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100%藥品關税又是「狼來了」?多家上市藥企高管迴應

2025-09-26 18:19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曉諾

北京時間9月26日早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佈帖子稱:

「自2025年10月1日起,我們將對所有品牌藥和專利藥徵收100%的關税,除非是那些正在美國建藥廠的公司。——‘正在建藥廠’的意思是,已經破土動工,且(或)開始建設。因此,如果工廠已經開始建造了,就不用交藥物的這項關税。「

當日,中、日、韓等多地股市的醫藥股集體下跌。以中國個股爲例,恆瑞醫藥(600276.SH/01276.HK)A股跌3.03%,港股跌2.23%。百濟神州(ONC.NASDAQ/06160.HK/688235.SH)A股跌4.38%,港股跌1.55%。

恆生創新葯指數(HSIDI)下跌2.37%,在跌幅較大的成分股方面,復星醫藥(600196.SH /02196.HK)跌5.82%,三生製藥(01530.HK)跌5.34%。

這項潛在政策對中國藥企有何影響?經濟觀察報詢問了多位業內人士。

信達生物(01801.HK)高級副總裁趙磊説,「對於國內想要出海的醫藥企業,需要從長計議。首先要看這個政策是否最終會實施。如果(政策得到)實施,是否有解決方式。我相信一定會有一些路徑能夠走通的。」維立志博(09887.HK)董事長、CEO康小強也認為,「美國藥物本來就很貴了,這個政策不一定能實現。」

也有人認為,即便政策落地,目前對自己所在公司影響不大。

恆瑞醫藥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張連山表示,目前恆瑞醫藥出口的藥物主要還是仿製藥和API(原料藥),這項可能出臺的政策對恆瑞醫藥的影響相對有限。

樂普生物(02157.HK)CEO隋滋野説,「我們一般是license合作,不太受影響」。

龍磐投資合夥人劉長年指出:「這是美國政治、政策上的問題。政策是可以改變的,下一屆政府是什麼政策不好説。短期可能會有負面影響,長期看不是大問題。」

藥品歷來被排除在關税名單之外,但今年以來,特朗普已經多次威脅將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税。

4月14日,特朗普政府宣佈,正在依據美國1962《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開展對半導體和藥品的「232調查」。該條款規定,如果商務部長經調查認定進口商品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總統可以通過提高關税等方式限制進口。

7月初,特朗普在一次內閣會議上表示,很快將宣佈對美國進口藥品徵收200%的高關税,但他稱會給企業留出一年至一年半的緩衝期。

當地時間8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將首先對進口藥品徵收"小額關税"。他表示:「一年,最多一年半,税率將升至150%,之后將升至250%,因為我們希望藥品在我們國家生產。」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月9日宣佈,將快速審議特朗普政府徵收的多數關税的合法性,並定於11月首周聽取口頭辯論。

今年以來,在關税、藥物降價等多重政策影響下,多家跨國藥企已經對美國當局表態,將在美國投資建廠。

4月,瑞士公司諾華和羅氏分別承諾5年內投資230億美元和500億美元;5月,法國公司賽諾菲表示將在5年內投資200億美元;7月,英國公司阿斯利康承諾到2030年投資500億美元。美國藥企禮來2月曾宣佈在美投資270億美元建造4座生產基地,9月23日又宣佈投資65億美元在德州建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