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2:16
5G通信
數十萬5G與信息領域關注者的頭部科技媒體
當中國聯通2025年通用服務器集採的結果公之於衆時,業界的目光不應僅僅停留在新華三斬獲最高份額的商業戰績上。這份總額超過60億元的大單,真正的核心看點在於一個驚人的數字:無論是從採購數量(超90%)還是採購金額(近89%)來看,國產算力服務器均已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文 雲坪/5G通信
這不再是趨勢的預演,而是格局的定鼎,標誌着中國運營商的算力基礎設施,正在以一種不可逆轉的姿態,全面轉向「自主可控」。
超過60億元人民幣。
87,020台通用服務器。
按數量計超過90%,按金額計約88.8%。
78,395台(海光30,245台,鯤鵬48,150台)。
8,625台。
新華三(H3C)。
2025年預計超過180億元,同比增長28%。
這次集採被清晰地劃分爲兩個標包,其本身就極具象徵意義。標包一,是基於英特爾CPU的服務器,規模僅8625台;而標包二,是基於國產海光(Hygon)和鯤鵬(Kunpeng)CPU的服務器,規模總計高達78395台。這種近乎1:9的懸殊比例,清晰地表明,以英特爾為代表的x86架構在美國技術體系下的產品,在中國運營商的核心採購清單中,已經從昔日的「主力」,淪為「補充」。
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則為這一結論提供了更殘酷的註腳。在英特爾服務器標包中,中標廠商的報價最低僅為預算的60%,即便是最高報價也只有72.7%。這反映出在被擠壓的狹小空間里,廠商們爲了爭奪殘存的份額,不惜展開慘烈的價格戰。這與國產服務器標包「情況稍好」的局面,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採購的天平發生決定性傾斜時,議價權也隨之轉移。
對於新華三、浪潮、超聚變等中標的國產服務器廠商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盛宴。它們不僅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訂單,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這種超大規模的部署,其產品將在真實的網絡環境中得到最嚴苛的檢驗和迭代,從而加速成熟。中國聯通作為最終用户,正利用其龐大的採購體量,扮演着國產算力產業鏈「首席催熟官」的角色。這正是「信創」(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戰略從政策走向實踐的最有力證明。
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並非中國聯通一家的孤立行為。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安全」已經成為與「性能」同等重要的考量維度。可以預見,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未來的服務器採購中,只會遵循甚至強化這一趨勢。對於英特爾、AMD等美國芯片巨頭來説,它們正在失去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單一市場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客户羣體。
當然,這場深刻的變革也並非沒有挑戰。國產CPU在單核性能、軟件生態、尤其是在高端AI訓練場景下的效率,與英偉達和英特爾的頂尖產品相比,仍存在差距。但聯通此次集採的重點是「通用服務器」,這恰恰是國產芯片最容易實現規模化替代的領域。通過「以量換質」,先在通用計算領域站穩腳跟,反哺研發,再逐步向高性能AI計算的「珠穆朗瑪峰」攀登,這無疑是一條現實且穩健的路徑。
中國聯通的這份採購單,是中國數字新基建領域一次「去美化」的明確宣示。它宣告了外資科技巨頭在中國運營商市場「躺着掙錢」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中國龐大的算力投資(僅聯通一家今年就預計超180億元),將主要用於澆灌本土的產業鏈。一場圍繞算力底座的「護城河」工程,已經全面展開。
每天掌握最新5G/6G/通信/科技內容!點下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