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1:01
文丨張從容
編輯丨董金鵬
【億邦原創】9月,三大國際快時尚服飾集團都在美粧行業有大動作:
· Gap集團官宣,將於今年秋季在旗下品牌老海軍(Old Navy,大眾休閒服飾,2020年宣佈退出中國市場)的150家門店,推出美粧產品;其中一些門店,將設立美粧店中店,配備美粧顧問。
· Zara推出首個護發系列產品,包括洗發水、護發素、發膜等。這是在香水和彩妝后,正式進軍洗護領域。
· H&M集團旗下品牌COS,今年3月推出首個香氛系列,9月又宣佈在印度推出美粧線H&M Beauty,包括彩妝、香水、美容工具等產品。
在此之前,LVMH集團也推出同名美粧品牌,定位「奢侈品級彩妝」,55個色號的口紅,對應LV的羅馬數字。不僅如此,LVMH大手一揮,將快閃店開在紐約蘇豪區王子街的鬧市,展示全部美粧產品。
時裝企業進軍美粧,正在形成一股潮流,來勢洶洶。根據億邦動力的統計,2025年至今,至少有23個時裝品牌或進入美粧行業,或開拓新的美粧個護品類。
新潮流到底是行業發展的新故事,還是經濟下行期的無奈之舉?不同品牌的路徑,又有何種差異?時裝品牌跨界做美粧,能救時尚於水火嗎?
01
快消服飾做美粧
因為衣服賣不動了?
至少Gap集團和Zara是這樣想的。
Gap集團Q2(5-7月)的淨銷售額,經歷連續三年下降后,終於在2024年迎來同比4.85%的增長。2025財年Q2,該數據僅同比增長0.13%至37.25億美元,淨利潤增長更是大幅放緩,同比增速由前一年的76.07%降至4.85%。
如果拉長時間線,看2025年2-7月的數據,Gap集團淨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為71.88億美元,但增速有所放緩,從4.16%放緩至1.13%。
無論是二季度還是上半年,Gap集團的淨銷售額數據,仍未恢復到2019年水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5年2-7月Gap集團的淨銷售額下降6.78%,而5-7月淨銷售額下降6.99%。
增長乏力,於是挖掘潛力。9月初,Gap集團宣佈將拓展美粧產品及配飾品類,旨在「藉助其穩健的財務狀況與文化影響力,挖掘增長潛力」。此消息一出,Gap集團股價上漲近6%,説明投資者很看好該時尚集團的拓新之舉。
老海軍(Old Navy)始終是Gap集團淨銷售額的中流砥柱,2025財年Q2淨銷售額同比微增1.27%至21.5億美元,佔總淨銷售額的57.72%。截至2025年8月2日,老海軍品牌在北美共有1240家門店,較2025年2月減少9家。
9月初,Gap任命德布·雷蒙德(Deb Redmond,在Nordstrom任職二十年,擁有豐富的美粧行業經驗)為美粧業務總經理,同時計劃在150家老海軍門店率先推出美粧產品,並在部分門店設置「美粧店中店」,配備美容顧問。同時,集團計劃於2026年推出美粧產品。
同樣增長乏力的還有Zara。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銷售額增長1.6%,達到184億歐元,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5個基點至58.3%,歸母淨利潤同比微增0.8%至28億歐元。
Zara作為集團旗下淨銷售額最高的品牌,2025年上半年迎來近五年最慢增速:淨銷售額同比增長0.9%,至131.5億歐元。增速下降以后,Zara也在加緊向美粧進軍。
9月,Zara推出首個護發系列產品,包括洗發水、護發素、發膜等,主要功效涵蓋清潔、保濕和護理。目前,Zara Hair系列旗下共有約33款產品。雖然這一數量遠遠小於Zara旗下其他品類的產品,但這卻是品牌從彩妝香水向洗護探索的第一步。
如果説Gap和Zara僅僅是增長乏力,那麼H&M就是進入了下行周期。根據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H&M淨銷售額1690.64億瑞典克朗,同比下跌1.87%;更不樂觀的是淨利潤,此前兩年恢復增長后不久,2025年同比下跌8.82%至77.53億瑞典克朗。
同時,H&M集團門店總數也一路走低。截至2025年8月,門店總數為4118家,對比去年同期減少180家。對比去年同期,除了ARKET之外,H&M集團旗下其余品牌的門店數量均在下降,其主品牌H&M更是連續5年下降。
02
設計師扎堆做香水
時尚品牌踏出舒適圈第一步?
