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產GPU第一股」摩爾線程IPO過會,募資80億投新一代AI芯片

2025-09-27 07:1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文/方周 編輯/呂棟)

9月27日傍晚,上交所公告稱,上交所上市委在舉行2025年第40次審議會議,審議結果顯示,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下稱摩爾線程):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摩爾線程自今年6月30日申報科創板IPO獲受理,到9月27日成功過會,用時僅88天,該公司也是今年科創板IPO新過會的企業中,從受理到過會用時最短的。

在證監會科創板「1+6」改革政策發佈滿100天的背景下,此事也被市場視為科創板提升審覈質效、強化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鮮明信號。據悉,此次IPO,摩爾線程擬募資80億元,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人工智能)訓推一體芯片研發項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圖形芯片研發項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發項目等。根據摩爾線程披露,公司預計最早可於2027年實現合併報表盈利。

目前,摩爾線程離成功上市只差臨門一腳,只要註冊成功,摩爾線程將成為「國產GPU第一股」。

據介紹,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6月11日,註冊資本約4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張建中,他曾擔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在GPU行業擁有近二十年的積累和豐富經驗。

摩爾線程多位核心高管也均有英偉達公司的工作經歷。據招股書,該公司聯合創始人、現公司董事周苑,2004年至2020年曾在英偉達任市場生態高級總監。摩爾線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副總經理張鈺勃,2013年至2017年在英偉達任GPU架構師。摩爾線程副總經理楊上山,也曾有8年英偉達GPU架構師的工作經歷。張鈺勃、楊上山均為摩爾線程核心技術人員。摩爾線程副總經理王東則在2007年至2019年在英偉達任銷售總監。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摩爾線程以255億元的估值排名第261位,目前,摩爾線程由創始人兼CEO張建中以及建銀國際資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家機構共同持股。張建中直接持有11.06%的股權。

截至目前,摩爾線程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構(蘇堤、春曉、麴院、平湖),產品覆蓋AI智算、雲計算、高性能計算、圖形渲染、計算虛擬化、智能媒體、個人娛樂與生產力工具等領域。

摩爾線程此前發佈的招股書中介紹,摩爾線程在國內GPU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基於自主研發的MUSA架構,公司率先實現了單芯片架構同時支持AI計算加速、圖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學計算、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的技術突破,有力推動了我國GPU產業的自主可控進程。

但國產GPU廠商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投資者們最關心的問題在於,公司如何應對來自以英偉達為首的行業龍頭的競爭。摩爾線程曾在迴應問詢時明確表示,英偉達H20產品與公司最新產品不構成直接競爭。其指出,H20作為遵守美國出口限制而推出的產品,部分算力指標較H100大幅降低,其在大參數規模模型的訓練場景中難以滿足高性能計算需求,無法有效支撐當前主流大模型訓練任務。

國產AI算力廠商的產品在推理領域能力已取得顯著提升,在性能已有替代H20的能力。摩爾線程最新一代量產量銷產品算力較強,且原生支持FP8,在推理市場上有能力打開市場空間。同時,H20的「后門安全風險問題」為國內GPU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儘管享有「中國英偉達」的美名,但摩爾線程坦言,目前其與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相比,在綜合研發實力、核心技術積累、產品客户生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24年度,公司旗下AI智算產品、圖形加速產品及智能SoC產品在國內市場相應細分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不足1%。

另一方面,摩爾線程已銷售集羣的板卡數量較少,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在回覆中,摩爾線程直言道,「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銷售基於平湖架構集羣對應的板卡數量相對較少。」

其解釋道,公司基於平湖架構的第二代超大規模智算融合中心產品於2024年底剛剛推出,支持萬卡互聯,但市場導入、客户產品測試驗證工作需要一定的周期,具體客户合同訂單的簽訂交付亦涉及一系列的溝通協調工作。因此,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銷售基於平湖架構集羣對應的板卡數量相對較少。

此外,摩爾線程的專業/桌面級圖形加速產品收入也自2023年以來出現持續下滑。摩爾線程稱,主要系外部供應鏈環境變化與圖形加速市場需求持續升級之間的矛盾所致。摩爾線程表示,通過本次上市,摩爾線程將持續加大創新項目研發投入,繼續響應國家關於「加快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以及「建設新型算力基礎設施」等戰略,助力我國在全球智能計算領域實現產品先進、技術領先,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摩爾線程收入分別為4608.83萬元、12398.19萬元、43845.95萬元,其中前五大客户銷售額分別為4119.29萬元、11837.66萬元、42435.03萬元,佔比分別為89.86%、97.45%、98.16%。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3955.22萬元、-167331.03萬元、-149193.77萬元,研發費用分別為111649.37萬元、133442.57萬元、135868.90萬元,分別佔收入的2422.51%、1076.31%、309.88%。

2025年上半年,摩爾線程實現營業收入7.02億元,已超過2022年至2024年的全年營收水平,但仍陷入虧損,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2.71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47813.47萬元。

從毛利率情況來看,摩爾線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0.45%、27.84%、72.32%和69.17%,整體呈現上漲趨勢。據該公司稱,其前期毛利率較低主要是為以價換市,實現市場拓展,提高市場對其產品的認可度。

在AI行情推動之下,摩爾線程近兩年迅速調整了其產品及業務重心,從競爭更為激烈的桌面級圖形加速產品,向毛利更高的AI智算及專業圖形加速產品轉換。

招股書顯示,AI智算產品(包括集羣、板卡、一體機),在2024、2025年上半年已經成為摩爾線程核心產品,收入佔比分別達77.63%、94.85%。該公司表示,由於市場對大模型訓練、推理部署、GPU 雲服務等需求大幅提升,使得AI智算產品收入大增。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該公司的產品戰略轉型也帶來大客户的波動和集中化的情況。在今年上半年,摩爾線程第一大客户R貢獻了期內56.63%的收入,對AI智算集羣設備的採購總金額將近4億元;2024年該公司第一大客户C的收入佔比為38.07%,主要銷售內容同樣是AI智算集羣設備,但到了今年,客户C並未出現在前五大客户名單中。

摩爾線程在問詢階段坦言,集羣客户在完成初期部署后,下一階段採購一般需等待新項目立項或擴容需求明確,復購行為一般不會呈現固定的規律性。不過由於國內算力基礎設施需求蓬勃發展、方興未艾,預計集羣類收入具有穩定性、可持續性。

截至目前,摩爾線程完成8輪融資。該公司招股書顯示,最新的股東名單中,包括了中國移動、深創投、上海國盛、中銀國際、建銀國際、招商局創投、中關村科學城、紅杉資本等知名國資和風投機構,以及字節跳動旗下投資平臺量子躍動、騰訊投資、聯想創投、中科藍訊等互聯網或產業投資方。

但正如摩爾線程在招股書中所説,「全功能GPU的研發與生態建設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與資源投入」,GPU的研發需要大量的長期投入已是行業共識。有分析人士直言,GPU需要十年磨一劍的耐心,需要容忍失敗的勇氣。摩爾線程最終能否在一眾GPU廠商中脫穎而出,仍有待觀察。

與摩爾線程同日宣佈科創板IPO受理的GPU公司沐曦股份,在9月21日完成第二輪問詢回覆,目前進展稍慢於摩爾線程。而其他較為知名的GPU產品公司,如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導體,正在接受A股IPO輔導,天數智芯則與壁仞科技在今年多次傳出赴港股IPO的計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