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18:54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昕迎
又一家民營銀行官宣降息。
9月24日,上海華瑞銀行在官網公告稱,該行將自2025年9月26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別調整為1.40%、1.50%、1.50%、2.10%、2.30%、2.10%,較之前下降5~20個基點。
時代財經以儲户身份從該行一位客户經理處瞭解到,截至9月25日,該行18個月、2年期的大額存單,年利率分別為2.15%、2.35%。
「我行馬上要調整利率,不過如果是存兩年或者是三年期的,調整的不多。這個月存的話,還有存款活動可以參加。目前大額存單還有額度,暫時不用搶。」9月25日,上述華瑞銀行客户經理如此表示。
時代財經注意到,這已是華瑞銀行今年以來第六次調降存款掛牌利率。此前1月、4月、5月、7月,該行曾數次發佈存款利率調降公告,且一度在4月內兩次下調,利率較高的五年期定存利率已由年初的2.70%降至2.10%。
在利率不斷下行的背景之下,相較於國有行與股份行仍有一定利率優勢,民營銀行一向被稱為「存款利率高地」。但在經歷了多輪密集調降后,民營銀行的利率優勢也在逐漸喪失,尤其是部分頭部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已與國有大行相當;不過當下,部分民營銀行仍有中長期利率2%以上的大額存單發行、在售。
另一方面,與此前眾多高息存款產品被推介、瘋搶的情況不同,儲户對高息存款產品的熱情也在逐漸褪去,昔日里爭當「存款特種兵」的現象似乎也一去不復返。
「現在中小銀行和其它大行的利差普遍已經不大了,我看到的最大差距也就0.4個百分點左右,100萬每年也就差4000塊錢。」近日,來自江蘇的儲户王清(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她已經放棄了當「存款特種兵」的計劃,「如果去外地的小銀行開户存錢,往返路費、食宿等也是一筆開銷,萬一到期有問題還要臨櫃處理,這成本又要翻倍。」王清説。
部分民營銀行存款利率處於較低水平
在大型商業銀行率先降低掛牌存款利率后,今年以來,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民營銀行、村鎮銀行等陸續跟進調整。進入9月以來,也有多家銀行密集進行降息動作。
如山東沂南藍海村鎮銀行9月16日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佈,該行自9月19日起調整部分人民幣存款利率,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別為0.90%、1.35%、1.60%、1.70%、1.70%、1.60%。
西安高陵陽光村鎮銀行9月11日也發佈公告稱,該行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自9月12日起分別調整為1.10%、1.30%、1.80%(5萬元起存)、1.65%、1.95%(10萬元起存)、1.85%。
整體來看,在本輪調降后,村鎮銀行的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全面下滑至「1」字頭,與主流大行差距不大。
對比來看,部分民營銀行的現行存款利率較市面上大部分實體銀行仍有優勢,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多在2%左右;而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大額存單年利率普遍落入「1」字頭區間。
比如,9月26日工商銀行APP顯示,該行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1年期、2年期、3年期年利率均分別為1.20%、1.20%、1.55%;招商銀行APP顯示,目前該行在售的大額存單期限從1個月到2年期不等,利率最高也僅為1.40%。
9月25日,時代財經以儲户身份從蘇商銀行一位客户經理處瞭解到,該行三年期(50元起存)的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為2.20%,兩年期(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年化利率為2.10%。其同時稱,該行目前針對新開户可以享受最高88元的微信立減金活動,根據存款資金的不同,還可贈送京東卡、天貓超市購物卡、五常大米等禮品。
「暫時還沒收到下調通知,8月底已經降過一次了。但是降息是趨勢,所以能夠早點鎖定現在的存款利率還是非常好的。」上述客户經理介紹。
儘管利率多次下調,可以直接線上註冊開户的民營銀行仍吸引了不少儲户的目光。王清向時代財經表示,她向多家異地的銀行進行了諮詢,都覺得利率不太合適,考慮轉向購買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存款還是風險低,也不像股票、基金風險大,還要時刻看着。錢放在那里閒着也是閒的,還不如去買定期,比放銀行卡里收活期利息要強。」王清説。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頭部民營銀行的利率優勢也在逐漸喪失。如微眾銀行官網最新的存款利率表顯示,該行整存整取的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1.05%、1.30%、1.40%、1.50%、1.50%,與國有大行基本相當。
四季度更多銀行或將加入存款利率下調行列
事實上,與其它類型銀行進行對比,民營銀行的息差水平目前仍在高位,但從趨勢上看,年內整體大幅下降。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民營銀行淨息差為3.91%,為各銀行類型中的最高水平;淨息差較一季度末的3.95%下降0.04個百分點,降幅在各類型銀行中也為最高。
9月26日,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艾亞文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受到品牌、地域性等因素限制,中小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村鎮銀行此前主要以高利率定價策略來吸收存款,所以下調利率的空間也會更大。
「民營銀行多次下調存款利率,除了政策引導以及市場因素以外,主要原因是中小銀行主動壓降負債成本,保持合理的息差水平。」艾亞文認為,隨着市場利率不斷下調,未來大部分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還可能將持續下降。
中國銀行研究院9月25日最新發布的2025年第4季度《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也指出,四季度更多銀行或將加入存款利率下調行列,尤其是調降相對較高的中長期存款利率。監管部門或將持續矯正「存款定期化」「手工補息」等現象,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引導銀行降低負債成本。
從我國民營銀行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不同梯隊的資產規模差距較為明顯,僅頭部幾家規模超過千億。從已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的銀行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網商銀行、蘇商銀行、新網銀行上半年資產規模分別達4835.55億、1436.08億、1056.96億元。
業績方面,部分民營銀行營收有所承壓。浙江網商銀行公佈的中期業績顯示,2025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收100.05億元,同比微降0.7%;實現淨利潤20.47億元,同比增長41.86%。
艾亞文向時代財經指出,當下部分頭部民營銀行通過降低存款利率來控制負債成本,而中小機構則通過上調利率增強攬儲競爭力,維持市場份額。「在全行業息差下行、壓降負債成本的背景之下,未來民營銀行應尋求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另一方面,發力數字化轉型,打造具有鮮明自身特色的金融產品,發揮差異化競爭優勢。」其説道。