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1:26
每經記者|黃博文 每經編輯|魏文藝
9月25日,小米集團-W(HK01810,股價 54.65港元,市值 1.42萬億港元)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以《改變》為題舉行第六次年度演講。本次年度演講聚焦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車。
雷軍在演講中透露,小米早在2020年就明確了未來發展道路: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從「互聯網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近年來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直觀印證了這一轉型的決心。據悉,小米此前5年計劃投入1000億元研發資金,實際投入已達1020億至1050億元;新5年研發規劃進一步加碼至2000億元。
互聯網靠機會乘風,科技公司需技術築基,小米的戰略轉向精準契合行業本質。然而,品牌傳播的敍事結構亦需與戰略升級同步迭代。雷軍的年度演講作為關鍵品牌觸點,雖以「造芯受挫」「逆勢重啟」等情感故事有效塑造了勵志人設,但長期而言,用户對品牌的信任終將錨定於可感知的技術里程碑。若過度依賴情懷敍事,則可能弱化「硬核科技」的認知深化。
對於小米而言,「硬核科技公司」的戰略定位,已然框定其品牌發展的核心邏輯——需在「示弱式傳播」與「技術自信表達」之間形成內在平衡。而品牌生命力的延續與深化,終究要紮根於持續的技術突破與價值創造之中,這亦是其戰略轉型從「決心」走向「成果」的關鍵所在。
戰略決策
京東集團-SW(HK09618):發佈AI全景圖,未來三年持續投入構建萬億元規模人工智能生態
9月25日,主題為「EnjoyAI」的JDDiscovery-2025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在北京舉行。京東在會上發佈了AI(人工智能)全景圖,系統展示了AI整體戰略佈局,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帶動各個產業形成萬億元規模的人工智能生態。據悉,京東JoyAI大模型已實現「全尺寸覆蓋+多模態支持+算法創新」,國產化算力也取得積極進展。在此基礎上,京東昇級了三大AI基礎設施平臺:數字人平臺4.0 、JoyAgent3.0智能體平臺、JoyCode2.0代碼平臺。
點評:京東此次發佈AI全景圖,明確其在產業AI領域的戰略定位——以JoyAI大模型為核心,服務全產業鏈客户,核心競爭力在於「模型+算力+平臺」的協同。商業模式上,通過三大升級的基礎設施平臺傳遞價值,以生態分成、技術服務獲取收益。
重大發布
理想汽車-W(HK02015):理想純電i6正式發佈,將標配AD Max並永久免使用費用
9月26日,理想純電i6正式發佈,全系僅一個配置,價格24.98萬元。首銷期直減1萬元,限時價23.98萬元。理想汽車CEO李想9月24日在社交平臺發文稱,高階輔助駕駛一定要有,而且不應該收使用費用。所以,理想i6將標配AD Max,並永久免使用費用。
點評:理想i6標配ADMax並永久免費用,是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競爭的關鍵動作。這一決策既凸顯理想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自信,也將促進同行重新審視智能駕駛服務模式,進一步激活市場競爭。
新品上線
上汽集團(SH600104):與華為聯手打造的首款SUV車型尚界H5正式上市
9月23日晚,華為與上汽聯手打造的首款SUV車型尚界H5正式上市。新車分為純電版和增程版,售價15.98萬元起,成為鴻蒙智行首款低於20萬元的車型。據介紹,尚界H5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並配備3顆4D毫米波雷達、11個攝像頭、1個192線激光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
點評:定價15萬至20萬元的新能源SUV市場,堪稱行業核心戰場。尚界H5作為鴻蒙智行首款下探至20萬元以內的車型,精準錨定主流消費需求,其搭載的高階智駕配置亦優於同價位多數競品。這一佈局既契合上汽新能源智能化轉型方向,也匹配華為智選車下沉中端市場的戰略,具備突出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創新
阿里巴巴-W(HK09988):通義完成安全升級,AI編碼安全性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9月25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佈通義完成重磅安全升級,AI編碼安全性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根據清華大學發佈的評測結果,通義在SecCodeBench安全基準測試中拿下「雙榜第一」:Qwen3-Coder-Plus-2025-09-23代碼模型、AI編碼助手通義靈碼的生成代碼安全性均位列全球榜首。
點評:數據顯示,全球大模型安全事件損失已從2023年的85億美元,劇增至2024年的143億美元,預計2025年損失將突破235億美元。通義安全升級的商業化價值突出,精準解決AI編碼普及下的安全覈查痛點,契合千行百業需求。
高管資訊
小米集團-W(HK01810):雷軍進行年度演講,併發布小米17系列等多款旗艦產品
9月25日晚,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京進行年度演講,併發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列等多款旗艦產品。雷軍表示:「互聯網是機會驅動的,而硬核科技公司是實力驅動的。我們意識到必須從互聯網公司堅定走向智能製造新戰場,轉型為硬核科技公司。」
點評:雷軍的年度演講已走過6個年頭,此次他明確提出小米要從互聯網公司轉向硬核科技與智能製造。這一主張既精準深化了「手機×AIoT×汽車」的核心戰略,更契合消費電子行業向技術密集型升級的必然趨勢,清晰傳遞出突破增長瓶頸的堅定決心。
人事變動
交通銀行(SH601328):選舉任德奇為董事長,張寶江為副董事長
9月25日,交通銀行公告稱,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於2025年9月25日召開,選舉任德奇為董事長,張寶江為副董事長。
點評:此次人事調整展現出國有大行戰略延續與創新的雙重考量。新任董事長任德奇擁有清華工學碩士背景,並歷經中行、建行等銀行的多崗位歷練,尤其在風險管理與國際化佈局領域經驗豐富。
中國中車(SH601766):選舉孫永才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
9月22日,中國中車公告稱,董事會會議同意選舉孫永才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為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四屆董事會任期結束之日止。
點評:作為獲得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先鋒」稱號並獲評「復興號」高速列車研製的主持者,孫永才擁有多年軌道交通裝備研發經驗。他的連任,有望為中國中車的技術升級持續賦能。
重要合作
阿里巴巴-W(HK09988):阿里雲和英偉達在Physical AI領域達成合作
9月24日,阿里雲和英偉達在Physical AI(物理AI)領域達成合作。據悉,阿里雲人工智能平臺PAI將集成英偉達Physical AI軟件棧,將為企業用户提供數據預處理、仿真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評估、機器人強化學習、仿真測試等全鏈路平臺服務,進一步縮短具身智能、輔助駕駛等應用的開發周期。
點評:阿里雲是國內雲服務龍頭,英偉達為全球AI芯片及軟件領域標杆。當前具身智能等領域開發周期長,雙方合作可將機器人強化學習訓練周期大幅縮短,有望精準破解行業痛點。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