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09:41
財聯社9月28日訊(編輯 瀟湘)從多數指標來看,美國金融市場無疑仍保持着強勁態勢: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向好、美聯儲降息為華爾街提供了新的動力、股市依然接近近期所創的歷史高點。
但在這表面之下,有跡象表明一些轉變正在悄然發生……
熱衷冒險的日內交易者正撤離市場「最泡沫化的領域」——那些僅憑動能和炒作在夏季飆升的押注。有跡象顯示,近期資金正從那些聚焦前沿技術和高槓杆科技巨頭押注的ETF中撤離,連長期作為風險偏好晴雨表的加密貨幣也失去了勢頭。
近年來,槓桿ETF——這類通過金融策略將指數或個股日漲跌幅度放大兩倍甚至三倍的工具——已成為快節奏散户交易者的熱門選擇。但業內數據顯示,本月這類深受散户青睞的產品遭遇了約70億美元資金流出,創2019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月贖回額。
這種轉變在Direxion三倍做多半導體ETF(代碼SOXL)等基金中尤為明顯——該三倍槓桿ETF追蹤半導體股票。數據顯示,SOXL本月迄今雖大幅上漲了31%,但投資者仍撤資逾23億美元——表明部分市場參與者正獲利了結。
同樣,放大特斯拉股價表現的兩倍做多特斯拉ETF(TSLL)正面臨史上最大單月資金流出。儘管這家馬斯克旗下電動汽車巨頭的股價在本月大幅走高,但TSLL本月已流出了約15億美元資金。
令市場情緒更加低迷的是,加密貨幣本周一度縮水約3000億美元,因為槓桿押注平倉——一波強制清算拖累比特幣和以太坊大幅走低,創下夏季以來最劇烈的波動之一。儘管周五幣價有所企穩,但此次平倉的規模以及對企業需求減弱的疑問,可能會給今年積累了可觀收益的幣圈多頭們帶來壓力。
當然,資金流出未必意味着恐慌,更多是倉位調整。在歷經數月無論勝算如何都獎勵冒險的行情后,交易員似乎正鎖定收益,為潛在波動做好準備。
這種謹慎部分還源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美國政府可能停擺,這將擾亂經濟數據發佈並打擊投資者信心。許多人也認為回調是健康的:股市和信貸市場已攀升至過去二十年間僅在極度狂熱時期纔出現的罕見水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率先行動的羣體。
散户投資者——常因行動迟緩且易過度反應而被華爾街譏為「傻錢」,在本輪周期中屢屢搶佔先機。他們上半年持續買入的操作極具前瞻性,推動了許多專業人士迟迟不敢相信的漲勢。四月關税引發回調后,散户交易者又率先重返風險資產。
而當前,散户投資者從市場泡沫最嚴重的板塊撤離,或許正成為又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TCW集團高級投資組合經理Eli Horton指出,「今年散户與機構投資者的持倉策略形成鮮明對比。回溯四月市場創下新低時,散户反而逢低買入。這堪稱一場由普通投資者而非華爾街主導的反彈。」
投機資金嗅到血腥味?
本周,標普500指數下跌了0.3%,雖然跌幅不大,但這卻是該指數一個月來的首次周線下跌。科技股佔比較高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也錄得了8月底以來的首個下跌周,跌幅達0.5%。與此同時,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國債ETF(TLT)連續第二周走低。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活躍交易員仍願意追逐快速波動的股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加密貨幣相關領域等他們青睞的板塊,但他們逢低買入和追漲的熱情確實有所減退。我不知道是否該將其歸類為消化不良。也許只是在大快朵頤數年后吃撐了。」
無論是出於本能還是疲憊,此次回調或許預示着市場對風險敞口的重新評估。但在如此高位的行情中,哪怕是微小的失誤——或時機不當的離場——都可能帶來巨大代價。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風險資產的全面下跌已迫在眉睫,但市場格局已較以往更為脆弱。資金正以數月來最快速度涌向更安全的資產——現金類ETF、黃金ETF及波動率相關產品。這些交叉趨勢共同指向市場正在經歷悄然重整。投機熱潮正在消退,即便核心板塊仍保持堅挺。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Slimmon指出:「市場已出現超買現象,尤其在高投機性股票領域。這些股票正逼近泡沫區域,這是極其危險的信號。」
一些機構眼下似乎也正打算有所行動。總部位於洛杉磯的Lido Advisors是目前正在調整風險敞口的機構之一。這家管理着3000億美元資產的財富管理公司在資產類別上保持平衡,但已採取對衝策略。
在駿利亨德森投資,該公司美國投資組合構建與策略主管Lara Castleton指出,客户對固定收益資產的興趣正在回升。她提醒道,僅憑美聯儲降息和寬松周期的樂觀預期進行買入是危險的。該機構團隊建議客户立足基本面,優先配置優質債券——包括國債、企業信用債和機構抵押貸款債券,以獲取收益同時規避過度風險。
PGIM Fixed Income聯席首席投資官Greg Peters則表示,任何看漲情緒的減弱都可能是暫時的。但即便如此,該公司仍保持謹慎——其約30%的風險頭寸目前配置在短期資產上,以便藉此把握收益與再投資機遇。
「在我看來,市場似乎有點疲憊,」不過他同時也指出,「鑑於近期強勁的增長數據,這種疲態或許只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