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8:03
2025上半年,全球玩具行業的權力版圖,或許正在歷經一場歷史性的地動。
根據各大品牌最新的中期業績和其他公開資料,中國的泡泡瑪特(股票代碼:09992.HK)以138.76億元人民幣的營收,正式趕超美國迪士尼(Disney)和日本老牌巨頭萬代南夢宮(Bandai Namco)在玩具業務方面的收入,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丹麥的樂高(The LEGO Group)。
這一成績,主要得益於泡泡瑪特在上半年的炸裂增長,其營收淨利均已超過2024全年。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收138.8億元,同比增長204.4%;經調整淨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362.8%。
泡泡瑪特年中報
其中,以Labubu為代表的核心IP「THE MONSTERS」系列貢獻了高達48.1億元的收入,佔總營收的34.7%。Labubu的現象級爆火,也帶動毛絨品類營收達到61.4億元,同比增長1276.2%,以44.2%的收入佔比首次超過手辦(51.8億元,佔比37.3%),晉升公司旗下最賺錢的品類。
Labubu
近期,Labubu二級市場價的跌落、摩根大通下調的評級以及試水足金飾品領域的「遇冷」,讓泡泡瑪特再次面臨「是否存在泡沫」的爭議。但從最直觀的數據維度來看,其已不僅在體量上超越了眾多傳統玩具巨頭,更成為首個憑藉自有IP擠入全球玩具營收前三的中國品牌。
目前,除了以384.5億元營收遙遙領先的樂高集團,泡泡瑪特、迪士尼和萬代南夢宮三者在玩具業務方面,實際上都僅存在幾千萬元的微弱差距。上半年,迪士尼消費品部營收138.6億元,同比增長約 3.5%;萬代的玩具收入據估算約為134.4億元。但若放眼迪士尼的整體表現,其上半年實現營收高達超33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都是IP領域的專業玩家,迪士尼、萬代南夢宮和泡泡瑪特卻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打法。
其中,迪士尼IP玩具的成功,主要在於強大的內容生態。其先通過電影、劇集等媒介內容,在消費者心中鋪墊出IP的深刻印象,進而通過樂園、郵輪等實際場景體驗將情感勢能轉化為商業價值。正如迪士尼的代工廠——德林國際的中期報告中指出,「上半年,毛絨玩具同比增長約11.66%至13.24億元,這一增長與樂園對毛絨玩具的強勁需求密切相關。」
萬代南夢宮的玩具銷售,同樣深度依賴內容播放與實體產品之間的協同效應。但其更強調IP內容與實體商品之間高度協同、互為因果的關係。上半年,高達系列和《海賊王》TCG卡牌遊戲成為IP衍生品銷售業績的主要貢獻者。期內1月播出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和4月開幕的大阪世博會「GUNDAM NEXT FUTURE PAVILION」(高達未來展館),有效拉動了高達模型的銷量。
對於被泡泡瑪特「奇襲」超越,或許在迪士尼和萬代南夢宮的預料之外,因為其旗下諸多IP並沒有電影或長片動畫做內容支撐。即便是Labubu,其成功也不是源於成熟的影視或動漫敍事,而是公司通過叛逆的設計、精妙的盲盒機制、以及社交媒體的病毒式傳播,使Labubu成爲了一個無需故事即可跨文化流行的潮流符號。
不過,對於泡泡瑪特來説,這似乎已經形成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上半年,泡泡瑪特旗下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等五大IP的營收均突破了10億元。HIRONO、星星人、Zsiga、PUCKY、HACIPUPU等13個藝術家IP均實現過億營收。下一個爆火的IP,似乎也已經嶄露頭角,「星星人」這個IP去年8月才和泡泡瑪特簽約的IP,上半年就已經營收3.9億元,被泡泡瑪特評價為「成長最快的新鋭IP」。
2023年9月,位於北京朝陽公園的泡泡瑪特城市樂園(POP LAND)正式開業,意味着泡泡瑪特挖掘IP價值的「終極一躍」:以線下樂園,打造IP價值的集中展示場和情感深化器。此外,也有市場動向顯示,泡泡瑪特正在規劃IP敍事方面的內容,並有可能在未來上映IP動畫或電影。
泡泡瑪特城市樂園
客觀來講,迪士尼和萬代南夢宮等傳統玩具巨頭,目前在IP多元性、全球佈局和業態多樣性等方面仍更具優勢,未來競爭格局充滿懸念,且看泡泡瑪特的下步棋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