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18:35
(來源:淘金ETF)
1. 中國衞通(601698)
作為國內衞星通信運營的「國家隊龍頭」,公司是低軌衞星網絡的「基礎設施樞紐」,手握Ka、Ku、C全頻段資源,在全國佈局數十座地面站,無論是中國星網還是商業星座,信號都需經其地面站中轉落地[__LINK_ICON]。三大電信商均向其租用頻率與信道,政府、軍隊、能源等剛需客户構成基本盤,2024年營收突破80億元,毛利率穩定在35%以上。當前正加速擴建低軌衞星專用關口站,深度綁定國家隊組網進度,隨着低軌衞星數量激增,地面站服務收入將持續高增。截至2025年9月,總市值超900億元,作為稀缺的運營端標的,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2. 中興通訊(000063)
6G與衞星通信融合的核心玩家,全球6G專利佔比21.7%,研發投入超百億,深度參與低軌衞星直連技術突破。2024年2月與聯通、銀河航天聯合完成NR NTN終端直連低軌衞星試驗,技術實力獲產業鏈認可。在太赫茲技術領域領先,與紫金山實驗室合作實現1.2Tbps傳輸速率,該技術是6G與低軌衞星結合的「核心引擎」,可支撐4K視頻、工業互聯等高速場景。公司衞星通信相關產品已進入批量供貨階段,涵蓋衞星載荷、地面基站、終端芯片等全鏈條,隨着手機直連衞星普及,終端側訂單將快速釋放。總市值超1500億元,技術壁壘與客户粘性形成雙重護城河。
3. 中國衞星(600118)
衞星製造領域的絕對龍頭,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參與「GW星座」等國家級項目的衞星研製。具備從衞星平臺到載荷的全自主研發能力,單星研製周期縮短至6個月以內,適配當前高密度發射需求。2024年衞星製造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毛利率維持在28%左右,核心客户包括中國星網、航天科技集團等國有主力。在低軌通信衞星小型化、輕量化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可批量生產適配一箭多星發射的小型衞星。同時佈局衞星應用服務,形成「製造+應用」協同格局,2025年在手訂單超120億元,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總市值超500億元。
4. 航天電子(600879)
衞星配套設備的「隱形冠軍」,核心產品包括衞星導航與通信設備、火箭測控系統等,市佔率穩居國內前三。為國內主流低軌衞星提供星載通信模塊、數據處理終端,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4年航天電子設備業務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低軌衞星配套產品收入佔比提升至35%。深度綁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兩大集團,在國家隊組網項目中份額超40%。同時參與火箭發射測控系統建設,為「高密度發射」提供保障,隨着發射頻次提升,測控設備需求同步增長。總市值超300億元,細分領域壟斷優勢顯著。
5. 三維通信(002115)
海上衞星通信與地面站建設的雙料龍頭,子公司海衞通佔據國內遠洋船舶衞星寬帶服務半壁江山,服務超2萬艘船舶。手握太赫茲波束賦形核心技術,該技術可增強低軌衞星信號抗干擾能力,已參與國家低軌衞星組網項目,計劃2025年發射87顆驗證星。地面站業務快速擴張,在全國佈局12座低軌衞星關口站,與中國衞通形成互補。2024年衞星通信業務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55%,海外市場拓展至東南亞、中東等遠洋航線。總市值超150億元,「海上應用+地面站+核心技術」三重佈局,充分受益於海事通信與低軌組網紅利。
6. 中國電信(601728)
衞星通信民用落地的核心運營商,雖以高軌「天通一號」為當前主力,華為手機的衞星通信功能均依託其網絡實現,但低軌佈局已進入測試階段。2025年與中國星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低軌衞星+5G」融合網絡建設,計劃年內啟動首批低軌衞星終端試點。旗下天通衞星科技公司已實現盈利,2024年衞星通信業務收入超25億元,同比增長48%。依託超3億移動用户基數,一旦低軌業務落地,用户轉化潛力巨大。總市值超4000億元,資金實力雄厚,在終端補貼、市場推廣上具備天然優勢,商業化進程有望超預期。
7. 中國移動(600941)
聚焦「5G/6G與衞星融合」的技術領航者,已發射「中國移動01星」與6G驗證星,主攻低軌衞星與地面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技術[__LINK_ICON]。與中國星網聯合成立40億元時空信息公司,專門負責低軌衞星應用落地,重點佈局車載通信、物聯網等場景。2024年研發投入超200億元,其中衞星通信相關投入佔比15%,已完成多地「衞星+5G」融合試點。擁有超5億移動用户,終端側與手機廠商深度合作,衞星功能手機定製量已超1000萬台。總市值超1.3萬億元,規模化優勢將在民用市場爆發期凸顯。
