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1:12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9月26日電(梁怡) 小米雷軍演講刷屏,小米17對標蘋果,資本市場卻並不「買單」。
9月26日,小米集團股價開盤后股價持續走低,早盤一度跌超5%,午后跌幅擴大,尾盤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盤,小米集團股價跌幅達8.07%,報54.65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額達233.5億港元,市值跌超1000億港元。
而25日,小米集團股價午后曾大幅拉昇,一度漲超5%,收盤漲幅4.48%,報59.45港元每股。
有分析人士指出,26日小米集團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短線資金兑現了發佈會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在新品發佈前,因為預期原因,小米股價前期股價上漲較多,前期獲利資金存在套現離場可能,也存在發佈會不及預期等因素。
新華財經注意到,9月,蘋果17系列的發佈同樣引發蘋果公司股價下跌。美東時間9月9日蘋果新品發佈會后,蘋果股價收跌1.48%至234.35美元/股,市值一夜蒸發超人民幣3700億元。
25日晚間,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進行了第六次年度演講,分享玄戒芯片及小米汽車背后的故事。在演講的后半程,雷軍重磅發佈了小米17系列數字旗艦、小米汽車定製服務及多款人車家全生態新品。
聚焦造芯,小米曾有過一次失敗的嘗試:「松果電子」,2014年成立,2017年發佈「小米澎湃S1」,2018年停止手機 SoC 芯片研發。五年前的覆盤中,小米確定一條新方向:「自研手機 SoC,只有做最高端,纔有一線生機。」於是從2021年開始,小米重啟芯片之旅;歷時三年,2024年5月22日,玄戒O1 首次回片;一年后,今年5月22日,玄戒O1 和搭載這顆芯片的手機和平板正式發佈。
雷軍明確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小米造芯至少堅持10年,至少投入500億元。
與此同時,雷軍還回顧了小米汽車造車歷程,稱「造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非常多」。他分享了小米SU7和YU7車型成績、研發背后的決策細節。
另外,雷軍還在演講中極力誇讚「友商」,他表示,理想L9發佈彩電、冰箱、大沙發的設計獲得現象級的成功,開創大空間增程SUV的新賽道,「這點他們(理想)真的很了不起,不少車廠就摸着理想過河也干得不錯」。
此外,跳過小米16系列、「全面對標iPhone」的小米17系列手機備受關注。小米發佈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列以及電視、冰箱、音箱等家電新品,並推出小米汽車定製服務。
小米17系列全球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採用最新一代3nm工藝,CPU性能比肩A19 Pro,GPU相比A19 Pro提升34.6%,性能功耗均有領先表現。價格方面,小米17系列起售價爲4499元,現已開啟預售,9月27日10點正式開售。
2025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小米在汽車、芯片領域連續兩次的重大突破,完成了從互聯網公司到硬核科技公司的躍遷。資本市場上,2025年2月4日,小米股價首次突破40港元,正式邁入萬億市值俱樂部,成為港股市場最耀眼的科技巨頭之一。截至9月26日收盤,小米集團股價年內累計漲幅為58.41%。
8月19日晚,小米發佈一份創歷史新高的成績單。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多項核心指標創歷史新高:營收1160億元,同比增長30.5%,連續3個季度突破千億元;經調整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大增75.4%,連續2個季度突破百億元。最受市場關注的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
展望后市,多家機構給予小米「買入」、「增持」評級。摩根士丹利發佈研報稱,小米集團25日發佈其旗艦智能手機—小米17系列,其中Pro及ProMax型號配備全新后置屏幕,這是一項創新設計。結合優良的產品質量及吸引人的價格,摩根士丹利認為小米17系列的銷售表現很可能超預期,此類新產品可能加速小米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增長,維持小米集團「增持」評級,目標價62港元。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稱,對小米以下方面感到正面驚喜,包括其智能手機17Pro在差異化創新功能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或吸引更多消費者從基礎型號,轉向同時擴大其消費者基礎;小米推出YU7Max和SU7Ultra的定製服務,顯示其致力於鞏固中國高端汽車市場領導地位,使豪華服務體驗大眾化;又宣佈從2025年起,銷售的所有小米空調均享10年免費保固服務,包括中央空調,顯示小米通過提升服務產品來爭取中國空調市場份額。高盛適度上調小米12個月SOTP基礎目標價從65港元上調至66港元,評級「買入」。
大和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公司計劃在三年內實現7000億元營收,並且公司正持續進行技術升級以提升電車產能,未來計劃利用AI模型提升各類產品功能並降低營運成本,推進AI商業化閉環。大和重申小米買入評級及目標價7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