分為大腦與小腦兩個模塊。小腦指的是由各種精密舵機、傳感器組成的硬件模塊,以及控制這些硬件進行運動的運動控制系統,這一部分是京東合作伙伴宇樹、眾擎、雲深處、千尋和逐際動力在完成。

大腦指的則是多模態交互能力,説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將大模型和智能體搭載到具身智能硬件,讓它能夠進行更聰明的問答與情感交互,滿足不同用户羣的需求。

對傳統的具身智能硬件企業來説,做硬件也就是小腦是他們的擅長之處,但是大腦能力則是他們的短板所在。

一方面,通用基礎大模型,早已對初創公司小團隊徹底關上了大門。現如今,大模型參數萬億起步,而訓練這樣一個大模型,至少需要5000個Hopper GPU(一張成本大約20萬人民幣)和10MW的電力,成本十億起步。

這還僅是硬件成本,眾擎機器人創始人兼CEO趙同陽算了一筆更直白的帳:"通用基礎大模型需要投入數百人團隊、每年投入上百億,我們這樣的創業團隊做不了,需要京東這樣的頭部企業來做。"

目前,眾擎機器人自4月在京東上架,已經陸續和JoyInside對接了語言、視覺大模型能力,將在10月在深圳落地首家機器人服務京東線下店,讓機器人加速走進家庭。

另一方面,即使放棄自研大模型,採用各種商業化或者開源的大模型,做API調用,這條路線同樣走不通。

具身智能長期要想落地,就需要結合實際場景做更多的適配與微調,不是API打天下。比如落地物流,就需要懂得貨物的尺寸、集裝箱的大小;要做餐飲,就需要對各種菜品識別,路徑規劃做好控制;做早教就需要足夠了解小朋友的行為模式。而這些都是通用大模型所無法解決的。

這也是一眾身智能企業選擇JoyInside的原因。

作為全球首個附身智能平臺,JoyInside可以以標準化、模塊化的方式,為機器人、智能硬件設備提供即插即用的大腦,而且已經針對用户羣定製優化,大幅降低高質量人機交互的開發門檻。

與市面上主流大模型團隊僅能提供簡單的 API 調用或本地部署服務不同,京東JoyInside是一套「硬件+軟件+生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涵蓋京東雲智算基礎設施、JoyAI大模型和多模態能力、遊戲交互、語音優化、內容生態、交互策略迭代機制等完善的能力與服務。

除了以上硬核的技術能力輸出,針對於具身智能常見的零售、物流、教育、醫療等場景,JoyInside還沉澱了京東 10 余年的智能交互能力與數據,可以實現超擬人對話、超高情商、多元場景支撐等能力。

最重要的是,京東除了能夠補全具身智能企業最大的技術與場景短板之外,還能憑藉強大的渠道能力,為其銷售提供最可靠的支撐。這一點,在JoyInside 的另一個戰場AI玩具,已經有了實打實的銷量作為例證。

一定程度上,JoyInside 加持下迎來甜蜜點時刻的AI玩具的今天,就是具身智能行業的明天。

AI玩具的甜蜜點來臨

如果説JoyInside 對具身智能而言是完成了從0到1的能力短板補齊;那麼對同屬AI硬件的AI玩具來説,則是幫其完成了從60到100分的行業加速。

不同於具身智能對運動控制的高要求,以及高客單價,AI玩具通常更便宜,IP價值傳達到位的基礎上,更容易快速產生爆款。

專業的調研報告也佐證了這一推論,京東超市與深玩協聯合發佈的《AI玩具行業白皮書》預測顯示:中國AI玩具市場將於2030年突破百億規模,年增長超過70%。

蓬勃爆發的市場也引來了一眾巨頭的親自下場:OpenAI宣佈與玩具巨頭美泰合作,馬斯克推出AI伴侶產品…

毫不意外的是,京東依然是其中動作最為激進的一家:今年7月27日,京東正式發佈JoyInside品牌,7月30日緊接着舉辦AI玩具大會,和600余家廠商共話爆品"方法論"。

討論的話題也很直白,在這個超級藍海中:如何批量製造AI時代的Labubu?

答案很簡單,更懂場景的JoyInside ,天然就是爆款AI玩具的温牀。

它讓玩具變得更聰明、更懂用户,對本就期望凸顯與衆不同的年輕人來説,這種同時兼具了玩具的個性以及寵物陪伴的AI玩具,可謂是徹底拿捏了他們的痛點。

其典型案例是Fuzozo芙崽。

這款被外界稱為"AI版Labubu"的潮玩,在京東618首發預售3000只售罄,榮登潮流盲盒新鋭榜單第一名。更關鍵的是,拿到Fuzozo的用户每日平均對話1-2小時,token消耗量可觀的同時,粘性遠超普通玩具。

對用户來説,Fuzozo真正的特殊之處,不只是能實現語音交互,更能通過接入JoyInside2.0,具備準確的情緒感知和擬人化反饋,記得用户此前隨口一提的愛好與感受,也能理解客户的情緒。基於良好的合作關係,Fuzozo和京東又獨家推出北京限定版芙崽,帶着京腔口音,同步上架京東App。

JoyInside針對全年齡段用户都提供了花式陪伴智能體:針對嬰幼兒哭聲的情緒識別與安撫、做兒童的早教啓蒙引導、年輕人的深度主題對話以及老年人的健康監護與社交陪伴,為用户帶來真的懂你的"養成系"全新體驗。

