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二手房交易風險提示頻發,「全流程保障」時代到來

2025-09-26 21:49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李凱旋 天津報道

關於居住及房產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向細節化、安全化靠攏。近日,我國專門針對住房租賃的行政條例正式落地實施,為租客和房東均提供了保障。與租賃不同,房產買賣流程更加複雜,風險更多,更需要企業自律以及政策聯合發力。9月24日,西寧市就針對二手房買賣作出一系列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交易安全。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近兩年,行業主體也開始同步發力,多方面保障住房交易。例如,9月22日,貝殼控股有限公司(NYSE:BEKE;HKEX:2423)(下稱「貝殼」)便發佈了「真保障」全流程服務保障體系,提升自身服務品質,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住房租賃條例開始實施

9月15日,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住房租賃的行政條例正式實施,該文件對於房屋安全、押金退還、租金穩定性以及租賃備案等長期困擾租賃市場的問題作出了一系列規定,讓租客和房東雙方都免去了部分后顧之憂。

具體來看,文件從房源供給、合同規範、租賃主體以及權益保障等多個方面作出了系統性規定,幫助行業破解痛點並提供製度保障。例如,文件指出,明確禁止將廚房、衞生間、陽臺、過道、地下儲藏室、車庫等非居住空間單獨出租用於居住。此外,文件還對租賃住房的單間租住人數上限、人均最低租住面積標準也做出了規定,從源頭上杜絕了「羣租房」。

與此同時,文件還在盤活存量房屋資產、培育住房租賃企業等方面給予了發展空間,並提出住房租賃市場要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場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企業。

「這份條例文件填補了住房租賃領域國家級行政法規的空白,為市場主體劃定了行為紅線,為監管部門提供執法依據,將推動行業從‘粗放發展’向‘規範運行’轉型,最終實現住房租賃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有城市開始提示房產交易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除了租賃之外,房產買賣的規範性也在不斷提升。9月24日,西寧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佈重要提示,表示近期在二手房交易環節發現使用虛假身份與房東進行房產洽談等違規行為。

由此,西寧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提醒市民,在二手房交易中要查看不動產證、重點核對不動產證上的產權人與賣方身份信息、通過西寧市房地產交易服務中心設立的免費資金監管賬户進行資金結算等,避免交易風險。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近兩年,隨着交易規模擴大和消費者需求升級,房產交易的風險已經不止於房源真偽。從房款支付到合同履約,物業交割到房屋質量,消費者依舊面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

房地產市場是民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交易安全與服務品質提升始終是政策關注的重點。9月22日,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祕書長張正表示:「房地產市場關乎千家萬戶,交易安全和服務品質提升是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核心議題。」

「目前,全國住房交易中,二手房佔比不斷提升,房地產市場邁入‘存量時代’,消費者購房更理性、更重視安全感。購房者除了對居住本身的品質需求更高之外,也對服務的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品質服務成為順應時代需求、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9月22日,貝殼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多舉措保障房產交易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自房產交易行業起步以來,亂象便不斷,包括虛假房源、房屋存在糾紛、購房款被違規劃轉等。2011年,鏈家率先提出「真房源」,用真實存在、真實在售、真實價格和真實圖片的標準,解決了行業「虛假房源」這一頑疾,並通過建立樓盤字典等,逐步搭建用户的基本信任體系。

9月22日,貝殼在天津發布了「真保障」全流程服務保障體系。據悉,該體系涵蓋「真實房源、房款安全、佣金可退、隱私保護、質量補償」等重點環節,旨在通過標準化、可執行、可賠付的保障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交易全流程的服務保障。

貝殼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真保障」全流程服務保障體系包括35項服務承諾,分為6項平臺級承諾和29項品牌級承諾。其中,平臺級承諾由貝殼平臺發起並做基礎能力建設,聯合平臺合作的經紀品牌共同為消費者提供保障。目前,「真實房源,假一賠百元」「交易不成,佣金無理由退」「物業欠費,損失先行墊付」3項承諾已經在全國範圍內上線。

而「房款安全,平臺兜底」「漏水披露,損失補償」「免電話營銷,擾一賠百元」則已經在部分城市上線並逐城推進。貝殼方面表示,最終,這些承諾與各地級品牌承諾相結合,構建出覆蓋更廣的保障網絡。

貝殼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保障方面,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此外,貝殼設立了1億元「先C后B」專項保障金作為兜底,確保消費者在合規交易遭遇損失時,能夠得到快速賠付。據悉,從2001年至2025年8月份,貝殼平臺服務承諾已累計退賠墊付37.6萬單,共55.6億元。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