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品種交易邏輯】阿根廷政策「兩日遊」,豆粕價格還要反彈?

2025-09-26 23:14

以下為金十期貨APP獨家整理的多家期貨公司研報觀點,僅供參考

玻璃

交易邏輯: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持續下降;近期「反內卷」措施及《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出臺,嚴禁新增玻璃產能; 多家玻璃廠發佈提漲計劃,產銷率大幅提升

風險因素:浮法玻璃企業生產利潤連續五周改善;國慶長假期間,由於下游工地停工,可能對節后價格構成壓力

關注事件:​ 《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及相關「反內卷」措施在各地的具體落實力度與效果;房地產竣工數據以及深加工企業的新增訂單情況;后續是否有更多玻璃企業召開座談會或發佈聯合挺價聲明;中游貿易環節的高庫存消化速度

滬銅

交易邏輯:印尼Grasberg銅礦(全球第二大)因事故宣佈不可抗力,嚴重衝擊全球銅精礦供應;銅精礦現貨加工費持續處於低位,顯示礦端供應長期偏緊;市場預期美聯儲年內仍有降息可能

風險因素:下游對快速衝高的銅價接受度低,現貨成交受抑制;傳統消費領域(如空調排產、房地產)復甦緩慢,出口受海外高庫存制約

關注事件:Grasberg礦難后續調查進展、復產計劃的具體時間表及實際產量損失評估;美聯儲后續議息會議關於降息路徑的明確信號及美國關鍵經濟數據;下游企業在中秋、國慶雙節前的備貨行為能否有效激活需求

豆粕

交易邏輯:美國大豆出口需求疲軟;阿根廷短暫免税期間中國大量採購,緩解未來供給擔憂;國內豆粕庫存壓力仍存,價格反彈后下遊接受度有限

風險因素:巴西大豆升貼水報價高漲,強化進口大豆成本支撐;國慶長假臨近,節前備貨需求釋放,現貨價格表現抗跌

關注事件:關注阿根廷恢復出口稅后對實際出口流量的影響及中國採購節奏的變化;​密切跟蹤美國大豆周度出口銷售報告數據及南美早期天氣形勢;關注國內油廠開機率、豆粕庫存變化以及節后終端需求的持續性

SC原油

交易邏輯: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八家國際石油公司已與當地政府達成原則協議,恢復石油出口;OPEC+10月開啟第二階段復產,供應處高位;美國煉廠秋檢持續至10月底,季節性需求為年內最弱;美國進口關税衝擊的全面影響尚未完全顯現,IEA報告等宏觀層面依舊指向供應寬松

風險因素:烏克蘭襲擊俄羅斯煉廠及北約強硬表態,放大俄羅斯成品油供應中斷風險;俄羅斯延長汽油出口禁令至9月底,必要時可能進一步限制燃料出口

關注事件:俄烏衝突對俄羅斯煉廠的實際衝擊程度及后續燃料出口政策的演變;中東、東歐、南美地緣局勢是否升級,並引發實際供應中斷;美國原油庫存變化及煉廠秋檢的實際規模和持續時間

多晶硅

交易邏輯:西南地區枯水期來臨或引發供給收縮預期;強烈的「反內卷」政策預期增強了硅料廠的挺價信心;10月多晶硅排產預計將下行,東方希望等企業開始進行產線檢修,部分區域產能降負;限銷政策的執行使得市場流通現貨供應偏緊

風險因素: 行業整體庫存仍處於高位且有累積趨勢,各環節庫存壓力尚未有效緩解;終端組件新訂單清淡,集中式項目接受度低

關注事件:​ 密切關注「反內卷」及產能收儲等政策能否實質落地並有效削減供應;重點驗證10月排產是否如期下降,以及國慶長假后社會庫存的實際累積幅度;跟蹤西南地區水電情況及當地大廠是否會因此出現大規模、實質性的減產

棕櫚油

交易邏輯:馬來西亞9月產量環比下降4.26%,供應端存在支撐;印尼與歐盟達成自貿協定,未來棕櫚油出口享受零關税;歐盟第二次推迟反毀林法實施,緩解短期出口壓力;原油價格堅挺增強棕櫚油生物柴油吸引力;阿根廷恢復出口徵稅

風險因素:全球大豆供應寬松格局壓制油脂板塊;豆棕價差收窄削弱棕櫚油消費競爭力;國內棕櫚油進口利潤倒掛,抑制採購意願

關注事件:馬來西亞9月MPOB報告產量與庫存數據;阿根廷10月大豆及油脂實際出口情況;東南亞雨季減產幅度與庫存變化;中國四季度棕櫚油進口買船情況

黃金

交易邏輯:美聯儲降息預期持續,流動性寬松環境對黃金形成支撐;地緣政治不穩定及特朗普貿易政策推升市場避險情緒;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為金價提供信用背書和資金流入;印度實物需求旺盛,溢價升至10個月高位

風險因素:鮑威爾鷹派言論打壓市場情緒,引發獲利回吐;美元指數反彈至近兩周新高,壓制黃金走勢;短期利好基本被市場充分定價,進一步上行動能受限

關注事件:美聯儲10月議息會議預期及點陣圖信號變化;地緣政治局勢演變及央行購金動向;金銀比迴歸節奏及白銀跟漲動能

本文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整理,本文力求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