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政企協同繪就社區治理新圖景

2025-09-28 08:16

  羊城晚報記者 楊再睿 實習生 林靜桐 謝嘉琦

  如今的肇慶市端州區巖前社區,已成為兼具現代感與自然韻味的休閒觀光親水平臺。蝶變背后,是端州區創新推行的「大物業+大管家」社區治理模式。該模式成功入選廣東省委改革辦向全省推介的36個基層改革典型案例,成為城市更新改造及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領域的標杆,也是肇慶市此次唯一入選的案例。

  央企入駐擔當「大管家」

  時間回溯至2024年7月,彼時的巖前社區雖憑藉毗鄰七星巖5A景區的區位優勢聚集了不少人氣,但隨着人流增多,綜合秩序維護、環衞保潔、綠化管養等治理壓力與日俱增。為破解這一困境,端州區以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為契機,將巖前社區公共空間整體視作一個「大物業項目」,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央企保利物業,正式啟動「城市大管家」試點運營。

  據巖前全域服務保利物業服務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團隊不僅承擔起日常的環衞保潔、綠化管養、市政養護工作,還深度參與文旅運營,通過專業化、集約化管理,打破了以往多部門分散治理的壁壘。如今,在巖前社區寶環大道上,保利物業工作人員的日常巡邏已成常態,從商户經營規範到遊客需求響應,「大管家」的身影無處不在。

  多方協同實現創新共贏

  「以前社區里有些問題反饋后,總要等好幾天纔有迴應,現在有了‘星火連’,很多小事當天就能解決。」家住巖前社區的居民感慨道。這一變化源於端州區構建的「星火站-星火連-星火哨」黨建引領治理機制。

  保利物業與巖前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共建「星火站」,組建起由保利物業人員、社區居民小組代表、專業技術人員及黨員志願者構成的「星火連」隊伍,並在社區關鍵點位設置3個「星火哨」,實現精細化網格管理。

  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商家共建共贏,保利物業還聯合街道辦、職能部門、巖前文旅公司及商户代表,搭建議事協商平臺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截至目前,通過聯席會議已共同制定《巖前片區商户經營行業規範》《巖前社區居民公約》,解決綜合執法、環境整治、應急處置等各類事項81項。針對遊客出行需求,保利物業新增9台14座觀光車,高峰時段日均載客量從300人次提升至754人次,既方便了遊客,也帶動了周邊商户經營。

  在盤活閒置資源的同時,端州區還探索「集體+國資」開發模式,由保利物業統籌運營巖前片區停車場、擺渡車、户外廣告等資源,其中巖前一號立體停車場車位使用率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5%。此外,通過規劃寶環大道外擺經濟區域,在確保不擾民、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既豐富了社區商業形態,又實現了村集體和居民增收,真正達成「管理+服務+運營」的良性循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