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史上最大收購,歌爾股份,砸下100億!

2025-09-27 18:33

(來源:浪哥財經)

靠大客户起家,是企業發展的常見手段。

天賜材料背靠寧德時代,成為全球第一大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商。三花智控拓普集團進入特斯拉供應鏈,躋身一線汽配廠。同樣,還有歌爾股份立訊精密「果鏈」企業。

20254月份的投資者問答中,歌爾股份曾強調其秉持的「大客户戰略」與行業特性相一致。

2025下半年來,歌爾股份斥資超百億收購米亞精密、昌宏實業、上海奧萊等公司,既能鞏固其在「果鏈」中的地位,也能加深與其他科技巨頭的合作,可謂一舉兩得。

看來這次,公司要將以大客户為中心的策略貫徹到底了!

「果鏈」造就山東首富

歌爾股份創始人姜濱,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學專業。

技術出身的創始人背景,令2008年上市的歌爾股份,僅用兩年時間切入蘋果供應鏈,為其提供藍牙耳機和微型麥克風等產品。切入蘋果后,公司營收實現跨越式增長。2013年歌爾股份營收突破百億,2022年公司營收超過千億。

蘋果對供應商採取「賽馬機制」,手機背板、聲學部件等產品會同時引入多家供應商,保障內部競爭與動態優化。這樣做,一方面能壓低供應商價格,另一方面可確保產品生產的穩定性,某家供應商出問題后,能夠有公司快速補位。

爲了當好「頭馬」,歌爾股份每年都將重金砸在研發上。2022-2024年間,歌爾股份研發費用分別為52.27億、47.16億、48.82億,比不少上市公司一年等營收還高。

蘋果助力下,2020年福布斯發佈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姜濱一度成為山東首富。

同一年,姜濱也在等待自己的第二個IPO

歌爾微是MEMS傳感器龍頭,具備MEMS芯片及ASIC芯片自研能力,掌握多種先進封裝工藝,國內智能傳感交互解決方案行業中擁有最多專利的公司

2020年歌爾股份便計劃讓子公司歌爾微登陸創業板,但在2024上半年,不知出何緣故,公司主動撤銷申請文件。后面轉戰港股,從「AA」轉到「AH」。分拆上市,有利於歌爾微緊抓智能終端市場機遇,鞏固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與大客户的順利合作,將姜濱一度託舉到山東首富的位置。歌爾微上市與歌爾股份后續的收購行為,在逐步完善其設想的業務版圖。

圍繞大客户

開展收購行動

此前靠大客户崛起的成功經驗,令歌爾股份產生「路徑依賴」。

雖然2022年公司曾經歷「砍單」風波,令其資產減值近18億元。但后面歌爾股份並未終止大客户戰略,而是換了更穩妥的執行方式。

2024年,歌爾股份前三大客户銷售額佔比分別為31.96%28.1%19.55%隱隱呈現「三足鼎立」之勢。相較於前些年公司第一大客户營收佔比近半的情況,好了不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

歌爾股份之前的收購行為不算少,但多是集團內部消化。2025下半年公司的收購行為,則是以客户為中心點向外拓展的。

先看歌爾股份對米亞精密、昌宏實業的收購,這兩家公司是蘋果智能手機、手錶等產品結構件生產商,收購后可以加強歌爾股份與蘋果的合作。

而且,這次收購破了兩個先例:一來這是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歌爾股份斥資約104億港幣(摺合95億人民幣)完成此次交易;二來這是公司首次收購精密結構件業務,有望將觸手延伸到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等更多領域。

另外兩個小型收購行為,則是圍繞客户META展開。

雖然國內閃極、雷鳥等AI眼鏡公司如雨后春筍冒出,放眼全球來看META仍是最強王者。2024META與雷朋合作推出的AI眼睛出貨量超150萬台,遠超蘋果Vision pro

20258月,歌爾股份子公司歌爾泰克擬Haylo提供不超1億美元的有息借款,用以收購Plessey的全部股權。Plessey是全球知名的Micro-LED公司META曾與其達成協議,獲得其AR顯示屏的獨家技術授權。

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布控Plessey,實則更想加深與META的合作。2024METAAR產品全球市佔率超75%9月份,歌爾股份計劃對舜宇奧來進行業務重組,加深在AR領域縱向延伸。

這樣看來,歌爾股份2025下半年的收購計劃,多是以蘋果和META為中心逐步推進。

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

爾股份走向新徵程

2025AI/AR眼鏡產品有望重回增長趨勢,預計2028年,全球AR設備出貨量達到690萬部。

歌爾股份已經搶先一步,佈局AI/AR產品以及其中關鍵的光波導技術。

公司2018年與Wave Optics簽訂獨家協議,生產衍射光波導元件。后面又跟高通合作,推出新一代MR設計方案。20252月子公司歌爾光學發佈全新AR全綵光波導顯示模組,突破技術瓶頸。

另外,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逐年上升,有望從2020年的34%增長至2030年的50%

靠着聲學老本行,歌爾股份切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佈局了麥克風、AR-HUD和光學組件等產品。針對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的MEMS傳感器,也在加速研發中。但其汽車電子產品暫未規模放量,需跟蹤后續訂單與客户合作情況。

聲學類產品天花板隱現,圍繞大客户拓寬業務線,押注AI+AR眼鏡、趁早佈局汽車電子,是歌爾股份擺在明面上的戰略選擇。

總結

穩健,是歌爾股份創始人姜濱的性格特質之一。領導人風格會顯化在公司經營上,歷經二十多年風雨,歌爾股份仍圍繞穩妥的「大客户戰略」繼續前行。

只是,經歷2022年「砍單」事件過后,公司不再「押寶」於一家大客户身上,可穿戴設備跟汽車電子新業務拓展,顯示出歌爾股份的風險把控跟生存發展之道。

給大家推薦個很牛X的短線玩家金研閣主,一套《降龍十八漲》手把手教你如何抓龍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