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19:12
2025年年初至今,港股市場走出一波強勢上漲行情,恆生指數累計漲幅已超30%,期間市場成交量持續放大,交投活躍度顯著提升。
而在市場走強的同時,港股「配售潮」也同步出現,眾多上市企業陸續拋出配售集資計劃,其中不乏百億級規模的籌資。譬如,年初的比亞迪(01211.HK)433億港元配售籌資。
今年前8月,港股再融資規模已超2300億港元,同比增長逾2.5倍,比同期IPO募資規模還多近千億。步入9月,港股配售籌資步伐仍在提速,其中,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超60億配售籌資引發關注度較高。
折讓配售集資逾63億港元,股價放量大跌
9月26日早間,地平線機器人公告稱,公司與現有股東及相關經辦人正式訂立配售及認購協議,採用「先舊后新」的方式實施配售。
根據協議,現有股東將出售6.39億股公司現有股份,佔地平線機器人當前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4.6%;此次配售的每股定價為9.99港元,較9月25日收盤價折讓約5.75%。最終預計所得款項淨額為63.39億港元。
公告還披露,地平線機器人董事認為配售事項及認購事項為公司集資良機,並可擴大股東基礎。
公司擬將所得款項淨額用於(1)擴大海外市場業務;(2)投資研發以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並支持中高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規模化應用;(3)投資新興領域,例如與Robotaxi相關的計劃;(4)對上游及下游業務合作伙伴進行策略性投資。
或是受此消息影響,地平線機器人的股價在9月26日出現放量下跌,截至收盤跌幅達8.49%,成交額達119億港元,創上市以來最大的單日成交額。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地平線機器人年內首次集資,事實上在之前的6月份,地平線機器人才進行過一次配售融資。
彼時的公告顯示,地平線機器人、現有股東及經辦人訂立配售及認購協議,擬以「先舊后新」的方式配售6.81億股股份,配售價爲每股6.93港元,較前一日收盤價折讓約6.85%,集資淨額約46.74億港元。
地平線機器人擬將所得款項淨額用於(1)加速國內市場業務擴張;(2)研發投資,以進一步提升科技實力;(3)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根據6月23日的公告,這筆配售集資已經完成。
總的來看,下半年以來,地平線機器人已經於6月完成了一筆46.74億港元的配售集資,算上此次的63.39億港元,兩筆配售淨籌資超過110億港元。
科技行業配售集資額居前,原因何在?
而這種情況在今年的新興科技行業內並不罕見。
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港股上市公司年內通過配售的方式集資總額已經超過2840億港元,已經遠遠超過2024年全年的配售募資總額。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藥品及生物科技年內的配售案例數量超過50起,地產、軟件服務年內的配售案例數量也都超過30起,位居前列。
而在軟件服務領域內就有多家科技企業的鉅額配售集資案例。其中,優必選(09880.HK)年內兩次配售集資,總額接近34億港元;第四範式(06682.HK)年內兩次配售集資,總額超過27億港元;越疆(02432.HK)、速騰聚創(02498.HK)、黑芝麻智能(02533.HK)等公司年內的配售集資總額也都超過10億港元。
從原因上來看,這些科技企業之所以在年內紛紛配售集資其實和行業及公司處於快速發展期有關,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去研發,去搶佔市場。
而在另一邊,這些科技企業的業績並不怎麼「給力」,很多公司都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如下圖所示,其自身「造血」能力比較弱,對融資非常依賴,如今市場走強,更利於配售集資。
以地平線機器人為例,由於發展迅速,2022年至2024年,地平線機器人的營收分別為9.06億元(人民幣下同)、15.52億元、23.84億元,連年增長。
而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再度同比大增67.64%至15.67億元,地平線機器人稱,上半年公司的出貨量錄得翻倍增長,單車價值量大幅提升。
地平線機器人還表示,上半年,公司在中國車企中繼續保持基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和整體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第一,分別為45.8%和32.4%,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不過,在另一邊,地平線機器人卻正在面臨鉅虧。2024年,公司的經調整虧損淨額為16.81億元,同比擴大2.8%;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經調整虧損淨額同比擴大65.7%至13.33億元。
雖然利潤端的表現不佳,但地平線機器人的股價在年內飆升近170%,就在近期頻頻創下新高,這或許也是公司在下半年進行兩次配售集資逾百億的底氣所在。
優必選、越疆等在年內進行配售集資的新興科技股基本也具備收入持續增長、利潤連續虧損、股價上漲這些特點。
今年9月5日,在2025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上,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隨着科技板塊的估值顯著提升,眾多科技企業把握市場窗口積極融資,今年再融資總額中接近40%來自科技企業。一些高新科技企業通過持續增發,上市后的再融資金額遠遠超過上市時的募資額,充分體現了全球投資人對科技板塊的長期看好。」
華泰證券也在近日的研報中稱,得益於國內AI進展的再加速,近期港股科技股快速反彈。恆生科技和恆生港股通科技指數從7月低點累計上漲近20%。展望來看,在美聯儲新一輪寬松周期開啟、互聯網及科技新一輪進展等啟動下,港股情緒或仍有進一步改善空間,科技板塊或依然處在佈局區。
只不過,從地平線機器人今日的走勢來看,短期內連續進行鉅額配售融資還是引起了一些資金出逃,其股價在下跌的同時,成交量出現極其顯著的放大,后續或仍有調整風險,投資者需要留意。
港股100強啟動之際,誰能突圍入榜?
雖然短期配售給股價帶來波動,但從長期看,智能駕駛、機器人賽道的潛力確實值得期待 —— 政策支持不斷、技術突破加快、資本也在持續加持,行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兑現期」。
儘管現在整體盈利能力還沒跟上,但規模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地平線上半年出貨量激增,優必選機器人訂單也在增長,這些都是信號。可以説,這個賽道的長期成長空間,肉眼可見。
而在這樣的行業浪潮中,始終聚焦港股前沿科技的港股100強,也在緊跟產業變革趨勢。自成立以來,港股100強創立十多年間持續優化榜單結構,新增多個細分板塊,就是爲了更全面反映港股市場的新動能。據悉,第十二屆港股100強評選還將推出智駕、科技相關的特色榜單,精準捕捉行業新勢力。
第十二屆港股100強啟動之際,誰能突圍獲選?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