8. 中國聯通(600050)
國內首個落地手機直連衞星業務的運營商,拿下「衞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后,以10元/月資費快速啟動商業化。與吉利時空道宇合作發射「聯通星系」4顆低軌衞星,對方累計在軌衞星達64顆,年底將達72顆,為業務提供網絡支撐。早在2024年就完成低軌衞星直連試驗,技術成熟度高,當前已推出首批支持衞星功能的定製手機,首批用户超10萬人。與中興、銀河航天等產業鏈企業形成穩定合作,2025年衞星通信業務目標收入50億元。總市值超1800億元,作為民用市場先行者,將率先享受用户增長紅利。
9. 華測導航(300627)
衞星導航與通信融合應用的龍頭,核心產品「北斗+低軌衞星」雙模終端已廣泛應用於測繪、農業、物流等領域。2024年推出適配低軌衞星的高精度定位終端,精度達釐米級,獲國內多家農業合作社批量採購,相關收入同比增長68%。與中國星網合作開發行業專用通信終端,針對能源、林業等偏遠場景需求優化產品,毛利率維持在42%以上。研發投入佔比超12%,在衞星信號接收算法領域擁有多項專利,產品競爭力領先。總市值超200億元,應用端需求爆發將驅動業績持續高增。
10. 北斗星通(002151)
衞星導航芯片與終端的領軍企業,已拓展低軌衞星通信芯片研發,推出兼容北斗與低軌衞星的多模芯片。2024年芯片出貨量超5000萬顆,其中支持衞星通信功能的芯片佔比提升至20%,主要供應手機、穿戴設備廠商。與吉利時空道宇達成戰略合作,為其低軌衞星網絡提供終端芯片解決方案,訂單金額超8億元。在車規級芯片領域優勢顯著,已進入多家車企供應鏈,「衞星+車聯網」產品即將量產。總市值超300億元,芯片作為終端核心部件,將充分受益於衞星功能終端普及浪潮。
11. 天銀機電(300342)
衞星分系統核心供應商,主打產品星載製冷設備是低軌通信衞星的關鍵部件,國內市佔率超70%。為「GW星座」「千帆星座」等重大項目供貨,2024年相關收入達12億元,同比增長52%,毛利率高達45%。技術實力全球領先,產品適配10Gbps以上高速衞星載荷,已進入國際衞星製造商供應鏈。與航天科技集團保持長期合作,在手訂單超20億元,覆蓋未來2年生產需求。總市值超120億元,細分領域壟斷性強,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12. 康拓紅外(300455)
衞星地面測試設備龍頭,產品涵蓋衞星總裝測試系統、測控仿真設備等,國內市場份額超60%。隨着衞星量產加速,地面測試設備需求激增,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48%,其中低軌衞星測試設備收入佔比達70%。深度參與中國星網測試中心建設,為其提供全套測試解決方案,合同金額超15億元。技術壁壘高,擁有多項核心專利,競爭對手難以替代。總市值超100億元,作為衞星製造「賣鏟人」,訂單與發射計劃直接掛鉤,增長彈性十足。
13. 盛路通信(002446)
衞星通信天線核心廠商,可生產S、Ka、Ku全頻段天線,適配手機直連、高速上網等多場景需求。為中國聯通定製的手機直連衞星天線已批量供貨,2024年相關收入超9億元,同比增長85%。在車載衞星天線領域領先,與多家車企合作開發「衞星+車聯網」產品,即將實現量產。海外市場突破顯著,Starlink相關天線部件訂單超3億元,進入全球供應鏈。總市值超180億元,天線作為終端核心部件,將直接受益於民用市場擴張。
14. 雷科防務(002413)
衞星導航與通信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產品包括衞星接收模塊、抗干擾設備等,廣泛應用於軍事、民用領域。2024年低軌衞星相關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其中為政府客户提供的應急通信系統訂單超6億元。與中國衞通合作開發地面站抗干擾設備,提升低軌衞星信號穩定性,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發投入佔比超10%,在衞星信號處理領域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總市值超100億元,軍民兩用屬性使其抗風險能力強,訂單增長穩健。
15. 鴻遠電子(603267)
衞星用電子元器件龍頭,主營瓷介電容器、薄膜電容器等,是低軌衞星載荷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產品通過航天級認證,為「GW星座」衞星批量供貨,2024年航天領域收入超15億元,同比增長45%,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產能佈局充足,新增航天級電容器生產線2025年投產,產能提升50%。與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核心客户合作穩定,在手訂單超25億元,可支撐未來3年增長。總市值超250億元,作為衞星製造的關鍵元器件供應商,將持續受益於星座組網的密集發射需求。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匯總基於網絡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