今年2月,設計師弗朗切斯科·拉加齊將自己創辦的街頭時尚品牌Palm Angels賣給品牌管理公司Bluestar Alliance。米蘭時裝周期間,弗朗切斯科·拉加齊宣佈進軍高端香水行業,將品牌命名為Réservation。
巧合的是,3個月后,2025年5月,Palm Angels與露華濃(Revlon,百年國際美粧品牌)簽署長期香水授權協議,官宣品牌首個香水系列預計2027年問世。
設計師品牌,無論有沒有設計師,似乎都盯上了香水和彩妝賽道。2025年,設計師品牌推出香水和彩妝的套路符合這樣一個模式:將設計、研發、生產和分銷等環節全權交給香水或彩妝巨頭后,品牌負責提供設計靈感和品牌調性。比如:
1月
時尚品牌Jil Sander(德國設計師Heidemarie Jiline Sander創辦,2023年與科蒂集團續簽10年的全球香水與美粧許可協議),推出6款高端香水,正式進軍高端香水領域。
2月
時尚品牌agnès b.(法國設計師Agnès Troublé創辦)官宣與Extend Beauty達成香氛授權協議,重返香水市場,並計劃於2025年秋季推出兩款新香水。
3月
美式時尚品牌Nautica(由華裔設計師朱欽騏創辦),推出2款女士香水,宣告進軍女香。該品牌香水由科蒂集團的美容部門運營。
4月
中下旬
Vera Wang(華裔設計師王薇薇的個人品牌)推出全新香水Vera Wang Love,該品牌首次拓展至高端香水領域,研發、生產和分銷由科蒂集團負責。
上半年
高端家居時尚品牌Fortuny官宣將與香水集團Mavive合作,2025年底推出三款香水,由Mavive旗下品牌The Merchant of Venice負責。
7月
ABG(時尚品牌Juicy Couture的母公司)與生活方式品牌管理公司Centric Brands達成授權合作,讓Centric Brands負責Juicy Couture的美粧個護系列產品的設計、生產和分銷,包括護發、沐浴、美甲、美粧等。
9月
輕奢女鞋品牌Sam Edelman與美國香水設計分銷公司Parlux合作,推出首款香水Duet。
「該品牌已建立起高粘性的粉絲羣體,我們期待通過這項里程碑式的合作進一步服務這些消費者。」這是露華濃CEO米歇爾·佩魯索,在與Palm Angels達成合作時説的話,體現了大香水集團與這些高端時尚品牌合作的目的。
換言之,設計師想把服裝品牌轉型為涵蓋多品類的生活方式品牌,香水集團則盯上了設計師品牌小眾、高端且忠實的穩定客羣,以及它所在的市場。
這些香水巨頭不止盯上設計師,還盯上明星。今年5月,露華濃不僅和Palm Angels達成合作,還與知名説唱歌手Ice Spice達成香水授權協議,產品預計2026年上市。
這位説唱歌手曾演唱電影《芭比》的OST,核心粉絲羣體以Z世代女性為主。米歇爾·佩魯索稱,此次合作「不僅能豐富產品矩陣,更能觸達全新消費羣體」。換言之,露華濃與明星合作,圖的是「新消費羣體」。
時裝品牌跨界美粧的授權生意,始終是門誘人的好買賣。早在10年前,蔻馳將香水業務交予Interparfums運營。5年前,Prada將美粧香水業務交給歐萊雅集團。
如今,這兩項合作已步入成熟階段。2025年,蔻馳與Interparfums將合約延續至2031年,而歐萊雅則為普拉達集團旗下Miu Miu成功推出首款香水。這再次印證了授權模式的長期價值。
無獨有偶,2025年法國皮具Longchamp(瓏驤)也邁出關鍵一步,與Interparfums簽署香水授權協議,計劃2027年推出首款香氛產品。這一佈局,與蔻馳、普拉達的選擇如出一轍:同樣是皮具品牌,同樣依託專業香水製造商的設計、生產與渠道能力。
時隔多年,時尚品牌踏出舒適圈的第一步,還是香水。
03
做美粧,能救時尚於水火嗎?
