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7 14:30
i人(內向性格者)看展,不喜歡跟着講解員,希望自己掌握節奏;展覽出圈「人從眾」,講解員不夠用,觀眾期待不只「走馬觀花」……這樣的情況,有完美解決方案嗎?
「登臨出世界」,在敦煌當代美術館——一家年輕的展館舉辦,關鍵詞是「塔」。展覽匯集了東漢至元代的20多件珍貴文物,以及20余件(組)當代創作,從歷史、建築、文學、視覺藝術等諸多視角,帶觀眾理解「塔」的文化內涵。本報記者「打卡」了展覽,並被一個神奇的「小玩意兒」吸引了。
一邊逛展,一邊拍照,一邊「聊天」……這款由商湯科技和敦煌當代美術館聯合推出的AI智能講解器——「AI問客」,是專為文旅場景打造的AI智能講解軟硬件一體產品,包含基於商湯日日新多模態大模型的智能系統,以及靈宇宙小方機等多種智能硬件,可為遊客提供「可感知、會思考、有温度」的AI講解敍事伴侶,重構傳統的導覽體驗。
一進門,數字裝置《映心》就帶給參觀者極大震撼,任意角度拍個照,「AI問客」便開始介紹起來:「寶,快看這個超棒的展項《映心》吧!藝術家鄭靖用數字光影和空間,把紙上的塔變成了一個沉浸式的大裝置哦!你只要順時針走一圈,就能體驗到‘繞塔’和‘登塔’的儀式感啦!」
敦煌當代美術館館長杜晨艷説,有了「AI問客」,遊客就有了一個「一對一」的全程智能旅伴。遊客可以隨時停,反覆問,通過「語音+視覺+文字」的方式交互對話,不必擔心「沒跟上」,自己掌握整個逛展節奏,真正實現「想看什麼、怎麼看,自己說了算」。
《映心》的介紹,是「萌語調」,年輕人、小朋友都喜歡,上了年紀的觀眾,還可以調整為「懷舊調」。面對北宋時期的《報父母恩重經變絹畫》,「萌語調」會説:「整張圖上110多個角色都活靈活現,好神奇呀!而且畫卷還抄錄了《佛説父母恩重經》,讓人一看就心生敬意」;而「懷舊調」則告訴你:「中央繪有六角或八角盔頂木構亭閣式塔搭圖像,象徵神聖與永恆……」
在聽完講解后,還有更多好奇與追問?此時,只需對着設備進行一對一語音提問,就能得到個性化的解答。無論是深入探討文物背后的歷史淵源,還是追問某個藝術細節的創作緣起,都能即時獲得迴應,讓觀展過程真正實現從「單向輸出」到「互動對話」的升級,成為邊走邊聊的「逛展好搭子」。
不僅如此,如果還想知道專家大佬怎麼説,只要點擊「館長説」,就能收到來自館長從自身角度,對每一件展品、每一份作品的精彩闡釋。
參觀結束,記者還獲得了自己的「觀展報告」——參觀時長1.07小時,AI問答22次,專屬標籤是「觀展節奏大師」,最關注的展項是「東漢搖錢樹」,被評價「你對它頻頻駐足凝望,彷彿好奇精靈在心間跳躍」。「觀展報告」還提供「攝影展」,可以將與「AI問客」互動時拍的圖下載下來——看,一舉兩得!
「未來,產品還將持續推動賦能文化產業運營,助力各場館、景區的運營方實現從‘人力成本中心’到‘數據驅動決策’的運營模式升級。」商湯科技智慧文旅產品經理謝雨晴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