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00億!今年最大車企IPO來了

2025-09-27 06:18

(來源:IPO上市實務)

來自安徽蕪湖。

本文4332字,約6.2分鍾

來源 | #融中財經

一個超級IPO,來了。

925日,奇瑞汽車(09973.HK,下文亦稱奇瑞)正式登陸港交所,公司上市首日較開盤價30.75港元高開11.22%34.2港元/股,總市值約2000億港元。

這意味着,歷經21年數次衝擊,奇瑞汽車終於叩開二級市場的大門。早在2004年,奇瑞便開啟IPO進程,卻因股權糾紛等問題未能推進。此后數年間,處於發展上升期的奇瑞始終受困於龐大資金缺口,雖多次謀劃重啟上市,但因盈利波動等障礙始終未能邁入正式流程,上市夢想一度遙不可及。如今,這場跨越21年的資本徵程,終得圓滿。

在當下造車新勢力以激進營銷、跨界聯名與流量明星代言輪番轟炸市場的高光時刻,奇瑞這個承載着中國汽車工業早期記憶的品牌,似乎在喧囂中稍顯低調。但若論及市場根基與消費者心中的分量,這位從自主品牌拓荒期走來的老將,聲量從未真正沉寂——它不僅是許多家庭的「第一輛車」啓蒙者,更在產業變革浪潮中始終保持着不可忽視的存在感。

回溯其產品矩陣,2003年橫空出世的奇瑞QQ」堪稱時代註腳。這款售價僅3-5萬元的兩廂小車,以圓潤可愛的造型、皮實耐用的品質和親民的使用成本,迅速席捲下沉市場。打着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廣告語的奇瑞QQ,更是曾創下月銷破萬、累計銷量破百萬的神話,國民神車的標籤也就此烙下。

眼下,在汽車產業加速向能源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展現出強勁的戰略定力與增長韌性的奇瑞仍是行業不可忽視的頭部力量。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按銷量計,奇瑞是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及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車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在港交所敲鍾上市的奇瑞,此次IPO總募資額達到91.45億港元,是2025年迄今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IPO,也是近年來港股市場中最大規模的車企IPO。而在奇瑞身后,同樣來自蕪湖的溜溜果園、三隻松鼠等企業也正推進港股IPO,資本市場的蕪湖板塊,愈發壯大。

 「小草房」走出千億造車巨頭

蕪湖長江邊的風里,至今還飄着一段關於小草房的往事。

20世紀90年代末,位於長江荒灘的幾間的簡易廠房里,以尹同躍為首的奇瑞創業者們暢想着造中國自己的汽車的願景。誰也沒想到,這間被當地人戲稱為小草房的創業起點,會在二十余年后,孕育出一家年營收破千億、全球累計銷量超千萬輛的中國汽車工業標杆。

起步於小草房的奇瑞,自創立起便帶着一股拓荒者的倔強。90年代末的中國汽車市場,合資品牌佔據絕對話語權,自主研發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奇瑞偏要啃硬骨頭,在資金、技術、人才、設備都緊缺的艱苦條件下,硬生生蹚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業之路。

1999518日,奇瑞第一臺發動機順利點火下線,自主品牌汽車的中國芯自此擁有了澎湃心跳。有了核心技術就有了底氣,國產轎車的自主化之路,就此在小草房里種下火種。19991218日,第一輛奇瑞汽車下線;2001年,奇瑞自主開發的第一款轎車風雲上市,很快成為橫掃市場的一匹黑馬

作為最早出口的中國車企,奇瑞始終在全球化道路上持續深耕。200110月,奇瑞首批10風雲轎車經天津港出口敍利亞,既實現了奇瑞整車出口的01」,也開創了中國轎車批量出口的先河。2003年以來,奇瑞汽車連續22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量第一。截至2025822日,奇瑞汽車的乘用車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300萬輛。

歸根結底,技術突破給了奇瑞闖市場的底氣。

2003年,奇瑞自主研發的第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比行業主流早了近十年;2005年,瑞虎SUV上市,中國首個汽車發動機自主品牌ACTECO正式誕生;2007年,奇瑞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成為首個邁入百萬俱樂部的中國自主品牌。

