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7 08:05
9月25日
中國能建西北院設計
建築集團承建的
全球規模最大的煤電碳捕集示範工程
華能隴東能源基地百萬噸級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研究及示範項目
完成72小時試運行
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標誌着
我國CCUS技術實現了
從「萬噸級示範」到「百萬噸級工業化應用」的
歷史性跨越
為全球煤電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該項目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是國家重大科技示範項目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批綠色低碳示範項目,也是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華能隴東能源基地的核心配套項目。項目在碳捕集、壓縮、封存等關鍵環節,順利突破多項技術瓶頸,取得多項「全球首次」與「國內首創」成果,並實現核心裝備100%國產化。
該項目是國內首例百萬機組深度調峰項目,可在新能源發電波動時快速響應電網需求,成為西北電網的「靈活調節器」。
核心技術指標:建成后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達150萬噸,碳捕集率超過90%,純度高達99%以上,相當於植樹1.3億棵的碳匯能力,年減排量相當於60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1
國內首個基地型能源示範項目
項目依託隴東基地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管控系統(平臺),同步建成全球最大規模(150萬噸/年)的煤電碳捕集(CCUS)示範工程。
2
國際首次在百萬機組間冷塔
設計採用鋼結構四塔合一方案
項目首創「主輔機聯合冷卻分層佈置」技術,結合建設世界首座「四塔合一」鋼結構間冷塔,創新性將冷卻塔、脱硫塔、煙囪等功能集成於一座百米高塔內,實現空間高效利用。
3
國內百萬機組
首次採用改進型煙氣余熱利用技術
採用改良型鍋爐側煙氣余熱利用方案,提高余熱利用能效水平。通過調整原空氣預熱器和鍋爐省煤器配置,保證熱量全部進入鍋爐,鍋爐效率提高到96.17%。
4
國內率先提出提高百萬機組參數的方案
採用高效超超臨界一次再熱凝汽式汽輪機,提高了機組熱效率。
5
創新採用複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設計
在二氧化碳捕集領域,項目創新採用複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設計,將煙氣預洗滌與碳捕集環節深度集成,解決了傳統工藝輸送路線長、阻力大的能耗問題,並通過富液分流、中間循環冷卻等多種節能技術,實現熱量利用最大化,整體節能效果顯著。
6
長期安全高效的二氧化碳封存技術
在二氧化碳封存環節,項目建設了國內封存層位最深、單井規模最大的咸水層封存工程,創新採用多層注入技術,可將捕集后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2000米—3500米深的3—4個地層,單井年封存能力達20萬噸。同時,項目配套「空-天-地-井」一體化監測系統,通過衞星遙感、地面監測、地下井網等方式對封存效果進行全方位監測,保障長期安全高效封存。
在建設過程中,中國能建按照《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工程實施方案》,積極貫徹國家碳排放「雙控」要求,着力打造綠色低碳示範工程。工程建設過程中,大量採用預拌混凝土、耐腐蝕雙相不鏽鋼等綠色建材,鋼結構加工工廠化,投入多級余熱回收裝置,揚塵噪聲監控系統、無人機抑塵設備、二氧化碳吸收劑回收裝置等設備,降低能耗的同時保護環境生態。
科普:何為CCUS
CCUS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英文縮寫,是未來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技術之一。在燃煤電廠,煤炭燃燒后煙氣中的二氧化碳先與鹼性吸收劑發生化學反應,后在加熱條件下再發生解吸反應,可將二氧化碳從煙氣中分離出來,變為高純度的二氧化碳,經過脱水、提純和壓縮后,可輸送至不同場景使用。捕集后的二氧化碳純度可達99%,可用於化工、生物領域,也可注入地下驅油,提高原油的流動性和驅油效率。多余的二氧化碳還可以封存在地下、海洋等安全場所。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何昊霖
校審:儲信艷
來源:中國能建建築集團、西北院
【特稿】中國能建:綠動天山南北 賦能大美新疆
倪真拜會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新偉
倪真與馬來西亞副總理兼能源及水務轉型部部長法迪拉·優素福會談
倪真與中國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張輝會談
(中國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