元蘿卜AI下棋機器人的數據同樣有説服力:接入JoyInside后,DAU對話輪次增長120%。它不再是純粹的下棋機器人,而是集棋類啓蒙、AI科普、知識輔導、英文對話、智能陪伴於一身的全能夥伴。

孩子問它問題,它能繪聲繪色地解答;面對數學、科學難題,它提供拆解式的解題思路;最重要的是,它做到了言行一致——教學時言語配合,機械臂精準落子。這背后,是 JoyInside2.0 的技術支撐:通過融合 VLA 模型,它能從人類視頻學習中實現自主進化;同時優化了複雜環境下的語音識別能力,尤其提升了童聲識別的準確率。

而讓下棋機器人學會社交背后的邏輯在於:孩子們的學習和社交,本就是在角色扮演和互動中完成的。作為AI原生代的00后、10后也不例外,相比其他AI模型,JoyInside具備全年齡段的陪伴智能體、擬人的人機交互、高度協調的言行一致三大優勢,尤其JoyInside2.0具備長期記憶和情境感知能力,可以深度耦合不同年齡層陪伴需求,從而讓玩具從「物」變成「伴侶」。

Unyban機器人、雲深處、奧飛娛樂、靈宇宙等超30家領先機器人和AI玩具品牌,均與京東JoyInside2.0達成合作。數據顯示,接入JoyInside的智能硬件,用户更主動地產生對話,對話次數平均提升超120%。

凱叔講故事創始人凱叔在JDD現場談到,隨着AI的普及,教育的成本,尤其是個性化的教育成本會大大降低。在真實生活中,孩子大部分技能其實都不是在學校學的,都是通過解決問題獲得的。凱叔講故事今年新推出的首款AI硬件產品「AI雞飛飛」藉助了口袋神探的IP加持,融合了460個邏輯推理案件,孩子可以通過和AI交互,在解決問題中成長。「AI雞飛飛」也即將接入JoyInside,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成長的主角。

那麼,問題又來了:大模型企業不止京東一家,為什麼這些品牌都選擇了JoyInside?

為什麼是京東?

關於如何加速AI落地硬件,京東的答案有些與衆不同。

對京東來説,比糾結AI能力上限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京東如何藉助AI幫企業搞定落地。

答案就藏在三個關鍵詞里:技術、渠道、場景。

先説技術。JoyInside的本質,其實是端到端的整套解決方案:打包了智算基礎設施、大模型、多模態、RAG、TTS、ASR等能力。

現如今AI時代,小團隊超級個體創業成為常態,端到端的方案,解決了他們的技術后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端到端並不只是基於各種模型、框架、組件的簡單拼接,而是在70%通用數據的基礎上,還融入30%的供應鏈原生數據。這些數據全都是基於京東十多年零售積累起來的日均超千萬次智能對話做的真實場景沉澱。

京東JoyAI大模型在清華大學聯合斯坦福大學等建立的大模型評測基準Rbench上,拿下了76.3的高分,推理能力國內第一,超越國內所有的大模型。

在AI玩具場景,主要用户受眾是年齡集中在12歲以下的小學生與學齡前羣體,他們的對課本外的知識攫取途徑,並不需要刻板的問答,而是主要以遊戲、角色扮演的形式產生。因此,不同於通用大模型的一問一答,JoyInside會重點優化擬人的對話體驗,通過類人的科學聊天策略,讓用户聊了還想聊。用户還可以自由定義AI角色的人設、性格、聲線,打造專屬於自己的AI夥伴。

由此,JoyInside給孩子們搭建起了極富想象力的遊戲框架,甚至有小朋友和JoyInside對話千輪搭建起一個從0到1的世界觀,不斷發揮想象力。

技術之外,京東渠道優勢更不必多提。

過去,網購家電、3C選京東早已成為共識,順延到有極強的電子設備屬性的機器人、AI玩具,共識也依然成立。2025年618數據顯示,京東智能機器人自營銷售額同比增長3倍,其中具身智能機器人同比暴增17倍。‘買機器人上京東’逐漸滲透消費者的心智。

最關鍵的是場景。多年零售與物流實踐,京東積累了對供應鏈深厚理解,並將其對外賦能。

作為JoyInside2.0朋友圈的一員,千尋智能的AI自主決策系統已接入京東供應鏈,首批試點用於倉儲分揀。

三大要素加持,京東JoyInside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底層技術,也在應用層和銷售端打通了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京東生態,企業只需要關注自己的優勢與創意,剩下的可以全都交給京東。

尾聲

過去,關於大模型,市場的火熱加持,很多人將其看為短跑。因此更加關注技術突破的第一公里——算法有多先進,硬件有多精密,融資有多火熱。

這個看法的確沒錯。

但如果眼光拉長,我們就會發現,AI的本質是一段段前半場技術、后半場落地的短跑連接起來的接力賽,所有產業也都是在這樣不斷的接力中逐漸完善的。

這個過程中,真正決定成敗的,往往是深度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因為用户願不願意買單,體驗好不好用,能不能形成商業閉環,決定了能否再次開啟下一階段的第一公里。

更直白來説,最后的勝者大概率是最懂用户、最懂市場、最先把玩具賣出去的那一個。而在這條路上,我們需要更多的京東JoyInside。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