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0:22
(來源:預審IPO)
文/瑞財經 楊宏彬
「讓患者用得起、用得上好藥」。秉承着這一份初心,張小棟創立了鎂信健康。
鎂信健康的核心模式在於推動醫療健康與保險融合。公司致力於解決患者、保司與藥企面臨的籌資與支付挑戰,實現醫療體系相關各方的協同。
不開醫院、不做保險、不生產藥,巧妙地用平臺方式將患者、藥企、險企三方緊密地鏈接在一起。鎂信健康獨特的商業模式,讓公司獲得了眾多明星資本的加持,在遞表港交所前,公司估值已經達到了116.78億元。
2024年,鎂信健康的收入創下新高,達到20.35億元。不過近3年來,鎂信健康均未實現盈利。高昂的營銷及推廣開支為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由於持續的虧損,鎂信健康的經營現金流持續淨流出,公司主要依靠銀行借款獲取資金。
01
保薦人抬高估值
實控人套現1.92億元
鎂信健康成立於2017年8月,註冊資金2000萬元,由張小棟及上海醫藥大健康分別持有60%及40%。其中,上海醫藥大健康為上海醫藥(601607.SH)旗下企業。
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鎂信健康完成了Pre-A輪至C+輪7輪融資,募集資金約31.57億元,估值從1.2億元升至116.78億元,翻了97倍。
鎂信健康引入的投資者包括螞蟻集團、博裕資本、斯道資本、中國再保險(1508.HK)、遠毅資本、中金公司(3908.HK)、聯新資本、中國光大控股(0165.HK)、清池資本、B資本、中銀投、北極光創投、匯豐銀行、華興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等。
其中,中金公司、匯豐銀行都是鎂信健康本次IPO的聯席保薦人。
鎂信健康的估值從B輪融資開始飆升。完成A+輪融資后,鎂信健康估值為4.35億元,而完成B輪融資后,鎂信健康達到了11.46億元。而在完成B+輪、C輪、C+輪融資后,鎂信健康估值分別為31.61億元、100.01億元、116.78億元。
C輪后,鎂信健康的估值較B+輪融資后提升了68.4億元。C融資的投資者包括博裕資本、中金公司、GIC、中銀投、清池資本、B資本、創新工場等。C輪融資也是鎂信健康募資最多的一輪融資,募集資金達到21.3億元。
C+輪融資后,鎂信健康的估值較C輪融資后又提升了16.77億元,該輪融資的投資者則為匯豐銀行,投資金額約1.78億元。
在鎂信健康的融資過程中,張小棟曾多次轉讓股權套現,套現金額達到1.92億元,其中1.08億元來自創新工廠旗下的SDF MX。
截至遞表,鎂信健康由張小棟、上海盈卓、上海盈雅、上海盈頌合計持股約26.22%。其中,上海盈卓為鎂信健康員工持股平臺,由張小棟作為普通合夥人控制。
上海盈雅、上海盈頌同樣由張小棟作為普通合夥人控制,且張小棟在其中均持有99.5%的份額。因此,張小棟為鎂信健康實控人,控股比例26.22%。
02
遞表前董事會、監事會變動
新董事長為上海醫藥零售業務主管
張小棟在鎂信健康擁有最高權力,他擔任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在創立鎂信健康前,張小棟曾任職於科爾尼諮詢公司(A.T.Kearney)、波士頓諮詢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張小棟還是上海醫藥大健康的聯合創始人,他於2017年1月擔任該公司首席運營官,但僅在7個月后便離職。隨后他便創立鎂信健康。
上文提到,上海醫藥大健康是鎂信健康的創始股東之一。截至遞表,上海醫藥大健康及其關聯方持有鎂信健康10.72%的股權。
除了張小棟外,鎂信健康還有兩名執行董事,分別為John William Pei-Keat Wong以及祁磊。前者兼任執行副董事長,后者兼任首席財務官。
John William Pei-Keat Wong今年已經70歲了,值得一提的是,他與張小棟一樣,也曾任職于波士頓諮詢集團。
祁磊則曾任職於鎂信健康的股東螞蟻集團,擔任投資總監。截至遞表,螞蟻集團持有鎂信健康10.63%的股權。更早期,祁磊任職於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
遞表之前,鎂信健康迎來了一位新董事長,名為李志剛,他還擔任非執行董事。李志剛現任上海醫藥零售業務主管。上文提到,鎂信健康創始股東之一上海醫藥大健康正是上海醫藥旗下。
同時,在遞表前,鎂信健康的多位執行董事調任非執行董事,包括徐敬惠、陳志傑、黃凱,劉斌、汪洋、李開復則辭任了執行董事。
徐敬惠曾擔任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傑則來自螞蟻集團,現任螞蟻集團投資與企業發展部高級顧問,同時他還擔任税友股份(SH:603171)、維天運通(2482.HK)、恆生電子(600570.SH)的董事。
黃凱則來自於博裕資本,現任博裕投資的董事總經理,並擔任水滴(NYSE:WDH)董事。
除此之外,遞表前鎂信健康還更換了監事會主席。目前公司監事會主席為錢葉,此人同樣來自上海醫藥大健康,現為上海醫藥大健康CEO。而在加入海醫藥大健康前,錢葉就已經任職於鎂信健康。
70歲執行董事John William Pei-Keat Wong近3年並未在鎂信健康領取過薪資,而事實上,鎂信健康領取薪資的董事僅有張小棟、祁磊及徐敬惠。
2022年-2024年,張小棟的薪資分別為144萬、280萬、300萬;祁磊的薪資分別為181.5萬、182萬、194萬;徐敬惠的薪資分別為200萬、240萬及120萬。
03
遞表前收入大幅增長
關聯方客户超六成採購「打白條」
鎂信健康是一家醫藥多元支付平臺,業務包括智藥解決方案、智保解決方案以及面向消費者的服務,主要客户為藥企及保司。
