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家俱、藥品關税引來業界焦慮,「中企依舊淡定」

2025-09-27 23:03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作為最新關税攻勢的一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四(25日)宣佈,對進口廚房櫥櫃和浴室洗手檯徵收50%的關税,對軟墊家俱徵收30%的關税;他威脅已久的藥品關税也最終「靴子落地」,高達100%的税率讓涉及行業再度哀鴻遍野。

不過,路透社26日報道稱,面對10月1日即將生效的美國最新關税,中國製造商們的態度相當淡定。這家英媒特地前往了有着「中國家居商貿與創新之都」稱號的廣東佛山樂從,卻發現當地商家被問及此事時都表現出不以為意。他們告訴英媒,不少中國家俱製造商很早就放棄美國市場,另尋出路。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美國投資銀行傑富瑞也於周五發佈最新報告指出,特朗普對專利及品牌藥品加徵的關税「幾乎不會影響中國醫療健康龍頭企業」,因為中國藥企對美藥品銷售「佔比極低」,且大多通過與跨國藥企簽訂授權協議,以拓展美國市場。

「中國商家很淡定」

據路透社報道,同中國「世界工廠」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其他工業城鎮一樣,樂從擁有着龐大製造業集羣。這里分佈着180多家家俱商場,零售商、批發商和經銷商密集入駐,銷售的產品從膠合板桌椅到高檔皮沙發應有盡有。

樂從家俱城商會的官網介紹稱,30多年前,這個小鎮成為中國最早的家俱專業市場之一,當時它吸引了諸多國際客户,包括利潤和利潤率更可觀的歐洲和北美市場客户。

然而近年來,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關税壓力以及勞動力和生產成本的上升,中國製造商紛紛調整經營策略。

銷售經理Feng Junyuan向路透社透露,她所在的公司主營布藝座椅業務,早已降低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目前約60%產品在國內銷售,40%銷往海外,主要市場為印度和非洲。

「從去年11月起,關税加徵態勢已經非常明確時,我們就沒再在美國市場上費心思了。那邊沒人來採購,我們也不再嘗試對美銷售,成本實在太高了。」她説。

另一家售賣中高端沙發的老闆Jin Yun也表示,「去年關税上調的影響很大。當時我們還有兩個美國客户,但關税生效后,他們最終取消了訂單,這筆生意也就黃了。」

他還提到,今年的業務表現一般,客户主要集中在中東和東南亞地區,「各個行業的製造商都面臨不少問題,不只是家俱行業。市場規模變小了,競爭也很激烈,但我們會撐下去的。」

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家俱進口額達到255億美元,其中六成來自越南和中國。《紐約時報》分析指出,近年來,美國進口的家俱、廚櫃和浴室櫃份額不斷增加,關税可能會對消費者以及房屋建築商造成沉重打擊。

2024年,中國、越南和墨西哥是向美國出口家俱最多的國家。路透社製圖 2024年,中國、越南和墨西哥是向美國出口家俱最多的國家。路透社製圖

美國家俱企業:無力承擔本土生產

路透社指出,此次加徵關税前,特朗普曾在8月承諾幫助要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密歇根州「重振家俱業」。但美國政府數據顯示,本土家俱製造業自2000年以來就業人數已腰斬至僅剩約34萬人。

分析師重申警告稱,特朗普將矛頭對準沙發與櫥櫃,可能引發價格上漲併產生長期影響。行業高管同時擔憂,考慮到該國家俱供應高度依賴來自中國、墨西哥和越南的進口,美國國內家俱製造產能恐將出現缺口。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高端家居用品公司RH的首席執行官加里·弗里德曼(Gary Friedman)曾表示:「擴大本土產能,需要多年投資來建設設施和培養勞動力,而行業內多數企業無力承擔這樣的成本。」

受關税新規影響,美國本土依賴進口的家俱企業股價於周五出現下跌。和RH一樣,美國家居裝飾零售企業Williams-Sonoma的首席執行官,近日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及類似擔憂。當天,Williams-Sonoma股價分別下跌2%,RH下跌4%。

美國本土業務佔比更高的企業處境相對較好。總部位於密歇根州的美國家俱製造商La-Z-Boy股價上漲約2%,內飾公司Ethan Allen的股價上漲1.8%。

Ethan Allen約75%的產品在北美生產。其首席執行官法魯克·卡斯瓦里(Farooq Kathwari)在談及此事時表示,「我們將持續評估(關税)影響,但相信我們在北美強大的生產佈局,將幫助我們應對這些挑戰。」

特朗普本周宣佈的新一輪關税措施。《紐約郵報》製圖 特朗普本周宣佈的新一輪關税措施。《紐約郵報》製圖

為瑞典家俱零售商宜家供貨的立陶宛家俱製造商SBA Home,其首席執行官尤爾吉塔·拉德澤維丘(Jurgita Radzevičė)則提到,目前尚不清楚其對美出口產品將適用於何種關税政策。