榮譽接踵而至:2008年,奇瑞捧回國務院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授予首批創新型企業2010年,自主研發的無級變速箱(CVT)下線,三年后憑此斬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9年,第三代ACTECO 1.6TGDI發動機入選中國心十佳發動機,技術實力再獲權威認證。

當時間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汽車產業迎來百年變局。奇瑞的選擇依然是先手佈局除了國際化戰略持續深入之外,奇瑞汽車的新能源轉型與智能化佈局也頗具成效。公司實施多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戰略,既保持燃油車發動機等核心技術優勢,又積極推進電動化轉型。

在純電領域,奇瑞汽車構建自主開發的純電專屬平臺,擁有涵蓋電機、電驅動系統的全棧自研能力,加速固態電池研發,形成「社會資源協同+核心部件自主」的雙軌發展模式。智能化領域,早在2010年,奇瑞汽車便啟動智能互聯技術研發,逐步構建起覆蓋智艙、智駕、機器人等領域的全棧自研體系。

謀於陋室,成於荒灘。奇瑞的故事,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長史,更是中國製造業自主創新、全球佈局的生動註腳。那個曾經在江邊荒灘點燃的汽車夢,如今正以千億級巨頭的姿態,駛向下一個更遼闊的星辰大海。

21年IPO夢,終如願以償

在港交所敲響上市鑼的奇瑞汽車,再也不用聽起了大早,趕了晚集的老話,因為資本用真金白銀為這家蕪湖車企補上了迟到多年的成人禮。

把時針撥回2004年,奇瑞首次啟動上市計劃。彼時中國車市剛進入黃金十年,民營車企渴望通過資本市場加速擴張,但奇瑞卻因股權結構複雜、盈利穩定性等問題暫緩腳步。此后十余年間,中國汽車產業經歷合資與自主的博弈、燃油車與新能源的交替,奇瑞雖穩居自主品牌第一梯隊,卻因戰略重心始終聚焦研發與全球化佈局,上市進程幾度擱置。

雖然上市之路一波三折,但依然有一批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方長期認可奇瑞汽車的價值。除了蕪湖系地方資本外,還有立訊精密國軒高科等產業資本出於戰略協同的佈局,還不乏長線佈局等待收穫的財務投資者。

如長期在汽車產業鏈深耕的IDG資本,在2023年和2024年初兩次堅定投資奇瑞,並安排投后賦能團隊持續在深度國際技術合作、歐洲主流市場開拓、股權資本結構優化、新業務拓展布局等方面助力。這使得IDG資本在幫助這家國際頭部車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出行領域再度收穫一個IPO

能成功抓住奇瑞汽車短暫的投資機遇,離不開IDG資本在汽車產業,尤其是智慧出行領域的長期深耕。

作為紮根中國市場超過三十年的投資機構,IDG資本不僅推動了中國創新創業生態的崛起,還見證了中國電動車的迭代。過去十余年,IDG資本在出行領域保持高度活躍,從智能汽車及零部件、自動駕駛到動力電池,實現了全產業鏈的覆蓋,先后支持了小鵬、蔚來、小牛電動、Pony.ai(小馬智行)、ZOOX欣旺達天奈科技Luminar、蜂巢能源、星星充電等眾多技術創新企業快速成長。

資本與產業的化學反應在業績端迅速顯形。

有速度、有規模、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模式,推動奇瑞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除新能源賽道、出口賽道保持強勢增長之外,奇瑞集團2024年銷售燃油車突破202萬輛,同比增長18.4%;國內市場銷量超145萬輛,同比增長55.5%,是全行業唯一實現新能源、燃油車、海外出口、國內市場四賽道全面增長的車企。

營收層面,2022—2024年,奇瑞汽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26.2億元、1632.05億元、2698.9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0.7%,增長主要來自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銷量雙雙提升。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車收入為682.23億元,同比增長24.25%,奇瑞解釋,主要由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帶動。

