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風起海之南 揚帆啟新程丨活力中國調研行

2025-09-27 10:24

(來源:經濟日報)

轉自:經濟日報

山海瓊崖,開放高地。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立我國首個以真實世界數據應用於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醫療特區,讓國際創新療法加速惠及更多患者。

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在陵水黎族自治縣下水投用,填補了我國在海洋工程與數據中心新基建融合發展領域的空白,整體技術水平與產業化能力處於國際前列。

我國首個以教育開放為核心使命的園區在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建成,致力於引進國內外一流高校集聚辦學,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多學科融合、中外互鑑的全球留學目的地。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信用修復「一口申請、一網辦理」,幫助失信的商事主體「零跑動」完成信用修復;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全省統一公開透明的土地信息推介平臺——「土地超市」,實現「雲上讀地」「雲上選地」「雲上買地」。

近年來,海南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將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一個個「首個」「首批」在海南誕生發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朝着全島封關運作的關鍵節點穩步邁進。

五年來,海南始終將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強頂層設計,精心謀篇佈局,以制度集成創新推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自貿港建設,勇於為國家試製度、闖新路、作示範,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改革創新多點開花、成果豐碩,目前已形成20批165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海南省委副祕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説:「我們將不斷深化制度集成創新,用改革的思維破難題、促發展,接續推出更多標誌性、引領性強的改革創新成果,助力封關運作 ‘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

在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數字經濟的浪潮正加速湧動。「在中國,平均每10分鍾,就有一家中小企業申請獲得鄧白氏編碼。落地海南迄今,我們已為超15萬家企業發放鄧白氏編碼。」鄧白氏中國區總裁吳廣宇介紹説,作為全球領先的商業數據與分析決策賦能公司,鄧白氏於2022年在海口註冊成立海南鄧白氏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立足海南自貿港,依託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等優勢,服務更多中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和海外企業開拓中國市場。

數據印證活力:2024年,海南省數字貿易287.9億元,同比增長44.5%。今年1-7月,海南省數字貿易135.3億元,其中出口85.3億元,增長5.5%。其中,計算機服務出口增長1.3倍,盛哲、高圖、樂羽、西山居等遊戲企業的出海業務增加6.7億元。數字經濟正成為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

科技引領,讓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今年7月30日至8月4日短短5天時間,便實現了「五天兩發」的驕人業績,標誌着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正式進入高密度常態化發射階段。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天梁介紹,「二期建成后,4個工位年發射能力有望突破60次,單個工位發射周期可從月發一次壓縮至10天甚至一周。」

隨着海南商業航天產業破題發展,圍繞商業航天的一系列產業鏈開始在文昌集聚。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王鳳宇介紹,航天城正與國家深空實驗室共建四大科研中心,聯合清華大學等高校推進國際合作,圍繞火箭研發、衞星應用的產業鏈加速集聚,未來將吸引全球力量共築「航天夢」。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今年12月18日封關運作的倒計時已經啟動,第一批封關運作31個項目全部建成。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勁松介紹,海南印發實施自貿港進口徵稅商品目錄、海關監管辦法、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核心政策及配套制度,構建起自由便利的政策體系。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吸引全球資本目光:過去5年,海南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從制度創新突破到產業發展升級,從科技賦能「動能轉換」到封關運作「衝刺攻堅」,海南自貿港正在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上書寫新篇章。隨着封關大幕即將拉開,一個更開放、更繁榮、更具活力的海南,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