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外創新中心,正重新定義中國汽車的全球化之路

2025-09-28 12:12

藉助電動化帶來的產業賦能加持,中國汽車從4年前開始重新開啟出口增量的新徵程,2023年,中國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但長時間以來,「出海」幾乎成了中國汽車全球化的代名詞,在此過程中,無論是整車出口,還是在海外市場建廠,全球各地消費者看到的,仍是一輛輛來自中國的汽車,但如何深入地向海外消費者展現品牌價值,又如何結合海外市場的本土化來打造技術優勢,仍是中國車企在不斷增長的出口數字中,需要探尋的全球化道路。

而作為中國汽車全球化佈局的代表,在全球擁有5大造型中心、五大工程研發中心以及眾多實驗場地的吉利汽車,正成為中國車企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與創新體系的縮影。

吉利歐洲創新中心Uni3 文中圖片均來自吉利汽車官網

近日,吉利汽車首次通過直播形式揭祕位於哥德堡的瑞典研發中心,這座建立於吉利歐洲創新中心Uni3之中的研發中心,系統展示了其如何將歐洲工程基因與中國智造深度融合,推動吉利在全球汽車技術競爭中的佔得先機。

Uni3的獨特首先源於其具備的地理位置優勢,坐落於北歐交通樞紐哥德堡,不僅便於吉利融入歐洲汽車生態圈,同樣也使其能夠充分利用當地複雜多樣的氣候與地形條件進行車輛嚴苛驗證。

此外,園區內匯聚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2000余名工程師,毗鄰林德霍爾姆科技園,與沃爾沃、極星、豐田等企業及上百家初創公司共同構建了成熟的汽車產業生態。

而瑞典研發中心則是吉利全球架構與安全體系的誕生地,據吉利介紹,從智能輔助駕駛到動力技術,從動態控制到安全體系,瑞研在多個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擁有超過2000項專利,該研發中心也成為吉利全球化研發戰略的技術高地與創新引擎。

立足沃爾沃對於安全的開發理念和標準,瑞典研發中心在安全技術領域的研發成果尤為顯著,結合中國智能製造的技術與品質,吉利也就此打造出獨有的全域安全體系。

在直播中,吉利展示了極氪9X的部分安全設計與參數,該車型車身扭轉剛度達41600N·m/deg,搭載「十宮格」門檻梁、「第三吸能盒」等專利安全設計,在50km/h正面柱碰、105km/h后碰等嚴苛測試中均表現優異。

對於智能化時代的安全考量,瑞典研發中心則打造出「失效安全」方案,以及基於現代加密算法的車輛網絡安全保護系統。

在瑞典研發中心,吉利還開發了CMA、SEA、GEA等覆蓋燃油到純電的整車架構,並在吉利、領克、極氪、沃爾沃等品牌上廣泛應用。

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言:「全球汽車產業的融合,是爲了打造更紮實的基本功。」通過吉利全球各大創新中心的打造,其全球化已不再是單純的產品輸出,而是體系化能力與全球接軌的展現。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吉利歐洲創新中心只是中國汽車行業全球化轉型的一個切片。從比亞迪在歐洲的電池工廠與設計研發,到長城在泰國的新能源創新佈局,再到奇瑞在南美的研發合作,這些動作共同説明,中國車企的全球化戰略已進入縱深階段。

不止於研發領域的互聯互通,在新能源、智能駕駛等關鍵領域,中國車企甚至正在從「跟隨」轉向「共建」甚至「領跑」。

儘管從前期佈局來看,中國車企的海外創新、設計、研發中心,仍以接軌國際標準,以及汲取傳統汽車價值塑造而設立,但隨着這些海外中心對於全球汽車人才的整合,以及其對於海外消費者需求理解的加深與品牌國際化形象的提升,未來,中國汽車也將不再僅僅是「市場進入者」,而是會在新的全球化體系下,以「技術共創者」「標準塑造者」的身份真正走向全球競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