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5:05
在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大福投資」)的強力支持下,ST景谷(600265.SH)正經歷脱胎換骨之變。
9月23日,ST景谷接連發布包括資產贈與、剝離風險資產、控股股東借款等多份公告。
對於投資者而言,當晚多份公告背后,ST景谷向外界釋放最為核心信息就是自身向算力與數字化轉型的決心。
根據公告,ST景谷宣佈公司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計劃將其持有的上海博達數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達數科」)51%股權無償贈與上市公司,交易對價為0元,並不附任何義務。
從公開資料來看,本次交易的標的博達數科是一家已實現盈利、淨資產將近2億元的智算公司。將如此一項優秀資產免費贈與上市公司,此舉不僅展現了周大福投資強勁的股東實力,同時也向ST景谷全體股東傳遞了轉型的信心。
在培育新業務的同時,周大福投資還計劃將上市公司的風險資產唐縣匯銀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銀木業」)剝離,自身以現金接手該資產,以圖降低上市公司風險,提升盈利能力。
這是周大福投資自2018年入主ST景谷以來的又一次強援。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藉由控股股東此次出手,這家老牌林業企業已處在蜕變前夜,靜待花開時刻的到來。
控股股東助力轉型
通過受贈博達數科股權,ST景谷向算力領域邁出了試探性的一步。
ST景谷原先的業務相對傳統,主營業務是從事人造板製造、林化產品製造和營林造林等業務。
然而,這部分傳統業務正面臨多重挑戰。ST景谷在2025年半年報中坦言,自身所處的人造板行業在全球市場格局重構、宏觀經濟波動、環保要求趨嚴、供需結構深度調整的多重壓力下,持續面臨需求分化、產能過剩、競爭加劇的複雜局面。為此,ST景谷表示,在有序發展主營業務的同時,正規劃培育新業務。
9月23日,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這家公司規劃的新業務「面紗」被揭開一角。根據披露,此次控股股東計劃注入ST景谷的資產是典型的新質生產力資產。
據披露,此次周大福投資計劃贈與的標的博達數科成立於2025年4月28日,迄今不足五個月,主要從事算力服務業務。該公司擁有一批算力設備,為2025年6月對外採購,業務模式是將算力設備提供給使用方使用並收取費用。
儘管成立時間短,博達數科已展現出一定的盈利能力。2025年5月至7月,博達數科實現營業收入640.61萬元,淨利潤220.07萬元。截至2025年7月末,博達數科資產總額2.78億元,淨資產1.97億元。根據評估報告,博達數科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2.24億元,較其賬面值增值13.61%,其51%股權的價值為1.14億元。
從股權來看,此次股權贈與完成后,博達數科將納入ST景谷合併報表範圍。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業績。
撥亂反正 大股東勇擔責任
在向算力轉型的同時,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正努力梳理公司現有業務,釐清存在風險。
在宣佈無償贈與上市公司算力資產同時,ST景谷宣佈計劃將風險資產剝離。
據公告,ST景谷擬將持有的匯銀木業51%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或其指定關聯方,交易預計採用現金方式。這一決策的背后是匯銀木業持續暴露的風險。2025年中,匯銀木業在庫存盤點時發現約1900萬元存貨盤虧。
經覈查,盤虧原因系匯銀木業分管銷售業務董事王蘭存繞開公司內控系統監控及正常業務審批流程,變賣部分貨物並將所得款項轉入其個人銀行賬户。
更為嚴重的是,匯銀木業涉及大量訴訟事項。截至2025年9月,匯銀木業累計涉及30起財產保全及訴訟案件,涉案金額合計約1.5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59.82%。
目前,匯銀木業9個銀行賬户均被法院凍結,現有的纖維板及刨花板2條生產線均已停產,無法預計復工復產時間。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周大福投資在9月23日作出《無條件、不可撤銷承諾》:「在景谷林業對本公司出售匯銀木業51%股權交割完成前后,因匯銀木業相關事項對景谷林業產生的實際損失,均由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向景谷林業予以償付或予以解決。」
這一承諾充分體現了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的責任擔當,為ST景谷剝離風險資產和后續平穩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數字化賦能傳統業務 老林業公司煥發新生
一邊剝離不良資產輕裝上陣,一邊注入算力資產佈局未來,ST景谷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的「一進一退」背后,最終目的是實現ST景谷的長遠發展。
從長遠來看,博達數科與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以及上市公司ST景谷的傳統業務極有可能產生極強聯動。
作為周大福體系內的重要資產,ST景谷向智算資產轉型這一動作,本身與周大福珠寶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戰略十分契合。
2024年,周大福珠寶正式啟動品牌轉型,堅定落實五大策略方針,其中加速數字化轉型是關鍵一環。不只是推動數字化,周大福更是要加快腳步,打造數據驅動的企業文化,憑藉數字化能力作出及時的業務決策和提升運營效率,推動高質量增長。
根據周大福2025年年報,周大福全球門店數量達6644家,擁有龐大的門店網絡和數字化轉型需求,這為ST景谷未來的算力服務提供了潛在的應用場景。
這種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正好與ST景谷新獲贈的算力資產形成協同效應。
若ST景谷能夠藉助此次資產注入逐步積累算力服務經驗,未來不僅可為周大福體系提供數字化服務,還可將這一能力反哺自身傳統林業業務。
林業企業的生產、供應鏈管理等領域都存在數字化轉型的空間。通過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ST景谷有望提升其傳統業務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智能算力作為算力行業的核心增長引擎,近年來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強化算力資源供給支撐。該文件要求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落實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堅持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部署,持續優化熱點應用區域需求保障。同時,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支持地方協同參與、共同建設,在國家統一標準指導下,推動全國算力資源有序轉化,併網運行,打造集算力統籌監測、統一調度、彈性供給、安全保障於一體的新型算力網基礎設施。
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市場規模約為1350.44億元,增長率達86.9%,預計2025年將接近2000億元。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為ST景谷轉型提供了廣闊空間。
目前,數字化轉型已滲透各行各業,林業這一傳統領域也正迎來技術革命的洗禮。在控股股東的強力支持下,ST景谷的傳統林業業務與新業務智算業務的結合或許真能開闢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