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核心人物曝光Meta最新戰略:欲開發機器人版安卓 投入或達數十億美元

2025-09-28 16:14

《科創板日報》9月28日訊(編輯 宋子喬) Meta要做機器人行業的安卓開發商。

據The Verge最新報道,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該公司總部接受採訪時透露,公司對人形機器人的下注規模堪比此前的增強現實——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開展相關研發。該計劃由CEO馬克•扎克伯格直接推動,內部團隊代號為"Metabot"。

據博斯沃思透露,今年早些時候他在扎克伯格的指導下組建了一個機器人「研究團隊」,此前已有報道提及該團隊的存在,但博斯沃思在最新採訪中揭示了Meta的機器人戰略——聚焦軟件

博斯沃思直言,「我不認為硬件是難點……我不是説硬件不難,而是它並非機器人的瓶頸所在,瓶頸在於軟件。」他表示,靈巧精細的操作是機器人技術的一大難點,「很多機器人能站立、能奔跑、能翻跟頭,因為地面是非常穩定的。」相比之下,拿起水杯這個動作對機器人來説難度更大。

博斯沃思設想,Meta將把軟件平臺授權給其他機器人制造商,「我不在乎我們是否成為硬件製造商。」相反,Meta計劃採用與谷歌類似的模式——谷歌將其軟件授權給手機廠商。博斯沃思表示,這一思路的核心是:Meta將開發一個開放的軟件平臺,允許第三方硬件廠商使用,目標是讓該平臺成為行業通用標準。

他還提到,Meta新成立的「超級智能人工智能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AI lab)正與機器人團隊合作,共同構建一個能夠模擬真實物理規律的「世界模型」(world model),以提升機器人對環境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幫助機器人「進行軟件模擬,從而實現靈巧的手臂動作」,未來可能擴展到更復雜的動作和任務。該項目由前Cruise CEO馬克•惠頓帶隊,MIT教授金相培等多位頂尖專家也已加入。

比Meta更早一步,谷歌近年來積極投身打造「機器人界的安卓系統」。與早年自研機器人本體不同,谷歌現在希望通過提供強大的AI模型,讓不同的機器人制造商採購,類似於安卓系統在手機行業的模式。

軟件是人形機器人的「大腦」與「靈魂」,硬件決定了機器人「身體能力」的極限,而軟件則決定了它在現實中能真正發揮出多少能力。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共識是:硬件的發展已經相對超前,而軟件的落后嚴重限制了機器人的通用性、實用性和商業化進程。

這正是Meta、谷歌等科技巨頭以及眾多創業公司集中火力攻克軟件(特別是AI大模型、強化學習、世界模型等)的原因。

華泰證券日前發佈研報稱,機器人早期為主題行情,后產業逐步在軟件端硬件端實現技術突破、並形成較成熟的硬件方案,開始在簡單工業場景和特種應用場景落地,賽道逐步開啟趨勢行情,核心標的也由T鏈向國產鏈擴散。市場對機器人的「審美」從最早「看視頻剪輯的運控能力」,該機構認為,機器人行業激烈競爭的終局或為大廠博弈,科技大廠或率先突破通用版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車廠和大型製造企業或率先落地B端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留有少數走差異化路線的創業公司。后續可關注有潛力落地通用人形機器人公司的進展。

國泰海通證券稱,具身智能本質特點是具備理解物理世界並與之交互的能力。相比於傳統機器人控制,具身智能的核心轉變是實現了自主決策,讓機器人從根據指令執行特定任務的機器進化為持續與世界交互的智能體,因此大模型與數據是人形機器人最核心的環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