20042025,奇瑞長達21年的IPO長跑折射出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遷,從規模優先價值創造,從產品出海技術輸出,從依賴間接融資善用資本市場。而IDG等機構的長期陪伴,則印證了一個朴素的道理——真正的價值投資,是與企業共度周期,在戰略協同中實現雙贏。

來自蕪湖

成功IPO的奇瑞汽車,除了為身后一眾投資人年度成績單添上一筆亮色外,其所在地安徽蕪湖,更因這艘本土車企鉅艦的資本揚帆,新增了一枚沉甸甸的「IPO勳章

從數量維度觀察,身處中部腹地的蕪湖板塊,與合肥、武漢等創投活躍的省會城市相比,目前只有三十余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的總量稍顯單薄。在奇瑞汽車上市前,最新一幕發生在今年5月,同樣來自安徽蕪湖的古麒絨材在深交所主板鳴鑼上市,而這也是蕪湖2025年首單AIPO正式落地。

不過,數量差距的背后卻藏着蕪湖獨特的成長邏輯,作為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新興工業城市,其資本市場發展更注重質量優先后發蓄力

不同於部分城市依託早期民營經濟或互聯網浪潮快速堆砌上市數量,蕪湖的蕪湖板塊始終與製造業根基深度綁定,每一步增長都緊扣產業強市主線。

蕪湖的資本突圍,始於一場頂層設計的精準佈局。2025年,蕪湖圍繞資本市場發展啟動了三個專項行動,包括首發上市啟航行動計劃、併購重組鯤鵬行動計劃、企業培育春苗行動計劃,目的是推動企業上市、併購和后備企業培育,提供全周期服務。

其中,首發上市啟航行動計劃,旨在建立並完善企業上市三級調度機制和資本市場信息溝通機制,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進程。併購重組鯤鵬行動計劃,通過逐一摸排上市公司併購需求,搭建政策+資本+企業深度對接平臺,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吸收合併、控股或參股等加大對產業鏈相關企業的資源整合力度。

企業培育春苗行動計劃,依託蕪湖十大新興產業體系和未來產業規劃,引導企業在業務運營、財務管理和內控監督機制等方面持續規範運作,並支持上市后備企業用好省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對接綠色通道機制。

政策紅利下,蕪湖企業上市節奏顯著加快。今年4月,宏景電子正式登陸新三板市場,開啟資本市場新徵程;5月,古麒絨材在深交所上市;9月,奇瑞汽車推開港交所大門。此外,還有新增多家報審企業、輔導備案企業,新三板申報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

蕪湖板塊的底氣,來自龍頭企業的強勁支撐。從水泥大王海螺繫到汽車軍團奇瑞系,從消費領域的三隻松鼠到高端製造的楚江新材,上市公司與城市產業深度綁定,形成上市一個、帶動一片的生態。

海螺集團堪稱典範,自1997年港股上市以來,已孵化出海螺新材海螺水泥、海螺創業、海螺環保、海螺材料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2024海螺系總營收突破千億。其旗下企業,不僅帶動蕪湖建材產業升級,更通過再融資反哺綠色建材研發,形成產業-資本-創新閉環。

汽車賽道同樣亮眼。剛剛港股上市的奇瑞汽車生態圈孵化出的伯特利瑞鵠模具埃夫特,以及三聯鍛造福賽科技等上市公司和今年6月遞表北交所的埃泰克等,同屬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為推動集羣式發展,蕪湖市投控集團下發20億元資金專門圍繞首位產業實施縱向與橫向併購。

消費與製造的多元佈局,更顯蕪湖板塊韌性。三隻松鼠、三七互娛等新消費企業增添活力,楚江新材、淮河能源等製造業龍頭持續領跑。而在深耕A股的同時,蕪湖企業境外上市通道加速打開,溜溜果園等蕪湖企業相繼衝擊港股IPO。境外上市不僅為企業募集國際資本,更推動蕪湖製造走向全球。

如我們所見,蕪湖這座枕江而興的皖江之城,正用資本的温度與產業的厚度,書寫屬於自己的資本故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