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為聯合中國太保點亮「燈塔」,共創金融保險業智能化新範式

2025-09-28 11:17

保險業與前沿科技深度融合,這個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傳統行業正迎來一場深刻變革。2025年9月,在上海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25)上,華為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佈了「太平洋保險金融行業燈塔樣板點」。該樣板點建成國內保險業首個全棧自主創新的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具備千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與推理一體化能力,此舉標誌着保險業數化轉型邁入全新階段。

「太平洋保險金融行業燈塔」的落地帶來多重積極效應:一方面,為中國太保業務體系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撐,顯著提升銷售、理賠等關鍵環節的運營效率與決策準確性;另一方面,通過大模型技術有效識別潛在風險、減少欺詐損失,助力保險公司優化成本結構。

此次合作不僅是技術能力的升級,更是戰略路徑的實踐。中國太保持續推進科技自主創新,其旗下的太保科技成為首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的保險科技公司。太保科技與華為的深度協同,成功驗證了「自主創新+場景應用」的可行模式,為國內金融保險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先進理念與實踐範本。

AI重塑保險業價值鏈條

自成立以來,太保科技始終秉持「科技成就業務」的戰略導向,在實現收入與利潤雙增長的同時,完成了從內部效能提升到外部生態拓展的跨越。目前,公司科技人才規模已突破1600人,其中技術人員佔比達94%,為持續創新夯實了人才基礎。

中國太保的數智化轉型歷程可概括為「三級跳」:

  • 第一階段聚焦「能用」:通過將核心系統遷移至全棧自主可控的鯤鵬雲,僅用30天完成60余個應用的鯤鵬原生適配。在2024年「雙十一」業務高峰期間,系統峰值處理能力(TPS)提升10%,單張保單出單時間從800毫秒縮短至180毫秒。

  • 第二階段追求「好用」:將自身科技能力賦能行業夥伴。其網絡安全保險、新客轉化閉環等SaaS服務已對接20余家中小險企,初步構建起協同發展的行業生態。

  • 第三階段邁向「全面AI化」:2025年,中國太保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明確了「ALL IN AI」的戰略方向,計劃到2027年逐步擴大數字勞動力與AI能力覆蓋範圍,全面提升勞動生產率。這一戰略的落地依託於太平洋保險智算中心。作為行業首個全棧自主創新的智算基礎設施,該中心具備千億級參數大模型的訓推一體能力,採用華為「算、網、存、雲、管」協同的訓推一體化平臺架構,單日數據處理能力達20PB,為大模型訓練與推理任務提供高效支撐。

截至目前,中國太保已在銷售、理賠、管理等60多個核心業務場景部署AI應用,月調用量超500萬次,並以每兩個月翻番的速度增長,有力支撐集團「數智太保2.0」戰略的實施。

大模型技術深入業務場景創造價值

以健康險理賠為例,這一場景集中體現了AI技術在「降本、增效、提質」方面的價值。傳統理賠審覈高度依賴人工經驗與肉眼判斷,存在效率瓶頸與人為誤差風險。通過引入大模型技術,中國太保實現了自動化審覈理算,系統能夠智能識別、解析並校驗各類醫療憑證信息,處理實踐縮短至分鍾級,準確率提升至98%,達到超越初級審覈人員、逼近資深專家的水平。

截至2025年6月,健康險理賠月審覈案件量已突破10萬件,其中門急診案件達3萬件。理賠效率的提升不僅優化了客户體驗,也將員工從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專注於更復雜的案件分析、客户服務與流程優化,從而實現人效升級。此外,該模式為優化保險公司成本結構、開發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奠定基礎,並有效抑制保險欺詐風險。

健康險理賠場景的成功實踐,驗證了「數字勞動力」替代基礎人工崗位的可行性,為保險業端到端流程重塑提供了關鍵支撐。

聯合攻堅

打造金融保險行業燈塔樣板點

儘管保險行業普遍認同AI轉型的必要性,但金融業務對穩定性、安全性與性能的極致要求,為技術落地帶來嚴峻挑戰。

為支撐中國太保的AI戰略,太保科技與華為組建了跨部門、跨領域的聯合團隊,圍繞技術水平與業務場景展開協同攻關:

  • 在技術水平層面:雙方通過訓前全棧隱患排查與器件級異常預警,將平均無故障時長(MTBF)優化至行業領先水平,保障長周期穩定訓練;通過軟硬協同與算子融合技術,將主流模型推理性能提升50%以上;藉助「訓推共池」「自動伸縮」等創新機制,算力資源利用率提升25%,有效降低總擁有成本(TCO);通過華為集羣計算智能運維管理平臺(CCAE),實現故障的分鍾級定界與定位,確保金融級業務連續性。

  • 在業務場景層面:雙方聚焦銷售、理賠與管理三大領域進行深度融合。基於昇騰算力底座,大模型訓練整網計算性能提升30%;在推理場景中,通過華為AI推理加速引擎(MindIE)實現多機並行推理,顯著提升高併發吞吐能力。

華為為中國太保的AI創新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率的底層支撐。雙方合作逐步深化:從中國太保AI大模型一期項目落地,到2024年「計算生態聯合實驗室」揭牌,再到2025年燈塔樣板點的發佈——一系列成果持續涌現。

此次技術突破的意義超越了單一項目的成功,為行業提供了從技術到方法論的全方位參考:

  • 驗證了國產化技術棧的金融級能力實現了從底層基礎設施到AI平臺及工具鏈的全鏈路覆蓋,打破了對國外技術體系的長期依賴。通過軟硬件協同優化,其算力性能已逐步接近國外主流GPU水平,而在算力資源調度效率上更是達到甚至超越了國外同類方案。

  • 體現了「業務價值導向」的轉型理念:雙方以實際場景為驅動,共同沉澱出一套從平臺工具鏈到應用開發的最佳實踐。例如,通過「訓推一體、朝推夕訓」等模式,顯著提升了算力資源利用效率,成功支撐了超過60個業務場景。

  • 探索了「生態共創」新範式:依託聯合實驗室,雙方共同進行技術攻關,並致力於輸出行業標準,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轉型路徑和寶貴的人才儲備。

因此,這一「技術可控、價值可見、生態可續」的模式,為中國保險業乃至全球金融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一個堅實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樣板」。

展望未來

面向未來,華為與中國太保將繼續深化「技術+場景」雙引擎驅動模式,聚焦銷售、理賠、管理三大領域,共同打造更多AI標杆應用。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期間,華為發佈金融智能體加速器FAB(FinAgent Booster),依託其軟硬件與系統工程的能力,結合生態、人才與場景等資源,華為計劃幫助更多金融行業客户加速AI應用落地。過去四年,華為已幫助40多家國內夥伴進入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其中,中國太保相關的健康險理賠等場景應用優秀實踐,已成為照亮全球保險行業的AI應用範式。

華為數字金融軍團CEO曹衝表示:「未來,華為將通過全球銷售服務平臺,將中國太保的實踐經驗帶向海外。雙方的共同願景,是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更便捷、更可靠、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務體驗,讓全球客户共享AI帶來的價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