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2018年,高奢高跟鞋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與西班牙美粧集團Puig簽署全球授權協議,由Puig負責其美粧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分銷。今年9月,Christian Louboutin在紐約蘇豪區核心地帶打造沉浸式快閃店,專門展示香水產品。
實際上,Christian Louboutin的香水由Puig的香水與時尚(Fragrances & Fashion)部門管理,包括經典「蘿卜丁」口紅在內的美粧,則由彩妝(Makeup)部門管理。
然而,2025年上半年,彩妝卻是Puig增速最慢的部門,僅同比增長1.41%至3.39億歐元,而香水與時尚同比增長5.39%至16.85億歐元,護膚同比增長8.04%至2.76億歐元。
2024年上半年,Christian Louboutin的彩妝線還出現過品牌危機。當時品牌彩妝業務所在的Puig彩妝部門淨銷售額同比下降1.79%至3.34億歐元,而其他兩個部門分別同比增長10.72%和24.69%。當時,Puig便把彩妝下降的原因之一歸咎於「Christian Louboutin對中國市場依賴度較高,2024年上半年表現受到負面影響」。2025年,財報乾脆不再提及該品牌對營收的影響。
時尚品牌跨界轉型成為生活方式品牌,是否能取得營收上的成功,或許應參考跨界多年「前輩」們的經驗。
將「奢侈」從箱包皮具拓展為一種生活方式,最成功的或許就是LVMH。2025年,LVMH對美粧業務寄予厚望。今年3月,LVMH官宣於秋季進軍美粧,由英國彩妝師帕特·麥格拉斯(Pat McGrath)擔任品牌彩妝創意總監,品牌與集團同名。美粧系列於8月20日在中國首發,8月25日開啟全球線上預售。
首個系列產品為脣部產品和眼部彩妝,口紅共55個色號,且有10款潤脣膏、8款眼影。LVMH集團表示,產品售價在160-250美元不等。之所以有55個色號,是因為LV在羅馬數字里是55。
然而,美粧似乎難以挽救LVMH的頹勢。2025年上半年,LVMH集團的淨銷售額和淨利潤均迎來近五年最大跌幅:淨銷售額同比微降4.48%至398.1億歐元,淨利潤同比驟降21.59%至56.98億歐元。
其中,佔比最高的時裝與皮具業務,淨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迎來近五年最大跌幅:淨銷售額同比下跌7.97%至191.15億歐元,營業利潤則暴跌17.65%至66.36億歐元。佔比第二的腕錶與珠寶業務,淨銷售額同比微降1.17%至50.9億歐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3.11%至7.62億歐元。
同樣暴跌的,還有葡萄酒與烈酒業務,不僅淨銷售額同比下跌7.80%至25.88億歐元,營業利潤更是暴跌32.56%至5.24億歐元,同樣迎來近5年最大跌幅。
相比之下,香水與化粧品業務作為LVMH集團最穩定的業務之一,營業利潤同比僅下降4.49%至4.25億歐元,淨銷售額也同比下降1.31%至40.82億歐元。
從整體來看,LVMH的經常性營業利潤率已降至近5年最低值22.64%。在葡萄酒與烈酒營業利潤率驟降7.4個百分點、時裝與皮具降低4.1個百分點、腕錶與珠寶下降2個百分點時,香水與化粧品僅下降0.4個百分點。
LVMH旗下美粧品牌,大多數並非自創,而是通過收購或投資併入集團版圖。長期以來,收購一直是LVMH構建美粧業務的主要路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其所有業務板塊中,香水與化粧品部門的營業利潤率始終處於較低水平——2025年上半年為10.4%,遠不及集團整體均值,2025年上半年為22.64%。
若此次通過自創美粧品牌實現該業務盈利能力的提升,或將為集團業績注入新的增長希望。
和LVMH一樣,有獨立運營美粧品牌且公佈相關數據的,還有愛馬仕集團和開雲集團。2025年上半年,愛馬仕集團淨銷售額同比增長7.06%至80.34億歐元,然而淨利潤同比下降5.15%至22.46億歐元。
其中,香水美粧業務銷售額2.48億歐元,同比微降4.25%,和腕錶業務成為唯二銷售額下降的業務。這是近5年來香水美粧業務首次下降,且其增速也從2022年的25%逐步放緩。
2022年,開雲集團將其香水與化粧品業務轉為自行運營,2025年該業務淨銷售額1.5億歐元,同比增長8.7%。儘管如此,該業務的經常性營業利潤仍然為負。2025年上半年虧損0.6億歐元,對比2024年同期虧損0.95億歐元有所收窄。
實際上,縱觀20多個從時尚向美粧拓展的品牌和公司,除了LVMH之外,幾乎少有品牌再通過收購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美粧版圖。
2025年至今,唯一一個還在通過收購擴張美粧版圖的時尚集團,似乎只有Frasers集團。Frasers是一家專注於體育時尚的零售商,2022年收購快時尚品牌Missguided后,於2025年5月又對美粧表現出興趣,表達對美粧公司Revolution Beauty的收購意向,並進行盡職調查。
不過,6月,該公司又發佈聲明稱,現階段不提出收購要約。開拓產品線,或者收購成熟品牌,打造生活方式品牌,這是許多品牌想要做的。但如今,在經濟並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集體殺入美粧,真的會如這些品牌所願嗎?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