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應屆生,年薪都160萬了

2025-09-28 16:36

AI人才,必須搶。

作者丨陳美 作者丨陳美

來源丨投中網

自ChatGPT火爆以來,AI人才的招聘就只能用「火爆」來形容。

多位獵頭描述,「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接到新的AI相關headcount需求,有些大廠甚至爲了搶人,還主動提高薪資預算。」

AI人才的需求爆發,是大模型技術的落地,以及業務快速增長的現實需求。自去年以來,包括百度、阿里、騰訊、字節在內的幾乎所有頭部大廠,都加碼了AI業務,這使得在多模態大模型、AIAgent、行業大模型定製等細分領域,都需要大量人才。

近日,身家的百億何小鵬就以「大師兄」身份,回到華東理工母校,親自下場招人。

上不封頂,160萬年薪只是開始?

從過往巨頭的出手來看,業內已有一個共識:AI人才必須搶,尤其要搶這個領域的行業大拿,晚一步就可能被行業其他團隊挖走。

近日,這股「搶人潮」延伸到了校招。919日,小鵬汽車2026屆全球校招宣講首站落地華南理工大學,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全程深度參與,化身招聘專家,與投簡歷的同學進行互動。

在演講現場,何小鵬表示,2025年小鵬汽車整體招聘規模,已從年初的6000人上調至8000人;2026年小鵬將啟動史上最大規模AI人才招聘,預計招聘超3000名應屆生。

「薪酬上,對於特別優秀的同學,小鵬汽車上不封頂。」何小鵬透露道,在最近2025年招聘的應屆生中,批的最高年薪已達到160/年。這一表態,瞬間燃爆現場。

這股招聘熱潮並非個例。獵頭Icy(化名)已頻繁接觸到大廠AI人才的招聘需求。據她觀察,「市面上80%以上的一線大廠都提出了相似需求,重點招聘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方向的AI工程師。」

「除了互聯網大廠,諸如華為、小米這類科技大廠,甚至車企旗下的智能駕駛部門,也在瘋狂招聘AI人才。小鵬這次校招規模和薪資力度,恰好是車企搶AI人才的典型代表。」獵頭Icy稱。

一份流傳的頭部大廠薪資構成顯示,國內頂級高校的985博士算法工程師,薪資最高可達165/+簽字費+期權;優秀的海歸博士有110萬總包+期權;至於字節的筋斗雲計劃、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京東的DMT計劃等,則為極少數天才少年提供了最高檔位可突破200/年的薪酬……這使得不少人驚歎:AI行業的薪資,真有這麼炸裂!

智聯招聘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速達到33.4%,位居行業第一。另據麥肯錫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對AI專業人才的需求預計將達600萬人,而人才缺口可能高達400萬人。

百萬年薪下,何小鵬要砸50億投AI

再回到何小鵬身上來,他表示,小鵬汽車計劃在2025年投入近50億元用於AI研發。放眼到整個汽車行業,何小鵬更預測,未來行業年研發投入將達500億元,其中300億元用於AI領域。

回顧何小鵬的創業路程,一路走來,都與「人才驅動」有關。

在早期,何小鵬與梁捷創立UC時,通過引入俞永福等「關鍵人才」,后者快速調整公司業務與管理結構,推動UC從傳統運營公司轉型為移動瀏覽器企業,使得業務與估值一路增長,高歌猛進。

進入小鵬汽車時期,何小鵬又以「硬科技」為標籤,牽頭自研智駕芯片。其自動駕駛系統以SEPA2.0扶搖架構為底座,匯聚AI視覺感知、自研智駕芯片、端到端大模型的全棧自研能力,這使得AI人才成為上述業務線條發展的關鍵。

截至目前,何小鵬的商業版圖已從電動汽車,拓展至飛行汽車領域,前者的機器人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小鵬汽車計劃在202510月發佈第五代類人機器人,2026年下半年實現量產,該業務被視作「第三增長曲線」。