「我們不確定新關税是在現有基礎上疊加,還是會取代現有關税,也不知道這些政策對歐洲企業的實際適用方式。」她同時透露,該公司正在北卡羅來納州推進一個家俱廠項目。

「美國本土生產的嬰兒牀非常少。」嬰兒家俱公司Newton Baby首席執行官亞倫·扎哈(Aaron Zagha)坦言,該公司將不得不提高在越南生產的售價爲600美元的嬰兒牀價格,具體漲幅將取決於總體關税税率。該公司還從泰國、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採購產品。

私營牀墊與家俱企業Naturepedic的首席增長官(CGO)阿林·舒爾茨(Arin Schultz)也向路透社透露,特朗普宣佈新關稅后,公司已暫緩從印度採購一批布藝牀頭板,「對於這批布藝牀頭板,我們原定的產品上市價格肯定要上調了。」

近幾個月來,在美國,從服裝到電視的各類商品價格均出現上漲。不過,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扎克·斯坦博(Zak Stambor)告訴路透社,新一輪關税對消費者的影響需要一定時間纔會顯現。

「大多數節日商品將在10月1日前就完成進口,因此新關税不太可能影響節日季銷售,」但他補充道,「對於本就面臨房地產市場低迷壓力的家裝和家居零售商而言,這無疑又增添了一道障礙。」

「對中國藥企幾乎沒有影響」

同日,特朗普還宣佈對進口的所有品牌及專利藥品徵收100%關税,除非相關公司在美國「開工建設」製藥廠。彭博社認為,這可能會稍微緩和新關税帶來的影響。

《紐約時報》也發現,新的藥品關税沒有包括仿製藥,只針對品牌藥,這對印度仿製藥製造商來説可能是一個勝利,因為利潤微薄,他們無力將生產遷至美國。

關税宣佈后,製藥行業股價率先承壓。丹麥諾和諾德公司股價一度下跌3.1%,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下跌1.1%,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公司下跌1.6%。澳大利亞杰特公司(CSL)股價跌至六年來新低,日本住友製藥下跌逾3%,中國香港和印度等地的醫藥股指數也出現不同幅度的跌幅。

當地時間周五,美國投資銀行傑富瑞的分析師發佈最新報告稱,「(美國)關税幾乎不會影響中國醫療健康龍頭企業」。這份研究報告寫道,擬議中的關税對中國藥企而言「並非重大擔憂」,對中國主要藥企的運營「幾乎不會造成影響」,因為這些企業「對美藥品銷售額佔比極低」。

2024年美國藥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地。路透社製圖 2024年美國藥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地。路透社製圖

傑富瑞指出,近年來,大多數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或處於商業化前階段的藥物研發企業,通過與跨國藥企簽訂授權協議拓展美國市場。他們擁有美國合作伙伴,因此「不受關税影響」。

報告稱,這些企業之所以受到保護,還因為它們「距離美國潛在的商業化市場至少還有一到兩年時間」,且其收入來源主要是專利使用費,而非直接藥品銷售。

這份報告還指出,對於中國CXO企業(醫藥外包服務)而言,新關税的影響同樣是「可控的」,因為他們已經在美國設有生產設施,且美國本土更高的生產成本將由其客户承擔,也就是跨國製藥公司來承擔。

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股份等中國CXO龍頭企業向美出口的產品主要為原料藥、生物藥原液和中間體,這些產品不在關税徵收範圍內。即使涉及少量製劑出口,其中大部分也是仿製藥製劑。

另據澎拜新聞等報道,對於特朗普的藥品新税,多家中國藥企均表示無重大影響或不受影響。

比如,億帆醫藥的F-627是為數不多直接對美出口的中國創新葯之一。F-627對美銷售此前是在美國進行CMO生產(醫藥合同加工外包),在德國進行包裝和發貨。

面對關税威脅,該公司已迅速調整供應鏈策略,計劃將該產品的質量放行和發貨環節轉移至美國本土進行。預計F-627最快明年起可實現從美國本土發貨,該政策對該藥品在美銷售沒有重大實質影響。

同日,浙江華海藥業方面也表示,目前仍在評估其產品是否會受到特朗普新關税的影響。而該公司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已擁有年產70億片藥片的生產能力。

不過,行業遊說組織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的高級副總裁亞歷克斯·施萊弗(Alex Schriver)指出,100%的藥品關税也可能會大幅推高成本,甚至導致藥品短缺。

他向美媒《紐約郵報》強調,藥品歷來都是免徵關税的。他補充説,「每一分花在關税上的錢,都會讓美國製造業少一分投入,讓未來療法與治癒方案的研發少一分資金。」

一家中國臺灣地區品牌藥企的匿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如果不考慮供應鏈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在美國新建一座藥品工廠並完成認證,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所以,最終最大的受害者,將是那些需要藥品的民眾。」他説。

「全球供應鏈非常複雜,製藥業是其中最複雜的,他不像工人擰幾個小螺絲製造iPhone那麼簡單。」BMO資本市場分析師埃文·塞格曼(Evan Seigerman)表示,關税對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沒有多大作用,大多數製藥公司現在考慮的可能是,等多變的特朗普任期結束后再做出永久性的生產決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