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2:24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五,隨着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力圖重奪全球原油市場份額,原油交易員普遍預計該組織將在11月批准進一步增產。
據外媒對交易員和分析師的調查,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友很可能批准11月增產,幅度或與10月計劃增產的每日13.7萬桶相當。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八個核心成員國將於10月5日舉行視頻會議做出決定。
OPEC+已開始分階段恢復此前暫停的每日166萬桶的原油產量,儘管業內普遍警告這一舉動可能導致市場出現過剩。沙特在近期迅速恢復此前220萬桶/日的供應,頂住了市場看空的壓力,結果油價僅小幅回落。中國為戰略儲備大量購入原油,以及OPEC+宣佈的增產尚未完全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油價。
截至周五,倫敦原油期貨交投於每桶69美元附近,今年迄今累計下跌約7%。油價走軟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一定緩解,也有助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降息,並對俄羅斯施壓以結束烏克蘭戰爭。
調查結果顯示,在21名受訪者中,僅有三人認為OPEC+將按兵不動,大多數預測增產幅度為每日13.7萬桶。然而,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以「出其不意」聞名,曾通過超預期增產加速恢復供應。儘管面臨制裁和烏克蘭的攻擊,作為聯盟共同領導者的俄羅斯也基本支持增產計劃。
多位OPEC+代表解釋稱,自2023年以來暫停的供應被迅速恢復,意味着該組織的政策目標已從維穩油價轉向爭奪市場份額。知情人士透露,沙特希望通過提高產量彌補因油價下跌造成的收入損失,並奪回近年來被美國頁岩油等競爭對手蠶食的市場份額。
匯豐全球油氣高級分析師Kim Fustier表示:「OPEC+已經全面擁抱市場份額戰略。除非油價出現大幅下跌,否則我們懷疑他們會改變立場。」
通過放開供應,沙特還希望向市場證明,OPEC+多數成員國的實際閒置產能遠低於普遍認知,從而打破市場的自滿情緒。
本周,伊拉克與庫爾德地區達成協議,重啟關閉逾兩年的輸油管道。然而,油價對此消息反應平淡,因交易員普遍認為大部分停產原油已被消化於國內消費或鄰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