其創業的小鵬匯天,至今已完成4輪融資,紅杉、高瓴、IDG、紀源資本、雲鋒基金、五源資本等一眾頭部VC,都參與了該項目。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2021年何小鵬啟動小鵬匯天創業時,其身家顯著增長。當年,小鵬汽車在港交所掛牌交易,何小鵬持股21.7%,以開盤市值計算,其持股對應身家超600億港元,財富增幅高達902%

由此,明星企業家的創業項目,頭部VC往往會積極支持,目的是搶先拿到「入場船票」。

何小鵬曾表示,馬斯克是他的偶像。這位世界首富之所以被何小鵬欣賞,最厲害之處可能在於,其不僅擁有特斯拉,還佈局了SpaceXxAI,以及The Boring Company(地下隧道公司)和Neura link(腦機接口公司)。

這些公司雖然在體量上還未達到特斯拉,但每一家公司都具備「高科技含量」的屬性。對此,計算機系畢業的何小鵬,自然深有體會。對於馬斯克而言,儘管站在世界首富之巔,但也只有將母公司特斯拉持續做強,纔有能力為其他平臺「輸血」、引入資本,這一點也與何小鵬目前的發展階段,有相似之處。

為此,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小鵬汽車已推出「萬人股權激勵計劃」,將核心員工綁定至2028年。

國外搶人戰火早已蔓延,Meta出手最豪氣

國內小鵬汽車百萬年薪搶AI人才,只是國內AI人才爭奪戰的一幕。對於國外而言,這一戰火早已蔓延,尤其是科技巨頭為吸引頂尖AI人才開出的天價薪酬,令人瞠目結舌。

Meta為例,其為將蘋果公司AI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收入麾下,不惜開出超過2億美元的天價薪酬總包。履歷顯示,龐若鳴中學畢業后,免試保送上海交通大學「教改聯讀班」學習計算機專業。之后,赴美深造,獲得南加州大學碩士學位和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在蘋果時期,龐若鳴擔任基礎模型團隊(AFM)負責人,領導了近百人的工程師團隊,負責蘋果手機里能聊天、能識別圖片的「Apple Intelligence」背后的AI核心骨架,即「基礎模型」。可以説,蘋果AI的能力,有70%都是龐若鳴團隊的功勞。

由此,Meta的這一薪酬,不僅遠超於蘋果CEO蒂姆・庫克的7460萬美元年薪,甚至還接近C2.6億美元的年收入,刷新了AI領域人才估值的天花板。

但值得注意的是,2億美元總包薪酬結構中,大部分為股票激勵,需滿足長期服務和績效目標才能解鎖。

英偉達和Open AI也不例外。財大氣粗的英偉達,通過收購初創公司的方式來網羅頂尖AI人才。

2025年,英偉達花30億元買下僅有19人的加拿大初創公司Cent ML,核心人物是95后華人博士王尚和他的導師,算下來人均價值超過1.5億人民幣。7月,英偉達CEO黃仁勛又親自出馬,招攬了兩位AI專家朱邦華和焦劍濤,薪酬也十分誘人。

Open AI同樣爲了留住人才,不惜血本。前者為有意加入Ilya新公司(OpenAI前首席科學家創業公司)的研究人員,開出200萬美元的留任獎金,以及2000萬美元以上的股權激勵。

同時,Open AI還實行全員獎金計劃。20258月,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宣佈,未來兩年向每位員工發放總計150萬美元獎金的計劃,總金額超15億美元,覆蓋所有在職員工,以及新入職的工程師。

薪酬數據追蹤網站Levels.fyi顯示,Open AI為工程師提供的薪酬中位數已達87萬美元,高級工程師的薪酬達到134萬美元。而自ChatGPT發佈以來,高級AI科學家的年薪普遍在300萬至700萬美元之間,個別甚至超過1000萬美元,較2022年上漲約50%

轉載、合作、加入粉絲羣請聯繫小助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