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7 10:57
9月23日,一場聚焦菌絲體新材料應用的主題活動在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區與君臻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維力醫療園廠區同步舉行。此次活動由君臻生物與西交利物浦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舉辦,通過學術研討、實驗室觀摩及實踐體驗,探索菌絲體材料的「產學研用」協同模式,為生物製造領域注入新動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菌絲體材料因其環保特性備受學術界與產業界關注,其發展方向與《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高度契合。該方案明確提出促進綠色化發展,聚焦皮革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為菌絲體材料的產業化提供了政策導向,並凸顯了其在產業結構升級中的市場前景。
活動現場,君臻生物創始人、CEO向柳表示,菌絲體材料作為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不僅能破解傳統皮革及塑料污染難題,更能通過技術迭代與場景落地,將「綠色創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西交利物浦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Ivan Parati認為,生物基材料尤其是菌絲體材料,是人類應對環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為高校與科創企業合作的橋樑,IND302項目聚焦菌絲體材料的研發與應用。西交利物浦大學期望通過與君臻生物的深度協作,加速技術產業化,推動新質生產力在設計、製造等環節的廣泛應用。
在技術分享環節,君臻生物菌種技術總監朱新宇展示了多項突破性進展——依託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的聯合研發項目,君臻生物已收集200多個潛力菌種,篩選出3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菌種。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公司成功將材料生產周期縮短30%,材料強度提升40%,相關技術已申報6項發明專利,以「技術硬實力」夯實新質生產力根基。
活動期間,西交利物浦大學師生深入君臻生物中試車間,觀摩了1.6米×1.6米超大規格菌絲體皮革的生產過程,並瞭解了三級菌種擴培發酵工藝。在實操體驗區,師生們分組完成了菌絲體泡沫材料的全流程操作,實現了學術研究與產業實際的深度對接,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儲備了專業人才。
一組埋入菌絲體的小型生態盒吸引了師生目光,盒中種子穿透菌絲體表層順利發芽
作為國內深耕菌絲體材料領域的企業,君臻生物從校企合作起步,逐步深入專業領域,構建了「頂尖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企業+產業鏈龍頭(一汽紅旗、安踏集團等)」的協同創新網絡。2025年初,君臻生物在蘇州工業園維力醫療園區建成了近1000平方米的中試工廠,初步具備商業化交付能力,為新質生產力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打通了關鍵環節。
向柳表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跨學科科研優勢與企業的產業化實踐能力形成互補,這種協同合作模式是響應《「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產學研協同推進生物製造」的具體實踐,也是新質生產力從「技術突破」走向「產業價值」的關鍵一步。
新質生產力的爆發正快速轉化為產業價值。2024年9月,君臻生物與再造衣銀行合作的菌絲體皮衣、皮包登陸米蘭時裝周,憑藉「環保屬性+時尚設計」引發國際關注,展示了中國生物基材料的新質生產力成果。2025年4月上海車展上,其研發的菌絲體皮革作為內襯飾品應用於一汽紅旗概念車,以「甲醛零釋放、100%生物基」的特點,為汽車行業綠色升級提供了新方案。
菌絲體皮革作為內襯飾品應用於一汽紅旗概念車
此外,君臻生物推進的菌絲體發泡材料已進入寵物用品、包裝材料合作企業的試樣階段,助力下游產業降低碳排放,讓新質生產力的綠色價值覆蓋更多場景。
朱新宇強調,君臻生物的生產全程貫穿「循環」理念,以農業廢棄物為培養基,產品及生產固廢最終可在45天內完成堆肥降解。這種全生命周期的環保特性,不僅符合歐美「綠色皮革」倡議、滿足中國建築材料低碳標準,更以「低耗高效」的生產模式,詮釋了新質生產力「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涵。
「公司計劃通過融資進一步擴大產能。」向柳透露,公司目標是在2027年實現百萬平米菌絲體皮革、千萬件發泡材料的量產,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達成,推動生物製造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