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7 18:32
國電南自8項科技成果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鑑定
9月26日,國電南自2025年度第一批科技成果鑑定會在南京召開。鑑定會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能源集團以及用户單位等院士、專家和領導50余人應邀參加會議。
國電南自立足國家所需、產業所趨,堅持以高標準改革、高水平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央企創新聯合體、工信部揭榜掛帥、工信部國資委「YTL」應用示範等多項國家級重點科技攻關任務。本次提交鑑定的8個項目,作為今年第一批集中鑑定的科技成果,凝聚了公司在國家攻關任務中安全可信、功率預測、多能互補等多方面的創新突破。
經院士領銜的鑑定委員會鑑定,一致認為「全面自主可控的新型綜合能源自動化平臺軟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安全可信智能分散控制系統研製與應用」等8項科技成果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
全面自主可控的新型綜合能源自動化平臺軟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項目研發了一套全面自主可控的新型綜合能源自動化平臺軟件。開展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柔性分組接入、千萬級實時庫水平擴展、跨安全區協同、數據分析預測等技術研究,有效解決了綜合能源自動化平臺的核心共性難點,為公司自動化系統產品提供軟件技術底座,實現「源、網、荷、儲」全環節賦能。
2
安全可信智能分散控制系統研製與應用
項目基於全國產軟硬件研製了新一代自主可控分散控制系統軟件平臺,構建了全棧可信的DCS內生安全體系,開發了火電機組深度靈活調峰智能優化控制系統軟件,項目成果形成了華電睿藍maxCHD2.0安全可信智能分散控制系統。
3
新能源功率預測及高性能發電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
項目聚焦新能源高精度功率預測與高性能發電控制技術研究,研製全國產化系列產品,形成自主可控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提升預測精度與涉網性能,實現風光儲氫等複雜場景優化控制的示範應用,助力新能源場站友好併網。
4
全國產安全可控一體化監管系統
項目基於雲邊協同數智底座,攻關了高精度網絡流控與輕量級邊緣任務調度動態管控技術、多源威脅數據融合分析與動態可信度量的安全防護等技術,研製了覆蓋「火、水、風、光、儲」的全國產安全可控一體化監管系統,實現了多能源類型、全業務環節的統一監視與協同管理運營。
5
全國產多能互補一體化廣域協同發電智能運行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項目聚焦能源大基地多能互補一體化協同發電運行控制,突破了大基地異質電源系統耦合集成建模,集羣功率預測,送受兩端協同的高效仿真計算及基於獨立控制區的協同調控等核心技術,研發了全國產多能互補一體化廣域協同發電智能運行控制系統,在「沙戈荒」、「水風光」、「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場景開展應用,有效支撐電網穩定運行,顯著提升新能源消納率,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6
國產安全可信風電機組控制系統
項目設計了風電控制系統的高可靠性架構,構建了基於可信安全架構的系統信息安全框架,研製了全棧自主可控的PLC裝置、風電場SCADA系統、能量管理系統,開發了風電機組智能控制算法,研發了全工況仿真的主控系統測試平臺,其中主控系統國產化率達100%,併成功實現工程應用。
7
水電新能源綜合監控系統
項目構建基於全國產安全可信架構的水電新能源綜合監控系統,重點突破面向對象統一建模、大容量實時庫、節點分區數據同步及多維智能告警等核心技術,實現多源數據的高效處理與全鏈路安全可控,顯著提升系統實時性、可靠性與智能化水平,推動水電站監控系統的安全升級與數字化轉型。
8
基於智能診斷與AGC優化的流域聯合調度系統
項目通過流域梯級水電站聯合調度分析,在線評估機組健康狀態,以發電效益最優為目標,構建機組組合優化模型,實現最優的機組開停、負荷分配和水位動態控制,機組狀態與診斷模塊實時同步,形成機組狀態和AGC優化閉環的流域智慧調度整體解決方案。
國電南自將緊緊圍繞國家能源安全和科技自立自強,堅定不移地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國家隊、主力軍作用,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成果上培育不斷取得新突破,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創高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能源數字化轉型實現。
圖 文丨研究院
編 輯丨潘夢旎 研究院
審 核丨證券法務部 黨建工作部 研究院
欄目期數丨2025年第154期
(國電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