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5:59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9月28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28日正式公佈,提出了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等方面目標。業內人士分析,在強化廢有色金屬綜合利用、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基地等系列措施的引導下,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規模化、集聚化特徵將會繼續增強,行業循環利用水平有望提升。
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規上有色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比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1.2個百分點;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4031.9萬噸,同比增長2.9%。
有色金屬行業快速發展,對我國工業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也要看到,目前行業面臨資源保障能力、高端供給水平和有效需求挖掘不足等問題。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內卷化」競爭問題仍未緩解,過度投資的情況不僅在傳統的銅冶煉、氧化鋁、普通銅鋁鈦加工等產業不同程度存在,近年還向鋰、硅等新能源領域,以及電子銅箔等高端領域蔓延。不僅如此,由於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301調查,以及「關税戰」等,使得行業面臨更加複雜嚴峻的貿易形勢。
針對新情況,工作方案設置了穩增長主要目標,即2025—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經濟效益保持向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這既是上一輪穩增長方案的延續,也對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對記者表示,工作方案在穩增長、促轉型上下功夫,把行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統一於高質量發展全過程,「這意味着要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對記者表示,工作方案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國計民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鋁集團將增強鋁、銅、鉛、鋅、鎵、鍺等關鍵材料綜合製造能力,增加更高質量的有色金屬材料供給。
行業綜合利用、循環利用水平將提升
從具體舉措來看,工作方案圍繞五方面部署10項重點任務。
在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加強銅、鋁、鋰、鎳、鈷、錫等資源調查與勘探,形成一批找礦新成果。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強化廢銅、廢鋁等廢有色金屬綜合利用,以及廢舊動力電池、廢舊光伏組件等新型固廢綜合利用。
「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產業,擴大‘再生替代原生’已是大勢所趨。」葛紅林表示,隨着我國可再生利用廢舊有色金屬社會積蓄量的不斷積累,再生利用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兩新」等政策支持落地,行業的綜合利用、循環利用水平和效率將不斷提升。
根據機構數據,今年前7個月,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約1150萬噸,同比增長4.55%,預計主要有色金屬產量今年就有望突破2000萬噸。同時,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規模化、集聚化增強,原生金屬、加工、汽車、鋼鐵、煤炭、環保等領域的企業爭相佈局這一賽道,目前涉及再生有色金屬業務的上市公司已超100家。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工作方案明確,科學合理佈局氧化鋁、銅冶煉、碳酸鋰等項目。科學合理佈局氧化鋁、銅冶煉、碳酸鋰等項目,避免重複低水平建設。
葛紅林表示,近期,鋰、硅、鈷等新能源金屬價格波動劇烈,甚至觸及成本底線,傷害了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色金屬的金融屬性強,很容易受到資本炒作的影響。行業必須主動採取措施,加強自律行為建設,同時要避免新能源礦產賽道的各種非理性行為,促進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與平衡性。」(記者李唐寧 何豐倫 劉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