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1:22
財聯社9月26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顯著回調,三大指數午后加速走低。截至收盤,恆生科技指數跌2.89%,恆生指數跌1.35%,國企指數跌1.49%。
【多空繼續分歧 恆指再度回踩26000點關口】
盤面上,今日科技股集體退潮,大市再度承壓。小米大跌8%,京東跌3.7%,快手、阿里巴巴跌超3%,百度、網易、美團跌近2%,騰訊跌約1%。
其他方向上,特朗普表示10月1日起對任何品牌或專利的醫藥產品徵收100%的關税,生物醫藥股集體下跌,創新葯方向跌幅明顯。此外,芯片、稀土、蘋果概念,新消費、券商等行業均有明顯下挫。
上漲的板塊中,風電儲能概念表現強勢,銀行股逆勢大漲支撐大盤,軍工、機械股有所跟漲。
整體上看,港股近期漲勢較為依賴科技股熱度,難以形成全面共識,多空繼續分歧。
不過,儘管今日恆指向下回調,再度逼近26000點關口支撐。但全天成交依然達3236.74億港元,資金面展現承接意願。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空金額為370.19億港元,相當於恆指成交額的11.44%,仍高於短線均值。
阿里巴巴-W、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40.96億港元、34.91億港元、22.44億港元。
【科技成長方向全面熄火 部分資金轉向防禦板塊】
行情層面,今日科技方向全面熄火,AI、機器人、芯片等板塊齊跌,市場盡顯恐高心態。同時,銀行、軍工、核電等藍籌股逆勢表現,反映部分資金避險需求。
但需要指出的是,自9月以來,科技股在當前市場中的地位特殊。
中金公司此前就表示,目前基本面改善的路徑具有一定門檻,近期數據顯示經濟動能加速減弱,行情仍以流動性驅動的結構性牛市為主。
而綜合來看,目前僅科技成長方向擁有較多積極催化,包括全球AI革命性發展、科技競賽、國產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創新葯BD大單、國產半導體和芯片等多維度機會涌現。
此外,據港交所信息顯示,摩根大通在阿里巴巴-W的持股比例於09月22日從6.81%升至12.29%。
這表明,多頭實際正在加速湧入科技資產。因此,其短線整理后的修復機會也仍值得觀察。
【兩地市場虧錢效應增加 大市進一步上行需更多催化】
A股今日也是震盪調整,創業板指盤中跌超2.5%。滬深兩市成交額2.15萬億,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2242億,全市場超3400只個股下跌。
不過,近期多家券商陸續發佈2025年四季度A股策略報告,整體上對后市持相對積極態度,認為上漲行情尚未結束。就投資而言,在聚焦科技成長主線的同時,也看好部分周期品種行情以及景氣度改善的方向。
政策層面,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5年第三季度例會,會議指出,要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對港股而言,由於虧錢效應顯著增加,疊加科技股陷入調整,多頭信心面臨考驗。但綜合各方觀點來看,后市走強仍有一定基礎和邏輯。
建銀國際分析稱,美聯儲降息落地后,部分落后藍籌股顯著補漲,通常是短期行情進入尾聲的標誌。考慮到8月經濟數據偏弱,成為短期內製約市場的因素。市場若要進一步上行,仍需新的催化劑驅動。短期內建議適度獲利了結,控制倉位,等待新的催化因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