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2:46
阿里唱罷,京東登場。
9月25日,「2025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以下簡稱JDD)上,京東集團SEC副主席、CEO(首席執行官)許冉宣佈,京東探索研究院升級,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親自擔任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在全球招募人工智能科學家。
除了京東大模型品牌Joy AI(人工智能)升級外,京東還一口氣發佈了三款面向用户端的App(應用程序),分別為購物和生活助手「京犀」、萬能數字人助手「他她它」和附身智能應用「JoyInside」。
許冉還現場演示使用「他她它」下單了100杯咖啡,花費1694元。
2025年被視為「AI Agent(智能體)元年」。京東AI Agent在JDD現場也組團亮相。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美團也宣佈首款AI生活Agent「小美」開啟公測,「小美」搭載美團自研的LongCat-Flash-Chat大模型。
「一句話購物」「一句話點外賣」,圍繞大模型和Agent,大廠新一輪的AI爭奪戰開始了。
京東AI Agent「軍團」在JDD期間的「Agent開發者論壇」上密集亮相,從業務前端到技術底層,從效率提升到組織變革,京東正在佈設一盤AI Agent生態大棋。
在即時零售領域,京東創新零售技術研發部負責人張儉恭分享了團隊着力打造的Agent——「小七」。張儉恭表示,傳統購物體驗的痛點,是用户找貨難、決策難、售后難。另外,員工跨系統操作較為複雜、效率較低,「小七」意在破解這一困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瞭解到,這個以「七天運營」來命名的智能體,被定位為用户的生活管家和員工的工作助手。根據張儉恭的描述,對C端用户,「小七」將貫穿購物前的選品推薦、購物中的體驗引導、購物后的問題處理與使用建議。未來,「小七」還可以接入智能家電、手錶等設備。此外,在員工側,「小七」能整合工單、評價、輿情、騎手數據等跨系統信息,通過實時分析將問題精準推送至責任人。
物流場景側,京東物流大模型團隊的「智慧員工」方案聚焦應用Agent完成從「單點提效」到「組織重構」的轉變。據記者觀察,「智慧員工」除了效率提升外,更多在於其可以將組織架構變得更扁平、更透明。
與此同時,作為京東近年來持續發力的另一核心業務——京東健康,「AI京醫」系統也試圖用多Agent協同來解決行業痛點。
京東健康探索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慧分享稱,醫療行業存在的「不可能三角」——高質量、高可及、低成本。國內醫療在實現「高可及、低成本」的同時,由於優質醫療資源的稀缺常常面臨難以實現「高質量」的困境。針對該問題,京東健康構建了「專家智能分身」:通過挖掘專家問診記錄與臨牀經驗,結合數字人技術還原專家語音與外形。目前已上線的超千名專家智能體能協助醫生處理基礎問診,將診療效率提升50%。
京東CHO體系企業信息化部數據智能技術負責人劉尚堃在闡釋京東企業級智能體JoyAgent 3.0的定位時表示,AI Agent的核心,是成為連接企業知識、數據、算法的智能中樞。
劉尚堃同時公佈了這款AI中樞在京東內部應用的成績單:累計服務AI交互超20億次,孵化2.3萬余個智能體,其中千萬級用户規模的智能體達10個,百萬級超50個,每日實時在線開發者突破5000人,總開發者規模超1萬人。
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京東雲已經正式開源JoyAgent智能體。從京東的實踐來看,AI Agent已從「demo(樣稿)階段」進入「產業落地深水區」,但其部署落地依舊面臨複雜場景適配、人機協同邊界界定等多重挑戰。
儘管如此,隨着技術持續迭代,可以預見,AI Agent有望成為企業數字化進程中的核心基礎設施。
根據第一新聲智庫研究數據,2023年至2027年,中國企業級AI Agent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20%,至2027年,企業級AI Agent市場規模將達到655億元。
國際知名調研機構IDC則在其報告中預測,中國企業級智能體應用市場規模在2028年保守估計將達「270+」億美元。
從Manus、Coze等通用型智能體平臺,到聚焦特定場景的Lovart、Skywork等垂直類智能體,具備任務拆解、規劃執行、記憶與協作等綜合能力的智能體正成為主流。
隨着2024年下半年以來百度、阿里、騰訊、字節、360等互聯網廠商密集進場,智能體市場已不再侷限於單一功能突破。后續,Agent的多體協同和系統化部署,將成為其發展新階段的又一焦點。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