所謂的智藥解決方案,是鎂信健康與藥企及保司攜手研發多元支付解決方案,共同將醫療產品納入商業健康險和惠民保項目。而智保解決方案則是為保司客户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為健康險產品提供端到端全周期支持,銜接臨牀診療與保險保障。
2022年-2024年,鎂信健康的收入分別為10.69億元、12.55億元及20.35億元,其中來自智藥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分別為61.7%、53.9%、59.3%。來自智保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分別為35.8%、42.0%及35.9%。
鎂信健康2024年收入的大幅增長得益於智藥解決方案的強勁增長,期內,公司該業務的收入達到12.07億元,同比增長了78.59%。
2022年-2024年,五大客户為鎂信健康貢獻了69.5%、57.8%及39.7%的收入,最大客户為其貢獻了39.2%、26.8%及9.0%的收入。
2022年及2023年,鎂信健康的最大客户為客户A,2024年公司最大客户為客户G,期內客户A為第五大客户。客户A向鎂信健康的採購額是逐年下滑的,各期分別為4.2億元、3.36億元及1.09億元。
鎂信健康的五大客户中,存在公司的關聯方。2022年及2023年,客户B向鎂信健康分別採購1.26億元及1.64億元,而該客户正是鎂信健康的股東中國再保險。截至遞表,中國再保險持有鎂信健康約3.21%的股權。2024年,中國再保險向鎂信健康的採購金額為4760.6萬元。
然而,鎂信健康並未從中國再保險收到太多現金。2022年-2024年,鎂信健康應收中國再保險的金額分別為1.16億元、1.1億元及4963.9萬元,佔比期內銷售額的91.72%、66.87%及104.27%。
鎂信健康也向股東螞蟻集團及上海醫藥銷售。2022年-2024年向上海醫藥銷售162.6萬元、300萬元及9853.2萬元,2023年向螞蟻集團銷售509.4萬元。
上海醫藥還是鎂信健康供應商。2022年-2024年,鎂信健康向其採購金額分別為1814.3萬元、1581萬元、3653.8萬元。
04
超八成毛利用於推廣營銷
3年向非盈利組織捐款3111萬元
2022年-2024年,鎂信健康的毛利分別率分別為31.1%、36.8%及35.8%。分業務看,鎂信健康核心收入來源智藥解決方案的毛利率較低,各期分別為8.2%、11.0%、10.8%。
而公司的毛利率主要依靠智保解決方案拉動,該業務各期毛利率分別為72.0%、73.6%及81.5%。
銷售及分銷開支是鎂信健康最主要的開支,各期分別為5.57億元、5.72億元及6.74億元。2022年及2023年,鎂信健康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甚至超過毛利。
營銷及推廣開支為鎂信健康銷售及分銷開支的最主要構成,各期分別為3.63億元、3.85億元、4.93億元,合計爲12.4億元。而3年內鎂信健康毛利合計爲15.22億元,營銷及推廣開支佔到了毛利總額的81.42%。
鎂信健康認為,營銷及推廣開支對於提高患者、保司和藥企對公司解決方案的認知非常重要。
2022年-2024年,鎂信健康研發開支分別為1.06億元、7223.9萬元、5947.5萬元,逐年下滑。鎂信健康表示,這是由於公司將研發重心轉向AI賦能技術及專有數據資產的積累和應用使運營更高效,從而所需研發活動減少,令僱員薪金及研發人員的福利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鎂信健康近3年向非盈利組織捐贈了不少錢。2022年-2024年的捐贈金額分別為449.8萬元、1631.8萬元及1029.5萬元,合計爲3111.1萬元。
由於高昂的推廣及營銷開支,鎂信健康近3年均錄得虧損,淨虧額分別為4.46億元、2.88億元及7576.8萬元。
05
主要資金來源為銀行借款
由於持續的虧損,鎂信健康的經營現金流持續淨流出,各期流出資金3.42億元、4.36億元、3529.2萬元。
鎂信健康投資現金流也多為淨流出,2022年及2023年流出資金5.5億元及5.42億元,2024年則流入資金5376.3萬元。購買金融資產為鎂信健康投資現金流的主要流出項,各期流出資金5.22億元、48.98億元及7.02億元。
招股書指出,鎂信健康金融資產主要為理財產品及結構性存款。截至2022年-2024年末,鎂信健康金融資產分別為6.62億元、9.57億元、8.33億元。
融資活動則為鎂信健康主要的獲取資金方式,2022年及2023年公司融資現金流淨額分別為4507萬元、3.4億元,而2024年,鎂信健康的融資現金流淨流出了3.57億元。
新增銀行計息借款為鎂信健康融資現金流的主要流入項,各期流入資金4.48億元、5.52億元、4.38億元。2024年鎂信健康償還了5.87億元的銀行借款,此為公司期內融資現金流淨流出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4年末,鎂信健康的計息銀行借款為1.27億元,較2023年末下降1.49億元。而今年4月末,鎂信健康的計息銀行借款又升至2.59億元,均為流動負債。
同期末,鎂信健康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6億元,未能覆蓋短債,存在9300萬元的短債缺口。不過,期末鎂信健康還有8.73億元的金融資產可以變現。
附:鎂信健康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聯席保薦人: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HSBC Corporate Finance (Hong Kong)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